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80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箱体、第一沉降单元和第二沉降单元;沉降箱体:所述沉降箱体呈桶状设置,且该沉降箱体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第一沉降单元:所述第一沉降单元包含支撑杆、第一安装板、第一抽水泵、第一导水管和沉降桶,所述支撑杆呈斜向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左侧的地面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导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废水高效沉降装置,沉降效率高,对雨水等杂质含量较大的水体净化效果好,操作方便,适用于长时间使用,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还有自然径流携带沙土的水体。现有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中不溶解的颗粒进行沉降,现有的沉降池一般采用竖流式沉降池和横流式沉降池,其中横流式沉降池的建筑成本低,但是占地面积大,通常需要多个池子串并联设置,处理的效率低,而竖流式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小,一般只需一个池子就能良好的处理废水,根据申请号201820381926.3提出的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清水区、沉降区和分流区,所述筒体在清水区设有用于连接出水堰的出水管,所述筒体在沉降区设置六角蜂窝斜管,所述筒体设有用于注入废水到筒体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从筒体中心处插入至分流区,所述筒体在分流区安装有用于将废水分流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正对进水腔下方,所述筒体下方连接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底部连接排泥管。该废水高效沉降装置沉降效率低,对雨水等杂质含量较大的水体净化效果不好,操作不方便,不适用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沉降效率高,对雨水等杂质含量较大的水体净化效果好,操作方便,适用于长时间使用,便于日常维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箱体、第一沉降单元和第二沉降单元;沉降箱体:所述沉降箱体呈桶状设置,且该沉降箱体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第一沉降单元:所述第一沉降单元包含支撑杆、第一安装板、第一抽水泵、第一导水管和沉降桶,所述支撑杆呈斜向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左侧的地面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导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另一端穿过与之水平对应处沉降箱体的内表面,且该第一导水管进入沉降箱体的一端弯折一定的角度,所述沉降桶的下端穿过沉降箱体开设的通孔,且沉降桶下端与通孔对应处沉降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降桶伸入沉降箱体内的部分呈阵列贯通开设有沉降孔,所述沉降桶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连接有一根第一排污管;第一沉降单元内的第一抽水泵将外部需要沉降的废水通过第一导水管抽入沉降箱体内,由于第一导水管的弯折状设计可以使水流产生转动,进而产生离心力,颗粒状的杂质进入沉降桶。第二沉降单元:所述第二沉降单元包含第二安装板、第二支腿、第二沉降箱和隔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支腿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右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沉降箱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二沉降箱的下端设置为漏斗状,且该第二沉降箱漏斗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中间靠下位置的内表面,且该隔板上阵列开设有隔板;经过一次净化后的水质进入第二沉降单元内,较高的第二沉降箱可以使水流降速,颗粒下沉,下端的隔板便于杂质进入,进而对水体再次净化,也可以在其中添加沉降剂。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腿其中一根中间位置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水泵的输入端。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调紧螺母,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污管出水口的端部,且该第一挡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紧螺母。第一挡板和第一调紧螺母的设置可以调节排水的速度,当杂质含量较高时可以加速排污,当杂质含量低时减小污水流速。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排污管、第二挡板和第二调紧螺母,所述第二排污管固定连接在第二沉降箱下端开设的排污孔内,所述第二排污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调紧螺母。第二排污管、第二挡板和第二调紧螺母的安装,可以使添加沉降剂的时候,便于及时的将絮状沉积排出。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导水管、固定块、安装块和第二抽水泵,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沉降箱中间位置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第二导水管的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沉降箱中间位置的外表面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另一端呈弯折状伸入沉降箱体的上端的开口内,所述第二导水管的管体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安装块上的第二抽水泵通电后产生动力,可以将沉降箱体表层清澈的水质通过第二导水管抽入第二沉降箱内,固定块对第二导水管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块和第三导水管,所述第三导水管呈Z型设置,且该第三导水管的上端贯通连接在第二沉降箱上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导水管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沉降箱中间位置的外表面。通过第三导水管可以将净化后的水体排出外部,进行下一步的工序,连接块对第三导水管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该废水高效沉降装置,采用分离式沉降方法,当杂质较大的污水进入沉降箱体时,弯的管头可以使水流产生旋转,进而产生离心力,使杂质向中间靠拢,利用物理特性分离颗粒状的不溶物。2、其中的沉降桶可以使旋转的水流中的杂质,容易的进入中间的位置,进而沉入沉降桶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排出,上方的废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且净水时消耗的能量较少。3、第二次的高筒沉降,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沉降剂,可以较好地补充前端净化不充分的缺陷,提高了净化的效果,而且该装置造价低,便于维护,适用于较多中小型工厂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降箱体、2第一沉降单元、21支撑杆、22第一安装板、23第一抽水泵、24第一导水管、25沉降桶、3第二沉降单元、31第二安装板、32第二支腿、33第二沉降箱、34隔板、4第一排污管、5第一挡板、6第一调紧螺母、7第二排污管、8第二挡板、9第二调紧螺母、10第二导水管、11固定块、12安装块、13第二抽水泵、14连接块、15第三导水管、16第一支腿、17控制开关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箱体1、第一沉降单元2和第二沉降单元3;沉降箱体1:沉降箱体1呈桶状设置,且该沉降箱体1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第一沉降单元2:第一沉降单元2包含支撑杆21、第一安装板22、第一抽水泵23、第一导水管24和沉降桶25,支撑杆21呈斜向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左侧的地面上,支撑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箱体(1)、第一沉降单元(2)和第二沉降单元(3);/n沉降箱体(1):所述沉降箱体(1)呈桶状设置,且该沉降箱体(1)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n第一沉降单元(2):所述第一沉降单元(2)包含支撑杆(21)、第一安装板(22)、第一抽水泵(23)、第一导水管(24)和沉降桶(25),所述支撑杆(21)呈斜向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左侧的地面上,所述支撑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23),所述第一抽水泵(23)的出水口与第一导水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水管(24)的另一端穿过与之水平对应处沉降箱体(1)的内表面,且该第一导水管(24)进入沉降箱体(1)的一端弯折一定的角度,所述沉降桶(25)的下端穿过沉降箱体(1)开设的通孔,且沉降桶(25)下端与通孔对应处沉降箱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降桶(25)伸入沉降箱体(1)内的部分呈阵列贯通开设有沉降孔,所述沉降桶(25)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连接有一根第一排污管(4);/n第二沉降单元(3):所述第二沉降单元(3)包含第二安装板(31)、第二支腿(32)、第二沉降箱(33)和隔板(34),所述第二安装板(31)通过第二支腿(32)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右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沉降箱(33)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二沉降箱(33)的下端设置为漏斗状,且该第二沉降箱(33)漏斗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板(34)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中间靠下位置的内表面,且该隔板(34)上阵列开设有隔板(34);/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7),所述控制开关组(1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腿(16)其中一根中间位置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1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17)的输出端电连接水泵(23)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高效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箱体(1)、第一沉降单元(2)和第二沉降单元(3);
沉降箱体(1):所述沉降箱体(1)呈桶状设置,且该沉降箱体(1)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
第一沉降单元(2):所述第一沉降单元(2)包含支撑杆(21)、第一安装板(22)、第一抽水泵(23)、第一导水管(24)和沉降桶(25),所述支撑杆(21)呈斜向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左侧的地面上,所述支撑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23),所述第一抽水泵(23)的出水口与第一导水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水管(24)的另一端穿过与之水平对应处沉降箱体(1)的内表面,且该第一导水管(24)进入沉降箱体(1)的一端弯折一定的角度,所述沉降桶(25)的下端穿过沉降箱体(1)开设的通孔,且沉降桶(25)下端与通孔对应处沉降箱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降桶(25)伸入沉降箱体(1)内的部分呈阵列贯通开设有沉降孔,所述沉降桶(25)下板的中间位置贯通连接有一根第一排污管(4);
第二沉降单元(3):所述第二沉降单元(3)包含第二安装板(31)、第二支腿(32)、第二沉降箱(33)和隔板(34),所述第二安装板(31)通过第二支腿(32)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右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沉降箱(33)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二沉降箱(33)的下端设置为漏斗状,且该第二沉降箱(33)漏斗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板(34)固定连接在沉降箱体(1)中间靠下位置的内表面,且该隔板(34)上阵列开设有隔板(34);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7),所述控制开关组(1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腿(16)其中一根中间位置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1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锦
申请(专利权)人:启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