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秋香专利>正文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94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壳体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第一出料斗底部贯穿支撑板内腔并固接有第一电磁阀,壳体顶部左侧固接有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右端输出端外壁固接有主动锥齿轮,壳体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外壁固接有第一主动轮,且第一主动轮位于壳体内腔顶部和U型搅拌筒顶部之间,支撑板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在调和时搅拌往往不够迅速,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搅拌的不够充分会使润滑油调和不够均匀,降低了润滑油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全世界年产石油润滑油中内燃机油占百分之四十以上,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各种压缩机油共约占百分之四十,其余为防锈油、金属加工工艺用油如切削油等各种专用。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润滑油的调和,润滑油的调和有机械搅拌等方式,但现如今润滑油在调和时搅拌往往不够迅速,不够充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搅拌的不够充分会使润滑油调和不够均匀,对生产出来的润滑油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润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2),所述壳体(1)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U型搅拌筒(4),所述U型搅拌筒(4)外壁固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U型搅拌筒(4)底部插接有第一出料斗(6),所述第一出料斗(6)底部贯穿支撑板(3)内腔并固接有第一电磁阀(7),所述壳体(1)顶部左侧固接有双头电机(8),所述双头电机(8)右端输出端外壁固接有主动锥齿轮(9),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第一搅拌杆(10)上端外壁固接有从动锥齿轮(11),且从动锥齿轮(1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2),所述壳体(1)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U型搅拌筒(4),所述U型搅拌筒(4)外壁固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U型搅拌筒(4)底部插接有第一出料斗(6),所述第一出料斗(6)底部贯穿支撑板(3)内腔并固接有第一电磁阀(7),所述壳体(1)顶部左侧固接有双头电机(8),所述双头电机(8)右端输出端外壁固接有主动锥齿轮(9),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第一搅拌杆(10)上端外壁固接有从动锥齿轮(11),且从动锥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10)外壁固接有第一搅拌叶(12),且第一搅拌叶(12)位于U型搅拌筒(4)内,所述第一搅拌杆(10)外壁固接有第一主动轮(13),且第一主动轮(13)位于壳体(1)内腔顶部和U型搅拌筒(4)顶部之间,所述支撑板(3)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4),且第一转动杆(14)顶部与壳体(1)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4)外壁从上而下依次固接有第一从动轮(15)和主动齿轮(16),且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15)和第一主动轮(13)之间通过第一转动皮带(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林秋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