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苏雪专利>正文

一种PICC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80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包芯丝编织构成;所述本体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包芯丝,由于包芯丝具有弹性和一定的透明度,通过弹性避免产生压迫感和不适感,通过透明度能够方便观察;并且包芯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皮炎的发生;通过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设置,能够在不用时把导管拇指夹和肝素帽都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PICC保护套。
技术介绍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之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PICC导管外露部分一般只用贴膜固定,将贴膜直接粘在导管上或皮肤上,很容易造成后期撕拉贴膜方式不当,导致导管脱落或感染等其它并发症情况的产生。因此,现有技术进一步通过保护套来解决贴膜固定产生的问题,但是现有的保护套太厚,并且材质太粗糙不够光滑,病人穿脱衣服会擦到导致导管脱出;同时不透明的保护套不便于观察皮肤,不够美观容易被外人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PICC导管防止脱管和拔管同时也对静脉留置针外进行保护的PICC保护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包芯丝编织构成;所述本体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包芯丝作为本体的材质,由于包芯丝具有弹性和一定的透明度,通过弹性避免产生压迫感和不适感,通过透明度能够方便观察;并且包芯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夏天患者的出汗而导致皮炎的发生;通过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设置,能够在输液完毕之后将肝素帽通过第一开口放入第一袋体,将导管拇指夹通过第二开口放入第二袋体;输液时,将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内的肝素帽和导管拇指夹取出使用,同时将本体固定在人体上时,通过胶布之间对本体进行粘连即可;因此能够在不用时把导管拇指夹和肝素帽都进行收纳保护,以免对皮肤产生压迫损伤;接头藏于第一袋体中可以隔绝脏物。本技术同样适用于外周浅静脉留置保护。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PICC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本体;2、第一边沿;3、第二边沿;4、第一翻折部;5、第一开口;6、第二翻折部;7、第二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由包芯丝编织构成;所述本体1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2和第二边沿3,所述第一边沿2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4,所述第一翻折部4的边沿连接在本体1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第二边沿3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6,所述第二翻折部6的边沿连接在本体1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包芯丝作为本体1的材质,由于包芯丝具有弹性和一定的透明度,通过弹性避免产生压迫感和不适感,通过透明度能够方便观察;并且包芯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夏天患者的出汗而导致皮炎的发生;通过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设置,能够在输液完毕之后将肝素帽通过第一开口5放入第一袋体,将导管拇指夹通过第二开口7放入第二袋体;输液时,将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内的肝素帽和导管拇指夹取出使用,同时将本体1固定在人体上时,通过胶布之间对本体1进行粘连即可;因此能够在不用时把导管拇指夹和肝素帽都进行收纳保护以免对皮肤产生压迫损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7互为对向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互为对向设置的,能够方便导管拇指夹和肝素帽的拿取和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7之间的间距为10-1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的宽度大于第二袋体的宽度。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更宽的第一袋体,能够方便容纳体积更大的肝素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的宽度为4-6cm;所述第二袋体的宽度为2cm。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宽度4-6cm的第一袋体和宽度2cm的第二袋体,能够更贴合肝素帽和导管拇指夹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的颜色为肉色。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肉色的本体1,能够使得颜色与皮肤的颜色融合,不容易识别,进而保护病人的隐私。实施例一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包芯丝编织构成;所述本体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互为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为12cm。所述第一袋体的宽度为5cm;所述第二袋体的宽度为2cm。所述本体的颜色为肉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包芯丝编织构成;/n所述本体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n所述第二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包芯丝编织构成;
所述本体包括互为对向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边沿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的边沿连接在本体上形成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互为对向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苏雪
申请(专利权)人:严苏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