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祖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8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压力溶气罐,处理箱的内部设有隔板,处理箱内腔顶部设有打捞机构,隔板顶部设有卸料机构,打捞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链式传送带,链式传送带顶部设有支杆,支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设有斗体,斗体底部设有齿板。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通过斗体和齿板可以增大单次打捞的打捞量,提高对污水中絮状物的打捞效果,可以保障在打捞杂质的同时将液体分离,斗体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作用可以保持对杂质的盛放稳定,可以避免因机体震动造成打捞的杂质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溶气气浮是,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通过射流装置被带入溶气罐,在0.3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送到气浮槽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同泵送过来的并经加药后正在絮凝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并在缓慢上升过程中吸附在絮集好的悬浮物中。传统的溶气气浮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对絮状的悬浮物是使用普通的刮渣板对悬浮物进行打捞,其在机器的运转过程中,其并不具备使絮状物与污水分离的功能,这造成打捞出的絮状物和杂质依然为混合浊液,同时刮渣板伴随传送带运动时,已经刮除的絮状物存在再次坠入污水中的风险,导致清除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压力溶气罐,所述处理箱与压力溶气罐之间设有气管,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将处理箱内部分成集水腔和存污腔,所述处理箱内腔顶部设有打捞机构,所述隔板顶部设有卸料机构;所述打捞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链式传送带,所述链式传送带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外部,所述链式传送带与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为传动连接,所述链式传送带顶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斗体,所述斗体与连接杆之间活动套接,所述斗体底部设有齿板,所述齿板与斗体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内部设有直杆,所述缓冲箱内部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底部与安装座活动铰接,所述卸料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垫块,所述处理箱一侧设有门板,所述门板与处理箱活动铰接,所述门板底部设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与处理箱焊接,所述处理箱另一侧设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处理箱焊接。优选的,所述气管一端与压力溶气罐固定且相通,所述气管另一端与处理箱固定且相通。优选的,所述主动辊设在从动辊一侧,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两端均分别与处理箱内壁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一端贯穿处理箱一侧壁延伸至处理箱背部。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杆与链式传送带均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杆与连接杆之间构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为多组。优选的,所述斗体和齿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内部均嵌设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直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直杆相对于缓冲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缓冲箱与直杆之间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杆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直杆与安装座活动铰接,另一个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与卸料板一侧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通过使支杆与连接杆建立稳定的安装结构,可以保障斗体对絮状物和杂质打捞时更加稳定,斗体设置为斗型,同时在斗体的底部安装齿板,斗体和齿板可以增大单次打捞的打捞量,提高对污水中絮状物的打捞效果,同时在斗体和齿板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部安装过滤网,可以保障在打捞杂质的同时将液体分离,更佳的,斗体与连接杆为活动的连接关系,在斗体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作用可以保持对杂质的盛放稳定,可以避免因机体震动造成打捞的杂质掉落。2、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通过在隔板上安装卸料组件,当第一个斗体倾倒结束时,斗体推动卸料板发生角度的变化,回位弹簧被压缩,斗体可以通过卸料板,斗体通过卸料板后,回位弹簧复位使卸料板复位继续对下一个斗体进行倾倒,结构简便,减小人力的操作步骤,实用性强,寿命长,符合企业经济效益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斗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缓冲箱的剖视图。图中:1、处理箱;2、压力溶气罐;3、气管;4、主动辊;5、从动辊;6、链式传送带;7、支杆;8、连接杆;9、斗体;10、齿板;11、隔板;12、安装座;13、缓冲箱;14、直杆;15、回位弹簧;16、卸料板;17、摩擦垫块;18、门板;19、出水接头;20、进水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箱1和压力溶气罐2,处理箱1与压力溶气罐2之间设有气管3,气管3一端与压力溶气罐2固定且相通,气管3另一端与处理箱1固定且相通,处理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与处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隔板11将处理箱1内部分成集水腔和存污腔,处理箱1内腔顶部设有打捞机构,隔板11顶部设有卸料机构;具体的,打捞机构包括主动辊4、从动辊5和链式传送带6,主动辊4设在从动辊5一侧,主动辊4和从动辊5两端均分别与处理箱1内壁两侧活动连接,主动辊4一端贯穿处理箱1一侧壁延伸至处理箱1背部,述链式传送带6设在主动辊4和从动辊5外部,链式传送带6与主动辊4和从动辊5均为传动连接,链式传送带6顶部设有支杆7,支杆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杆7与链式传送带6均为固定连接,两个支杆7之间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杆7活动连接,两个支杆7与连接杆8之间构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为多组,由于同时在支杆7上安装连接杆8使支杆7与连接杆8建立稳定的安装结构,可以保障斗体9对絮状物和杂质打捞时更加稳定,连接杆8底部设有斗体9,斗体9与连接杆8之间活动套接,斗体9底部设有齿板10,齿板10与斗体9固定连接,斗体9和齿板10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通孔内部均嵌设有过滤网,斗体9和齿板10可以增大单次打捞的打捞量,提高对污水中絮状物的打捞效果,同时在斗体9和齿板10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部安装过滤网。具体的,卸料机构包括安装座12,安装座12与隔板11固定连接,安装座12顶部设有缓冲箱13,缓冲箱13内部设有直杆14,直杆1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直杆14相对于缓冲箱1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缓冲箱13与直杆14之间活动套接,缓冲箱13内部设有回位弹簧15,回位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杆14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直杆14与安装座12活动铰接,安装座12顶部设有卸料板16,卸料板16底部与安装座12活动铰接,另一个直杆14的另一端与卸料板16一侧活动连接,卸料板1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垫块17,处理箱1一侧设有门板18,门板18与处理箱1活动铰接,门板18底部设有出水接头19,出水接头19与处理箱1焊接,处理箱1另一侧设有进水接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压力溶气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与压力溶气罐(2)之间设有气管(3),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与处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将处理箱(1)内部分成集水腔和存污腔,所述处理箱(1)内腔顶部设有打捞机构,所述隔板(11)顶部设有卸料机构;/n所述打捞机构包括主动辊(4)、从动辊(5)和链式传送带(6),所述链式传送带(6)设在主动辊(4)和从动辊(5)外部,所述链式传送带(6)与主动辊(4)和从动辊(5)均为传动连接,所述链式传送带(6)顶部设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杆(7)之间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底部设有斗体(9),所述斗体(9)与连接杆(8)之间活动套接,所述斗体(9)底部设有齿板(10),所述齿板(10)与斗体(9)固定连接;/n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与隔板(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2)顶部设有缓冲箱(13),所述缓冲箱(13)内部设有直杆(14),所述缓冲箱(13)内部设有回位弹簧(15),所述安装座(12)顶部设有卸料板(16),所述卸料板(16)底部与安装座(12)活动铰接,所述卸料板(1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垫块(17),所述处理箱(1)一侧设有门板(18),所述门板(18)与处理箱(1)活动铰接,所述门板(18)底部设有出水接头(19),所述出水接头(19)与处理箱(1)焊接,所述处理箱(1)另一侧设有进水接头(20),所述进水接头(20)与处理箱(1)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压力溶气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与压力溶气罐(2)之间设有气管(3),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与处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将处理箱(1)内部分成集水腔和存污腔,所述处理箱(1)内腔顶部设有打捞机构,所述隔板(11)顶部设有卸料机构;
所述打捞机构包括主动辊(4)、从动辊(5)和链式传送带(6),所述链式传送带(6)设在主动辊(4)和从动辊(5)外部,所述链式传送带(6)与主动辊(4)和从动辊(5)均为传动连接,所述链式传送带(6)顶部设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杆(7)之间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底部设有斗体(9),所述斗体(9)与连接杆(8)之间活动套接,所述斗体(9)底部设有齿板(10),所述齿板(10)与斗体(9)固定连接;
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与隔板(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2)顶部设有缓冲箱(13),所述缓冲箱(13)内部设有直杆(14),所述缓冲箱(13)内部设有回位弹簧(15),所述安装座(12)顶部设有卸料板(16),所述卸料板(16)底部与安装座(12)活动铰接,所述卸料板(1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垫块(17),所述处理箱(1)一侧设有门板(18),所述门板(18)与处理箱(1)活动铰接,所述门板(18)底部设有出水接头(19),所述出水接头(19)与处理箱(1)焊接,所述处理箱(1)另一侧设有进水接头(20),所述进水接头(20)与处理箱(1)焊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祖芳付宇陈付轩郑光耀胡杭城宋启森
申请(专利权)人:郭祖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