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包括井盖主体和井盖外框;其中,所述井盖主体包括钢化夹胶安全玻璃、夹层和铁质井盖;所述井盖外框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安装环形通讯天线,所述凹槽配套设置有橡胶圈;所述铁质井盖底部可安装检测设备。此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传感器接到市政用电路上,导致井盖的电源供给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井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井盖。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迅猛的态势。在此形势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当然也加快脚步,力争走在创建“智慧城市”的前列。井盖是地下管道系统中的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受到过往行人和车辆影响的原因,井盖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偏离原来的位置,发生松动、倾斜和位移,最终对路面安全造成威胁。先对井盖防护问题,从安装、连接、防护、检测灵敏度及有效性上,安装有传感器,以检测井盖的安全性,传感器的必要性,因此在很多管网的管井口需要安装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包括:GPS(The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等传感器,但是传感器工作需要电源。现有的都是将传感器接到市政供电网络上,导致井盖的电源供给系统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井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包括:井盖主体和井盖外框;其中,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光层、夹层和铁质井盖;所述夹层中安装有光伏发电机组。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还包括框架,其底部与所述铁质井盖焊接,其上部内壁设置用于安装所述透光层的安装部,所述透光层通过安装部与框架装配后,其上表面与框架表面共面。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框架内部上的支撑块及与支撑块配合锁紧透光层的锁紧块,所述透光层夹持在支撑块与锁紧块之间。发电井盖还包括井盖外框,所述井盖外框套接在所述井盖主体的框架外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安装在所述夹层中,上层的透光层在不遮挡光源的同时还能为所述光伏发电机组提供保护,下层采用铁质井盖,为整个井盖及井盖上的设备提供支撑,并且还能为所述光伏发电机组提供散热功能。井盖无需外接电源,可为自身的设备提供电源,简化了井盖的电源供给系统的结构。优选的,所述透光层采用钢化夹胶安全玻璃。采用所述钢化夹胶安全玻璃,可进一步为所述井盖提高安全性,保护所述夹层中的设备。优选的,所述井盖外框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井盖外框的凹槽内安装有通讯天线。优选的,所述井盖外框的凹槽与所述外框同心设置。所述通讯天线安装在所述井盖外框的所述凹槽中,一方面为夹层节约了空间,使得夹层可以容纳更大的太阳能电板以及更大功率的信号发射设备;另一方面,使得通讯天线的辐射范围更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大,减少了信号接收基站的布设数量,组网更加简单,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负担。所述凹槽与所述井盖外框同心设置,方便加工。优选的,所述通讯天线为环形天线;所述通讯天线与天线信号发射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设备在夹层中;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设备还与井内传感器连接。所述井内传感器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及发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其中,处理及发射部分均设置在所述夹层中,所述通讯天线连接所述发射部分。优选的,所述井盖外框的凹槽内设有橡胶圈;橡胶圈镶嵌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圈,一方面是便于检修和更换通讯天线,另一方面,所述橡胶圈可以保护所述通讯天线不受外接环境的腐蚀,提高所述通讯天线的寿命。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顶部平面与所述外框上设有开口的顶部平面共面设置。优选的,所述共面设置为自圆心方向向外框方向斜面向下的的共斜面设置。所述橡胶圈及所述外框的顶部采用自圆心方向向外框方向斜面向下的共面设置,可以在车辆碾压时,将部分冲击力卸荷到竖直向下的方向上,降低了车辆对所述井盖主体中玻璃的冲击,提高了玻璃寿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应用本技术,在钢化夹胶玻璃和铁质井盖之间设置夹层,夹层中安装光伏发电机组,由于发电机组的上层是钢化夹胶玻璃,因此光可以透过,发电机组可以通过光进行发电,井盖可以由自身的光伏发电机组为自身设备提供电源,无需外接电源,简化了了供电网络的结构。(2)通讯天线天线设置在井盖外框内,避免了天线对夹层空间的占用,可以容纳更大的太阳能板,提高电源的持久性;或者夹层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大功率的信号发射设备使得通讯天线的辐射范围更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大,减少了接收基站的布设数量,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负担。(3)凹槽与井盖外框同心设置,使得井盖外框在加工时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井盖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井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先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井盖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井盖的剖面图;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包括井盖主体1和井盖外框2;其中,井盖主体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光层11、夹层12和铁质井盖13。光伏发电机组4位于夹层12中。井盖主体1还包括框架61,框架61为圆柱形,框架61的底部与铁质井盖13焊接,框架61上部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63,用于支撑透光层11。支撑块63为自框架61内壁向圆心方向延伸出的金属块,可以为与框架61一体成型,也可以为采用金属块与框架61内壁焊接而成,若干块支撑块63均布在框架61内壁。当然,为了提高支撑强度,也可以采用在框架61内壁形成一圈环形凸缘用以支撑透光层11。支撑块63距离框架61顶部的距离为透光层11的厚度,框架11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块63相配合的锁紧块62,锁紧块62为采用金属块与框架61顶部或内壁铰接形成。安装透光层11时,先将锁紧块62向外转动打开,然后放入透光层11搁置在支撑块63上,再将锁紧块62翻转至锁定位置,通过螺栓依次穿过锁紧块62、透光层11、支撑块63固定,即可将透光层11锁紧在框架61上。当然,为了让透光层11上表面平整,可以在透光层11与锁紧块62对应的位置开设卡槽,卡槽的高度为锁紧块62的厚度,如此设计,即可满足井盖上表面平整,避免应力集中。框架61用于支撑固定透光层11和铁质井盖13,使得透光层11与铁质井盖13之间存在有夹层12;井盖外框2套接在井盖主体1的框架61外,井盖外框2与井壁的装配结构、井盖外框2与井盖主体1的套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透光层11和铁质井盖13之间设置夹层12,在夹层12中安装光伏发电机组4,由于光伏发电机组4的上层是玻璃结构,因此光可以透过上层结构,给光伏发电机组4提供能源,光伏发电机组4进行发电,井盖可以由自身的光伏发电机组4为自身的设备提供电源,无需外接电源,简化了电网的结构。夹层12中安装有光伏发电机组4。光伏电机组4直接放置在夹层内,或通过螺栓与铁质井盖13固定即可。若整个井盖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主体;其中,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光层、夹层和铁质井盖;/n所述夹层中安装有光伏发电机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主体;其中,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光层、夹层和铁质井盖;
所述夹层中安装有光伏发电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还包括框架,其底部与所述铁质井盖焊接,其上部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透光层的安装部,所述透光层通过安装部与框架装配后,其上表面与框架上表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框架内部上的支撑块及与支撑块配合锁紧透光层的锁紧块,所述透光层夹持在支撑块与锁紧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发电井盖还包括井盖外框,所述井盖外框套接在所述井盖主体的框架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为采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孔繁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