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87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沉淀箱、过滤箱、抽水泵和净水收集罐;所述过滤箱左端下侧设置有淤泥出口,过滤箱外侧壁上通过合页轴可转动地设置有配装淤泥出口的排污门;位于过滤箱内淤泥出口上方的过滤箱内设置有淤泥刮除机构;淤泥刮除机构包括通过电机支撑板设置在合页轴上方过滤箱外侧壁上的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位于过滤箱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可滑动螺装有滑动螺纹套,滑动螺纹套上设置有刮除过滤箱底部淤泥的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淤泥清理机构,便于清理废水处理装置,避免淤泥在设备内大量囤积造成设备堵塞的情况出现,提高使用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不能重复循环使用,便会造成巨大浪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中会夹杂大量的淤泥,目前,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的方式大多是排入到沉淀池沉淀后再做循环利用。但是此种方式较为简易,自然沉淀后的废水中仍然含有部分泥浆,在经过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仍然会有淤泥聚集在废水处理设备内部底端,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废水处理设备的堵塞,进而影响废水过滤效果,导致使用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便于清理废水处理装置,避免淤泥在设备内大量囤积造成设备堵塞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沉淀箱、过滤箱、抽水泵和净水收集罐,沉淀箱通过带抽水泵的抽水管与过滤箱连通,过滤箱的净水出口连通至净水收集罐;所述过滤箱左端下侧设置有淤泥出口,过滤箱外侧壁上通过合页轴可转动地设置有配装淤泥出口的排污门;位于过滤箱内淤泥出口上方的过滤箱内设置有淤泥刮除机构;淤泥刮除机构包括通过电机支撑板设置在合页轴上方过滤箱外侧壁上的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位于过滤箱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可滑动螺装有滑动螺纹套,滑动螺纹套上设置有刮除过滤箱底部淤泥的刮板。上述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所述螺杆的右端连接有对刮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板。上述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所述过滤箱左端底部螺装有穿过排污门左端下侧、用于将排污门锁紧在过滤箱上的锁紧螺栓。上述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所述排污门右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排污口的密封圈。上述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对应淤泥出口的过滤箱下方设置有淤泥收集箱。上述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位于淤泥刮除机构右侧的过滤箱内部竖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设置在第一过滤网右侧。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在过滤箱内的淤泥刮除机构对过滤箱中沉淀囤积的淤泥污物进行刮除操作,便于清理废水处理装置,避免淤泥在设备内大量囤积造成设备堵塞的情况出现,提高使用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刮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排污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沉淀箱底板;2、沉淀箱支撑腿;3、沉淀箱;4、废水入口;5、过滤箱底板;6、过滤箱支撑腿;7、过滤箱;8、净水出口;9、抽水泵;10、抽水管;11、抽水泵出水管;12、第一过滤网;13、淤泥出口;14、合页轴;15、排污门;16、电机支撑板;17、电机;18、螺杆;19、滑动螺纹套;20、伸缩杆;21、刮板;22、限位板;23、防护套;24、第一固定环;25、第二固定环;26、锁紧螺栓;27、密封圈;28、第二过滤网;29、淤泥收集箱;30、净水收集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沉淀箱3、过滤箱7、抽水泵9和净水收集罐30;沉淀箱3通过带抽水泵9的抽水管10与过滤箱7连通,过滤箱7的净水出口8连通至净水收集罐30。设备上还设置有沉淀箱底板1、沉淀箱支撑腿2、沉淀箱3、废水入口4、过滤箱底板5、过滤箱支撑腿6、过滤箱7、净水出口8、抽水泵9、抽水管10、抽水泵出水管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28、淤泥出口13、合页轴14、排污门15、淤泥收集箱29和淤泥刮除机构;淤泥刮除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板16、电机17、螺杆18、滑动螺纹套19、伸缩杆20、刮板21和限位板22。沉淀箱底板1下端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沉淀箱支撑腿2,沉淀箱3下端与沉淀箱底板1上端连接,沉淀箱3左端上侧设置有废水入口4。过滤箱底板5设置在沉淀箱底板1右侧,过滤箱底板5下端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过滤箱支撑腿6,过滤箱7下端与过滤箱底板5上端连接,过滤箱7右端下侧设置有净水出口8,抽水泵9下端与过滤箱7上端左侧连接,抽水管10右端上侧与抽水泵9左端中部连通,并且抽水管10下端左侧设置在沉淀箱3内部,抽水泵出水管11上端与抽水泵9下端中部连通,并且抽水泵出水管11下端设置在过滤箱7内部左侧。为方便固定抽水管10,避免抽水管10在抽水过程中发生晃动,在沉淀箱3内部右端中部设置了第一固定环24,并且第一固定环24圆周内部环套设置在抽水管10圆周外侧;同时在过滤箱7上端左侧设置了第二固定环25,并且第二固定环25圆周内部环套设置在抽水管10圆周外侧。第一过滤网12设置在过滤箱7内部,并且第一过滤网12上端与过滤箱7沉淀过滤腔上端中部连接,第一过滤网12下端与过滤箱7沉淀过滤腔下端中部连接;第二过滤网28设置在过滤箱7内部沉淀过滤腔中,并且第二过滤网28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2右侧;通过设置第二过滤网28,使穿过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水进行二次过滤,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淤泥出口13设置在过滤箱7左端下侧,合页轴14右端与过滤箱7左端下侧连接,排污门15上端可转动设置在合页轴14圆周外侧;锁紧螺栓26穿过排污门15左端下侧右端螺装在过滤箱7左端内部,并且锁紧螺栓26螺帽底端与排污门15左端下侧贴紧;通过设置锁紧螺栓26,便于使排污门15紧密盖装在淤泥出口13左端,避免排污门15受水压而意外打开。排污门15右端设置有密封圈27,便于增加排污门15盖装密封性,避免渗水。电机支撑板16右端与过滤箱7左端连接,并且电机支撑板16设置在合页轴14上侧,电机17下端与电机支撑板16上端连接,螺杆18左端输入端与电机17右端输出端连接,滑动螺纹套19可滑动螺装在螺杆18圆周外侧,伸缩杆20上端与滑动螺纹套19下端连接,刮板21上端与伸缩杆20下端连接。限位板22左端与螺杆18右端连接,便于限制滑动螺纹套19滑动范围,避免滑动螺纹套19滑动超程,提高使用稳定性。过滤箱7内壁上设置了防护套23,防护套23环套设置在螺杆18圆周外侧,防护套底部开设有供伸缩杆随螺杆转动而来回移动的通孔,防护套23的右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套,便于防护螺杆,避免脏水直接冲刷在螺杆18等零件上。淤泥收集箱29设置在淤泥出口13下侧,净水收集罐30设置在过滤箱7右侧,并且净水收集罐30左端上侧与净水出口8连通。通过设置淤泥收集箱29,便于收集从过滤箱7内部刮出的淤泥,通过设置净水收集罐30,便于收集过滤沉淀之后排出的净水。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将废水通过废水入口注入至沉淀箱内部,通过启动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废水抽出,然后通过抽水泵出水管将水灌入至过滤箱内部,之后废水在过滤箱内部沉淀并且经过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废水中沉淀污物阻隔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3)、过滤箱(7)、抽水泵(9)和净水收集罐(30),沉淀箱(3)通过带抽水泵(9)的抽水管(10)与过滤箱(7)连通,过滤箱(7)的净水出口(8)连通至净水收集罐(30);/n所述过滤箱(7)左端下侧设置有淤泥出口(13),过滤箱(7)外侧壁上通过合页轴(14)可转动地设置有配装淤泥出口(13)的排污门(15);位于过滤箱(7)内淤泥出口(13)上方的过滤箱(7)内设置有淤泥刮除机构;淤泥刮除机构包括通过电机支撑板(16)设置在合页轴(14)上方过滤箱(7)外侧壁上的电机(17)和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位于过滤箱内的螺杆(18),所述螺杆(18)上可滑动螺装有滑动螺纹套(19),滑动螺纹套(19)上设置有刮除过滤箱底部淤泥的刮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3)、过滤箱(7)、抽水泵(9)和净水收集罐(30),沉淀箱(3)通过带抽水泵(9)的抽水管(10)与过滤箱(7)连通,过滤箱(7)的净水出口(8)连通至净水收集罐(30);
所述过滤箱(7)左端下侧设置有淤泥出口(13),过滤箱(7)外侧壁上通过合页轴(14)可转动地设置有配装淤泥出口(13)的排污门(15);位于过滤箱(7)内淤泥出口(13)上方的过滤箱(7)内设置有淤泥刮除机构;淤泥刮除机构包括通过电机支撑板(16)设置在合页轴(14)上方过滤箱(7)外侧壁上的电机(17)和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位于过滤箱内的螺杆(18),所述螺杆(18)上可滑动螺装有滑动螺纹套(19),滑动螺纹套(19)上设置有刮除过滤箱底部淤泥的刮板(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兴贤陈世超蔡雅玉冯伟徐宁王长顺郑李霜殷杰涛王晓亮吴亚怀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德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