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82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0
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球面轴承包括固定座和球面内圈,球面内圈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面安装有座垫,固定座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左,右扶手架,左、右扶手架上端部分别铰接有左、右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目的是通过患者臀部主动运动,进行摆动、扭转等动作缓冲腰肌痉挛、松动关节囊、韧带及神经根等组织的粘连,逐渐减缓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诸多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特别涉及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人们长期久坐,运动量少,致腰背部肌肉松弛,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容易引发腰间盘突出症状,导致患者难于行走,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还有,很多产妇随着胎儿的不断增大,腹部的重心逐渐前移,腰椎的负荷也越来越大,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过度后伸,腰部的肌肉、韧带、小关节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很容易引起腰痛,进而发生腰间盘突出症状。产后,盆骨处于松弛状态,腹部的肌肉也变得松弛,这是也最容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留下病根。为了康复,通常会采取牵引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牵引方法的机理是通过拉伸牵引的方式使人体的腰椎间隙增大,从而减轻腰椎压力和对神经的压迫,逐渐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牵引力度的的控制较难把握,操作也较为繁琐,特别是对孕妇缺乏保护,也不适合孕妇和产后的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而且能够适合多数人群的腰椎康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牵引方法中牵引力度的的控制较难把握,操作也较为繁琐,特别是不适合孕妇和产后妇女的使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目的是通过患者臀部主动运动,进行摆动、扭转等动作缓冲腰肌痉挛、松动关节囊、韧带及神经根等组织的粘连,逐渐减缓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诸多不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包括座椅的底架、底架端部下侧设置的脚轮、支撑椅座的升降气缸,所述底架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球面轴承包括固定座和球面内圈,球面内圈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面安装有座垫,固定座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左扶手架、右扶手架;进一步,所述球面内圈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中,支撑架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轴设置在内圈中,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衬板,衬板上固定有座垫;进一步,所述升降气缸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杆;进一步,所述底架包括圆弧开口向外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架,两个圆弧架相对部连接有底架的中心架,底架的中心架上设置有升降气缸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的上端部分别铰接有左把手和右把手;进一步,所述两个圆弧架端部下方安装有万向滚轮,万向滚轮为自锁型万向脚轮。本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在腰椎康复训练器中安装升降气缸便于患者训练时所需高度调节成适合训练的高度;通过在升降气缸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球面轴承的球面内圈中安装轴,球面内圈与其上依次安装的轴、支撑架、座垫可在固定座中按任意角度旋转和摆动,从而通过臀部的往复摆动和扭转,使上半身得到所需的多种锻炼角度和姿态;通过在固定座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左,右扶手架,左、右扶手架上端部分别铰接左、右把手,可使左右把手围绕左右扶手架上端旋转,实现左右把手在训练器外侧位置转向内测位置;通过在两个圆弧架端部下方安装自锁型自锁型万向脚轮,可方便训练器的移动和固定;通过利用本腰椎康复训练器,可获得患者腰椎康复训练,特别是腰部专项训练;患者坐在训练器上,调整升降气缸的高低,双手紧握左右把手,然后转动座垫,通过臀部主动向前、后,向左、右的往复摆动,也可以是向左、右进行扭转运动。本腰椎康复训练器,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通过患者臀部主动运动,进行摆动、扭转等动作可缓冲腰肌痉挛、松动关节囊、韧带及神经根等组织的粘连,逐渐减缓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诸多不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的局部视图。图4本技术的局部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架、101-圆弧架一、102-圆弧架二、103-中心架、2-升降气缸、3-球面轴承、301-固定座、302-球面内圈、4-支撑架、401-衬板、402-轴、5-高度调节杆、6-座垫、7-左扶手架、8-左把手、9-右扶手架、10-右把手、11-万向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腰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架1、升降气缸2、球面轴承3、座垫6、左扶手架7和左扶手架9。所述的升降气缸2安装在底架1上部的中心位置,升降气缸2上端设置的高度调节杆5。当高度调节杆5上拉时,气缸上升,进而使训练器上升。当高度调节杆5复位时,训练器锁定在某一个所合适的高度。在底架1的四角安装有四个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脚轮11。所述底架1包括圆弧架一101和圆弧架二102,两个圆弧开口向外相对,圆弧架一101和圆弧架二102相对部连接有底架的中心架103,底架的中心架103上设置有升降气缸2安装孔.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视图,升降气缸2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3,球面轴承3中的球面内圈302内安装支撑架4上的轴402。球面轴承3中设置有固定座301和球面内圈302,球面内圈302在固定座301中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和摆动。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视图。支撑架4上的衬板401上面安装有座垫6。所述的支撑板4和座垫6一起运动。座垫6用于患者的上半身支撑、具体来说是臀部的往复摆动和扭转。在球面轴承3中的固定座301左侧壁上固定有左扶手架7,在左扶手架7上端通过轴销铰接有左把手8。同理在球面轴3的固定座301右侧壁固定有右扶手架9,在有扶手架9上端通过轴销交接有右把手10。左扶手架7和左扶手架9分别用于固定和支撑左把手8和右把手10。左把手8和右把手10可以围绕左扶手架7和右扶手架9上端旋转。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患者在使用时,首先将左把手8和右把手10分别向外旋转,患者可以坐到训练器的座垫6上,通过高度调节杆5的上拉和复位调整座垫6的高低。然后将左把手8和右把手10分别向内旋转,患者的双手紧握左把手8和右把手10。然后臀部开始往复摇摆或者扭转训练,并保持上半身处于直立状态。通过在腰椎康复训练器中安装升降气缸2便于患者训练时所需高度调节成适合训练的高度;通过在升降气缸2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3,球面轴承3的球面内圈302上安装轴402,轴402上依次连接的支撑架4连同座垫6与球面内圈302可在固定座301中按任意角度旋转和摆动,从而通过臀部的往复摆动和扭转,使上半身得到所需的多种锻炼角度和姿态;通过在固定座30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左扶手架7和左扶手架9,左扶手架7和左扶手架9上端部分别铰接左把手8、右把手10,可使左把手8和右把手10围绕左扶手架7、左扶手架9上端旋转,实现左把手9、右把手7在训练器外侧位置转向内测位置;通过在圆弧架一101和圆弧架二102端部下方安装自锁型自锁型万向脚轮11,可方便训练器的移动和固定;通过利用本腰椎康复训练器,可获得患者腰椎康复训练,特别是腰部专项训练;患者坐在训练器上,调整升降气缸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包括座椅的底架、底架端部下侧设置的脚轮、支撑椅座的升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球面轴承包括固定座和球面内圈,球面内圈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面安装有座垫,固定座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左扶手架、右扶手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包括座椅的底架、底架端部下侧设置的脚轮、支撑椅座的升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固定有球面轴承,球面轴承包括固定座和球面内圈,球面内圈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面安装有座垫,固定座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左扶手架、右扶手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内圈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中,支撑架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轴设置在内圈中,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衬板,衬板上固定有座垫。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韩高辉沙瑞虎马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