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车起重系统
本技术涉及货物装卸
,具体涉及一种装车起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检测。货物存储、装卸领域发展到现在,也逐渐由传统的人工码垛实现了自动化码垛、拆卸。然而在装车领域,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托盘码垛、人工装车、半自动装车。因此,提高装车领域的自动化水平,自动装车取代人工装车,是未来装车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托盘码垛、半自动装车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装车,已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但这种装车方式需增加托盘成本,而且不能完全离开人工,在恶劣环境下装车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现有的装车方式由于对人工依赖度高,难于脱离人工,导致装车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推进自动化装车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车起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装车方式由于对人工依赖度高,难于脱离人工,导致装车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推进自动化装车发展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车起重系统,包括支撑架、行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呈倒U形安装于底面上,其内部下方围成一用于停放待装车辆的车辆通道;/n行走机构,安装至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中部且位于所述待装车辆的上方;以及/n装车码垛装置,可移动式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n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n至少两个导轨,固定安装至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中部;/n至少两个主体框架,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导轨的上方;/n至少两组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导轨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端部,用于使所述主体框架沿所述导轨移动;/n多个横移导轨,垂直于所述主体框架并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呈倒U形安装于底面上,其内部下方围成一用于停放待装车辆的车辆通道;
行走机构,安装至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中部且位于所述待装车辆的上方;以及
装车码垛装置,可移动式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
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导轨,固定安装至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中部;
至少两个主体框架,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导轨的上方;
至少两组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导轨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端部,用于使所述主体框架沿所述导轨移动;
多个横移导轨,垂直于所述主体框架并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表面;以及
横移框架,呈口字形,安装于所述横移导轨上;所述装车码垛装置安装于所述横移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料袋输送装置,与所述行走机构平行设置,架设于所述行走轮的连接架上,物料袋在所述物料袋输送装置上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上横梁,与所述行走机构平行设置;
多个第二上横梁,与所述两个第一上横梁垂直设置且固定连接;以及
多个支腿,与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上横梁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防撞死挡,与所述第二上横梁固定连接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方,且与所述行走机构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
行走电机,安装在至少一组行走轮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旋转;以及
横移电机,安装在至少一横移导轨的一侧,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勇,闫俊存,王滨,吕丹,李云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