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93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药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其有效净化农药原料混料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高环保性;包括混料室、动力电机和减速机,混料室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混料室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内设置有密封塞,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动力电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连接;还包括处理室和气泵,处理室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杆,四组连接杆的底端均与混料室的顶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药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是一种用于农药生产的混料辅助装置,其在农药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动力电机和减速机,混料室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混料室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内设置有密封塞,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动力电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连接,减速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端穿过混料室的顶端并伸入至混料室的腔室内部,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并且搅拌杆位于混料室的腔室内部;现有的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然后通过进料管向混料室的腔室内注入农药原料,之后打开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轴和搅拌杆转动,对混料室腔室内的农药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打开第二控制阀,将混合后的农药原料通过出液管排出即可;现有的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使用中发现,在农药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强的污染,导致环保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净化农药原料混料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高环保性的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动力电机和减速机,混料室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混料室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内设置有密封塞,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动力电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连接,减速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端穿过混料室的顶端并伸入至混料室的腔室内部,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并且搅拌杆位于混料室的腔室内部;还包括处理室和气泵,处理室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杆,四组连接杆的底端均与混料室的顶端连接,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工作腔的右端下侧连通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泵的底端与混料室的顶端左侧连接,气泵的底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底部输入端穿过混料室的顶端左侧并伸入至混料室的腔室内部,气泵的顶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的输出端穿过处理室的左端并伸入至处理室的工作腔内部。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四组连接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处理室开口的顶端设置有镂空盖板,镂空盖板上设置有多组气孔,镂空盖板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还包括固定架,第二输气管通过固定架与处理室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处理室的右端设置有透明刻度板。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混料室的左端上侧设置有观察窗。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还包括收纳桶,收纳桶置于排液管的底端下方。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收纳桶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关闭第二控制阀,然后通过处理室的开口向处理室的工作腔内倒入吸附液,然后打开气泵,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将混料室腔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吸入至处理室工作腔内的吸附液中,之后经过吸附液的吸附,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到吸附液中,之后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处理室的开口向外排出,从而有效净化农药原料混料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高环保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排液管与第一控制阀等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混料室;2、连接柱;3、进料管;4、密封塞;5、排液管;6、第一控制阀;7、动力电机;8、减速机;9、转轴;10、搅拌杆;11、处理室;12、连接杆;13、出液管;14、第二控制阀;15、气泵;16、第一输气管;17、第二输气管;18、底座;19、镂空盖板;20、把手;21、固定架;22、透明刻度板;23、观察窗;24、收纳桶;25、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1、动力电机7和减速机8,混料室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2,混料室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进料管3内设置有密封塞4,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5,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动力电机7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底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转轴9上设置有搅拌杆10,并且搅拌杆10位于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还包括处理室11和气泵15,处理室1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杆12,四组连接杆12的底端均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处理室1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工作腔的右端下侧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气泵15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连接,气泵15的底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输气管16,第一输气管16的底部输入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气泵15的顶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输气管17,第二输气管17的输出端穿过处理室11的左端并伸入至处理室11的工作腔内部;关闭第二控制阀,然后通过处理室的开口向处理室的工作腔内倒入吸附液,然后打开气泵,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将混料室腔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吸入至处理室工作腔内的吸附液中,之后经过吸附液的吸附,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到吸附液中,之后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处理室的开口向外排出,从而有效净化农药原料混料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高环保性。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四组连接柱2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18;通过设置四组底座,增大四组连接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处理室11开口的顶端设置有镂空盖板19,镂空盖板19上设置有多组气孔,镂空盖板19的顶端设置有把手20;通过设置镂空盖板和把手,防止外界的异物自开口落入至处理室的工作腔内,提高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还包括固定架21,第二输气管17通过固定架21与处理室11的左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1)、动力电机(7)和减速机(8),混料室(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2),混料室(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进料管(3)内设置有密封塞(4),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5),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动力电机(7)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底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转轴(9)上设置有搅拌杆(10),并且搅拌杆(10)位于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室(11)和气泵(15),处理室(1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杆(12),四组连接杆(12)的底端均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处理室(1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工作腔的右端下侧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气泵(15)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连接,气泵(15)的底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输气管(16),第一输气管(16)的底部输入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气泵(15)的顶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输气管(17),第二输气管(17)的输出端穿过处理室(11)的左端并伸入至处理室(11)的工作腔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1)、动力电机(7)和减速机(8),混料室(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柱(2),混料室(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右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进料管(3)内设置有密封塞(4),腔室的左端下侧连通设置有排液管(5),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动力电机(7)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减速机(8)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底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转轴(9)上设置有搅拌杆(10),并且搅拌杆(10)位于混料室(1)的腔室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室(11)和气泵(15),处理室(1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杆(12),四组连接杆(12)的底端均与混料室(1)的顶端连接,处理室(1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工作腔的右端下侧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气泵(15)的底端与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连接,气泵(15)的底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输气管(16),第一输气管(16)的底部输入端穿过混料室(1)的顶端左侧并伸入至混料室(1)的腔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生卢德鹏邱梦皎罗亚琴高源呙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韦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