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9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包括楼板、墙板和阳台板,墙板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下拼接槽,阳台板的顶壁靠近墙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拼接条,楼板的顶壁靠近墙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拼接条,第一拼接条与第二拼接条卡接与下拼接槽内,楼板与阳台板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止水带。在拼装装配式阳台时,使阳台板上第一拼接条与楼板上第二拼接条均拼接于墙板底部的下拼接槽内,以完成阳台板与楼板的拼接,通过第一拼接条起到分隔止水作用,有效避免雨水灌入室内,同时通过阳台板与楼板之间的止水带,有效阻挡雨水向楼板下层渗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装配式建筑的阳台板与楼板连接处防水性能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申请公布号为CN1105658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阳台板与预制外墙挂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阳台板,阳台板的下侧预埋有第一连接件;下层外墙挂板,支撑设置于阳台板的下侧,下层外墙挂板的内侧预埋有第二连接件;拉结件,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安装时只需将下层外墙挂板及阳台板吊装到位,然后将拉结件分别与预埋于阳台板和下层外墙挂板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即完成了预制外墙挂板的安装,安装施工简单。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预制阳台板与楼板拼接处存在接缝,如遇阳台积水,容易从接缝处向楼下渗水,预制阳台与楼板连接处的防水密封技术,成为预制阳台施工的一大考虑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较好的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包括楼板、墙板和阳台板,所述墙板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下拼接槽,所述阳台板的顶壁靠近墙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拼接条,所述楼板的顶壁靠近墙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拼接条,所述墙板垂直设置于楼板与阳台板拼接缝正上方,所述第一拼接条与所述第二拼接条均卡接于下拼接槽内,所述楼板与阳台板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止水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阳台板顶壁靠近楼板的边缘一体成型第一拼接条,将楼板顶壁靠近阳台板的边缘一体成型第二拼接条,并使第一拼接条与第二拼接条均拼接于墙板底部的下拼接槽内,以完成阳台板与楼板的拼接,通过第一拼接条在阳台板与墙板之间起到分隔止水作用,有效避免雨水灌入室内,同时通过阳台板与楼板之间的止水带,有效阻挡雨水向楼板下层渗透,使装配式建筑的阳台板与楼板连接处防水性能更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拼接条朝向室外的侧壁为坡面,所述下拼接槽靠近室外的侧壁为倾斜面,所述下拼接槽向自身开口方向扩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拼接阳台板上墙板时,通过墙板上下拼接槽内的倾斜面与阳台板上第一拼接条的坡面相互配合导向,使墙板在安装时,将阳台板向内挤压,使阳台板与楼板压紧止水带,增大止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拼接条的坡面上固设有滑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阳台板上的第一拼接条坡面上增设滑动板,使墙板上下拼接槽内的倾斜面在拼接过程中先与滑动板接触,通过挤压滑动板,从而使阳台板与楼板压紧,进而压紧止水条,滑动板有效减少楼板与阳台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使阳台板滑动更顺畅,压紧效果更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底壁设置有止水垫,所述止水垫位于下拼接槽靠近室外一侧,所述止水垫的底部与阳台板的顶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板与阳台板接缝的入口处加设止水垫,可有效避免雨水灌入墙板与阳台板之间的接缝内,并能有效避免碎石粉尘进入接缝中,保持接缝内清洁,以减少止水带的老化腐蚀,提高止水带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拼接条的坡面上开设有倾斜导水槽,所述倾斜导水槽底壁分别与第一拼接条顶壁靠近楼板的边缘以及第一拼接条坡面的下边缘共面,所述倾斜导水槽沿第一拼接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拼接条的坡面上一体成型其底壁与第一拼接条顶壁边缘共面的倾斜导水槽,可对进入墙板与阳台板之间的雨水起到导向作用,加快雨水从墙板与阳台板的接缝内流出,有效避免雨水在止水带上方聚集,提高拼接缝内排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止水垫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伸出室外部分竖直固定贴附在墙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垫下方加设吸水层,并使其朝向室外一侧翻折并贴附在墙板上,在雨后室外干燥时,通过吸水层将接缝内渗入的雨水吸出,再利用贴附在墙板上的吸水层增大吸水层与室外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分蒸发,以使接缝内干燥,提高接缝处干燥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阳台板靠近楼板的接触面上固设有导向块,所述楼板靠近阳台板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阳台板与楼板时,将阳台板上的导向块对齐插入楼板上的导向槽内,使阳台板与楼板拼接后,两者顶壁保持平整共面,提高阳台板与楼板之间平整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阳台板与所述楼板的接触面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负压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阳台板与楼板之间设置负压腔,可在雨水汇集在接缝内止水带的上方时,通过负压腔,有效减少雨水向楼板下方渗透,提高止水防漏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拼装装配式阳台时,使阳台板上第一拼接条与楼板上第二拼接条均拼接于墙板底部的下拼接槽内,以完成阳台板与楼板的拼接,通过第一拼接条在阳台板与墙板之间起到分隔止水作用,有效避免雨水灌入室内,同时通过阳台板与楼板之间的止水带,有效阻挡雨水向楼板下层渗透,使装配式建筑的阳台板与楼板连接处防水性能更好;2.在止水垫下方加设吸水层,并使其朝向室外一侧翻折并贴附在墙板上,在雨后室外干燥时,通过吸水层将接缝内渗入的雨水吸出,再利用贴附在墙板上的吸水层增大吸水层与室外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分蒸发,以使接缝内干燥,提高接缝处干燥效果;3.在拼接阳台板与楼板时,将阳台板上的导向块对齐插入楼板上的导向槽内,使阳台板与楼板拼接后,两者顶壁保持平整共面,提高阳台板与楼板之间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楼板;11、第二拼接条;2、墙板;21、拼接槽;3、阳台板;31、第一拼接条;32、倾斜导水槽;4、止水带;41、止水垫;5、滑动板;6、吸水层;7、导向块;8、导向槽;9、负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包括楼板1、墙板2和阳台板3,阳台板3与楼板1对接设置,墙板2设置于阳台板3与楼板1的接缝处,分别支撑在阳台板3与楼板1接缝处的下方,以及压合拼接于阳台板3与楼板1接缝处的上方。阳台板3与楼板1的接触面上,分别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两个条形槽组合为负压腔9。参照图1、3,楼板1上在与阳台板3的接触面上,粘接固定有止水带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1)、墙板(2)和阳台板(3),所述墙板(2)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下拼接槽(21),所述阳台板(3)的顶壁靠近墙板(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拼接条(31),所述楼板(1)的顶壁靠近墙板(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拼接条(11),所述墙板(2)垂直设置于楼板(1)与阳台板(3)拼接缝正上方,所述第一拼接条(31)与所述第二拼接条(11)均卡接于下拼接槽(21)内,所述楼板(1)与阳台板(3)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止水带(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1)、墙板(2)和阳台板(3),所述墙板(2)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下拼接槽(21),所述阳台板(3)的顶壁靠近墙板(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拼接条(31),所述楼板(1)的顶壁靠近墙板(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拼接条(11),所述墙板(2)垂直设置于楼板(1)与阳台板(3)拼接缝正上方,所述第一拼接条(31)与所述第二拼接条(11)均卡接于下拼接槽(21)内,所述楼板(1)与阳台板(3)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止水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条(31)朝向室外的侧壁为坡面,所述下拼接槽(21)靠近室外的侧壁为倾斜面,所述下拼接槽(21)向自身开口方向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条(31)的坡面上固设有滑动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与预制阳台连接处节点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2)底壁设置有止水垫(41),所述止水垫(41)位于下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善坤刘峰张华丽全顺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