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蔺川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86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其结构包括挡板、烘干桶、连接板、转动轴、衔接板、固定支撑板、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通过将电镀线缠绕于烘干桶内,在烘干桶转动甩下电镀线上的电镀液的时候,电镀液受力来到电镀液收纳块上的收纳槽上,受离心力影响经由吸附棉渗透到弯管之中,经由进液块最后来到储液槽中进行收纳,其进液块的进口较大,而出口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储液槽的的电镀液回流排出,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将烘干桶内甩动下来的电镀液进行自动收集,避免其受离心力影响长期滚动附着于烘干桶的内壁上,在设备停止转动的时候,重新掉落至电镀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属于电镀设备

技术介绍
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是一种电镀后加工设备,能够通过甩动烘干将电镀线上的电源液甩动烘干,方便其快速投入使用中,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烘干桶在进行甩动使用的时候,虽然能够将电镀线上的部分电镀液甩动下来,但电镀液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始终在烘干桶的内壁上移动着,导致设备在停止转动后,内壁顶部上的部分电镀液解除离心力的受力,易从上往下垂直掉落,从而掉落至电镀线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烘干桶在进行甩动使用的时候,虽然能够将电镀线上的部分电镀液甩动下来,但电镀液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始终在烘干桶的内壁上移动着,导致设备在停止转动后,内壁顶部上的部分电镀液解除离心力的受力,易从上往下垂直掉落,从而掉落至电镀线上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其结构包括挡板、烘干桶、连接板、转动轴、衔接板、固定支撑板、横杆,所述挡板与烘干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杆位于烘干桶的正上方,所述烘干桶包括电镀液收纳块、外壳、内槽、电镀线缠绕杆、转动轴、发热模块,所述电镀液收纳块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槽设于外壳内,所述电镀线缠绕杆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转动轴的外圈部分上,所述转动轴与外壳位于同轴心,所述发热模块与转动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镀液收纳块包括弯管、进液块、块体、储液槽、收纳槽、吸附棉、排放口、堵块,所述弯管与块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液块设于弯管上,所述块体与储液槽为一体结构,所述收纳槽设于块体的顶端上,所述吸附棉嵌入安装在弯管的顶端上,所述排放口与储液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横杆的左端与固定支撑板的右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桶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为一体化结,。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水平嵌入在固定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板的右端与固定支撑板的左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棉为梯形长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为圆柱凹槽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通过将电镀线缠绕于烘干桶内,使烘干桶进行转动,在外壳内发热模块发热下,对电镀线上的电镀线进行甩动烘干,在烘干桶转动甩下电镀线上的电镀液的时候,电镀液受力来到电镀液收纳块上的收纳槽上,受离心力影响经由吸附棉渗透到弯管之中,经由进液块最后来到储液槽中进行收纳,其进液块的进口较大,而出口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储液槽的的电镀液回流排出,在收集完设备停止的时候,便可以拔出排放口上的堵块将电镀液排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将烘干桶内甩动下来的电镀液进行自动收集,避免其受离心力影响长期滚动附着于烘干桶的内壁上,在设备停止转动的时候,重新掉落至电镀线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烘干桶左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镀液收纳块正视图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镀液收纳块左视图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挡板-1、烘干桶-2、连接板-3、转动轴-4、衔接板-5、固定支撑板-6、横杆-7、电镀液收纳块-21、外壳-22、内槽-23、电镀线缠绕杆-24、转动轴-25、发热模块-26、弯管-21A、进液块-21B、块体-21C、储液槽-21D、收纳槽-21E、吸附棉-21F、排放口-21G、堵块-21H。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挡板1、烘干桶2、连接板3、转动轴4、衔接板5、固定支撑板6、横杆7,所述挡板1与烘干桶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杆7位于烘干桶2的正上方,所述烘干桶2包括电镀液收纳块21、外壳22、内槽23、电镀线缠绕杆24、转动轴25、发热模块26,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与外壳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槽23设于外壳22内,所述电镀线缠绕杆24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5的外圈部分上,所述转动轴25与外壳22位于同轴心,所述发热模块26与转动轴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包括弯管21A、进液块21B、块体21C、储液槽21D、收纳槽21E、吸附棉21F、排放口21G、堵块21H,所述弯管21A与块体21C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液块21B设于弯管21A上,所述块体21C与储液槽21D为一体结构,所述收纳槽21E设于块体21C的顶端上,所述吸附棉21F嵌入安装在弯管21A的顶端上,所述排放口21G与储液槽21D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22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杆7的左端与固定支撑板6的右端相焊接,所述烘干桶2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3为一体化结,所述转动轴4水平嵌入在固定支撑板6上,所述衔接板5的右端与固定支撑板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吸附棉21F为梯形长块结构,所述储液槽21D为圆柱凹槽结构。例如:加工人员王师傅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将电镀线缠绕于烘干桶2内,使烘干桶2进行转动,在外壳22内发热模块26发热下,对电镀线上的电镀线进行甩动烘干,在烘干桶2转动甩下电镀线上的电镀液的时候,电镀液受力来到电镀液收纳块21上的收纳槽21E上,受离心力影响经由吸附棉21F渗透到弯管21A之中,经由进液块21B最后来到储液槽21D中进行收纳,其进液块21B的进口较大,而出口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储液槽21D的的电镀液回流排出,在收集完设备停止的时候,便可以拔出排放口21G上的堵块21H将电镀液排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烘干桶在进行甩动使用的时候,虽然能够将电镀线上的部分电镀液甩动下来,但电镀液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始终在烘干桶的内壁上移动着,导致设备在停止转动后,内壁顶部上的部分电镀液解除离心力的受力,易从上往下垂直掉落,从而掉落至电镀线上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通过将电镀线缠绕于烘干桶2内,使烘干桶2进行转动,在外壳22内发热模块26发热下,对电镀线上的电镀线进行甩动烘干,在烘干桶2转动甩下电镀线上的电镀液的时候,电镀液受力来到电镀液收纳块21上的收纳槽21E上,受离心力影响经由吸附棉21F渗透到弯管21A之中,经由进液块21B最后来到储液槽21D中进行收纳,其进液块21B的进口较大,而出口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储液槽21D的的电镀液回流排出,在收集完设备停止的时候,便可以拔出排放口21G上的堵块21H将电镀液排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将烘干桶内甩动下来的电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其结构包括挡板(1)、烘干桶(2)、连接板(3)、转动轴(4)、衔接板(5)、固定支撑板(6)、横杆(7),其特征在于:/n所述挡板(1)与烘干桶(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烘干桶(2)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4)水平嵌入在固定支撑板(6)上,所述衔接板(5)的右端与固定支撑板(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横杆(7)位于烘干桶(2)的正上方,所述烘干桶(2)包括电镀液收纳块(21)、外壳(22)、内槽(23)、电镀线缠绕杆(24)、转动轴(25)、发热模块(26),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与外壳(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槽(23)设于外壳(22)内,所述电镀线缠绕杆(24)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5)的外圈部分上,所述转动轴(25)与外壳(22)位于同轴心,所述发热模块(26)与转动轴(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包括弯管(21A)、进液块(21B)、块体(21C)、储液槽(21D)、收纳槽(21E)、吸附棉(21F)、排放口(21G)、堵块(21H),所述弯管(21A)与块体(21C)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液块(21B)设于弯管(21A)上,所述块体(21C)与储液槽(21D)为一体结构,所述收纳槽(21E)设于块体(21C)的顶端上,所述吸附棉(21F)嵌入安装在弯管(21A)的顶端上,所述排放口(21G)与储液槽(21D)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22)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3)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镀线上的离心烘干桶,其结构包括挡板(1)、烘干桶(2)、连接板(3)、转动轴(4)、衔接板(5)、固定支撑板(6)、横杆(7),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1)与烘干桶(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烘干桶(2)的左右两端与连接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4)水平嵌入在固定支撑板(6)上,所述衔接板(5)的右端与固定支撑板(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横杆(7)位于烘干桶(2)的正上方,所述烘干桶(2)包括电镀液收纳块(21)、外壳(22)、内槽(23)、电镀线缠绕杆(24)、转动轴(25)、发热模块(26),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与外壳(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槽(23)设于外壳(22)内,所述电镀线缠绕杆(24)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5)的外圈部分上,所述转动轴(25)与外壳(22)位于同轴心,所述发热模块(26)与转动轴(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镀液收纳块(21)包括弯管(21A)、进液块(21B)、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川建
申请(专利权)人:蔺川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