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75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号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轮盘,轮盘的上部活动插设在管体的底部;轮盘上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搁置槽,数个搁置槽的内部均插设有针灸针;管体内部上侧的二号轴座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二号转轴,管体内部下侧的二号轴座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三号转轴,且二号转轴和三号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导向轮,且上下两个导向轮之间相抵触设置;二号转轴的后端穿过二号轴座后,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管体的右侧壁上活动插设有推杆,推杆的左端伸设在管体的内部,且伸设端上固定设置有推动块,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了针灸送针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
技术介绍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但是现有技术中针灸送针一般采用的是医护人员人工送针,针灸时送针的根数一般较多,操作比较麻烦,因此亟需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针灸医疗送针器,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了针灸送针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管体、导向头;管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导向头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管体为左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它还包含一号轴座、一号转轴、一号电机、二号轴座、二号转轴、三号转轴、导向轮、二号电机、轮盘;管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轴座,两个一号轴座之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的右端穿过右侧的一号轴座后,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一号轴座的右侧壁上;一号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轮盘,轮盘的上部活动插设在管体的底部;轮盘上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搁置槽,数个搁置槽的内部均插设有针灸针;轮盘上侧的搁置槽的圆心与管体的中心轴线位置相重合设置;轮盘左侧的管体内部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二号轴座,且上下两个二号轴座的位置相配合设置;管体内部上侧的二号轴座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二号转轴,管体内部下侧的二号轴座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三号转轴,且二号转轴和三号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导向轮,且上下两个导向轮之间相抵触设置;导向轮前侧的二号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导向轮前侧的三号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二号齿轮,且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设置;二号转轴的后端穿过二号轴座后,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管体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且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均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管体的右侧壁上活动插设有推杆,推杆的左端伸设在管体的内部,且伸设端上固定设置有推动块,推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手持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槽四周的导向头的左侧壁上等圆角固定嵌设有数个激光头;所述的激光头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控箱左侧的管体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的推动块与管体内部的右侧壁之间的推杆上套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左侧与推动块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拉伸弹簧的右侧与管体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搁置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的内侧壁与针灸针的外侧壁相抵触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了针灸送针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导向轮、二号转轴、三号转轴和二号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管体1、导向头2、导向槽3、一号轴座4、一号转轴5、一号电机6、轮盘7、搁置槽8、针灸针9、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三号转轴12、导向轮13、一号齿轮14、二号齿轮15、电控箱16、推杆17、推动块18、手持部19、激光头20、把手21、拉伸弹簧22、橡胶垫圈23、二号电机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管体1、导向头2;管体1的左端固定焊设有导向头2,导向头2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导向槽3,方便针灸针9穿过;所述的管体1为左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它还包含一号轴座4、一号转轴5、一号电机6、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三号转轴12、导向轮13、二号电机24、轮盘7;管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焊设有两个一号轴座4,两个一号轴座4之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5,一号转轴5的右端穿过右侧的一号轴座4后,与一号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的输出端带动一号转轴5在一号轴座4的中部转动,一号电机6采用的是zgb-37rg步进电机,一号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和螺栓固定设置在一号轴座4的右侧壁上;一号转轴5的中部套设有轮盘7,轮盘7的上部活动插设在管体1的底部;轮盘7上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搁置槽8,数个搁置槽8的内部均插设有针灸针9,方便更换针灸针9,能够一直循环不断得进行施针;轮盘7上侧的搁置槽8的圆心与管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相重合设置;轮盘7左侧的管体1内部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三个二号轴座10,且上下两个二号轴座10的位置相配合设置;管体1内部上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二号转轴11,管体1内部下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三号转轴12,且二号转轴11和三号转轴12上均固定套设有导向轮13,导向轮13采用的是橡胶轮,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上下两个导向轮13之间相抵触设置;导向轮13前侧的二号转轴11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14,导向轮13前侧的三号转轴12上固定套设有二号齿轮15,且一号齿轮14与二号齿轮15相啮合设置;二号转轴11的后端穿过二号轴座10后,与二号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号电机24采用的型号是GA12-N20微型直流低速减速马达;管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16,且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24均与电控箱16内的电源连接;管体1的右侧壁上活动插设有推杆17,推杆17的左端伸设在管体1的内部,且伸设端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推动块18,推动块18采用的是柔性材质,推杆17的右端固定焊设有手持部19。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槽3四周的导向头2的左侧壁上等圆角固定嵌设有六个激光头20,激光头20采用的是外形尺寸为φ6×10.5mm的红色激光小铜头,红外线定位灯;所述的激光头20与电控箱16内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控箱16左侧的管体1的上侧壁上固定焊设有把手21,方便医护人员手持。进一步地,所述的推动块18与管体1内部的右侧壁之间的推杆17上套设有拉伸弹簧22,拉伸弹簧22的左侧与推动块18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拉伸弹簧22的右侧与管体1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方便将推杆17归位,减少医护人员的手动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搁置槽8的内部固定粘设有橡胶垫圈23,且橡胶垫圈23的内侧壁与针灸针9的外侧壁相抵触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它包含管体(1)、导向头(2);管体(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2),导向头(2)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导向槽(3);所述的管体(1)为左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号轴座(4)、一号转轴(5)、一号电机(6)、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三号转轴(12)、导向轮(13)、二号电机(24)、轮盘(7);管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轴座(4),两个一号轴座(4)之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5),一号转轴(5)的右端穿过右侧的一号轴座(4)后,与一号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一号轴座(4)的右侧壁上;一号转轴(5)的中部套设有轮盘(7),轮盘(7)的上部活动插设在管体(1)的底部;轮盘(7)上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搁置槽(8),数个搁置槽(8)的内部均插设有针灸针(9);轮盘(7)上侧的搁置槽(8)的圆心与管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相重合设置;轮盘(7)左侧的管体(1)内部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二号轴座(10),且上下两个二号轴座(10)的位置相配合设置;管体(1)内部上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二号转轴(11),管体(1)内部下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三号转轴(12),且二号转轴(11)和三号转轴(12)上均固定套设有导向轮(13),且上下两个导向轮(13)之间相抵触设置;导向轮(13)前侧的二号转轴(11)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14),导向轮(13)前侧的三号转轴(12)上固定套设有二号齿轮(15),且一号齿轮(14)与二号齿轮(15)相啮合设置;二号转轴(11)的后端穿过二号轴座(10)后,与二号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管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16),且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24)均与电控箱(16)内的电源连接;管体(1)的右侧壁上活动插设有推杆(17),推杆(17)的左端伸设在管体(1)的内部,且伸设端上固定设置有推动块(18),推杆(1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手持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医疗送针器,它包含管体(1)、导向头(2);管体(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2),导向头(2)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导向槽(3);所述的管体(1)为左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号轴座(4)、一号转轴(5)、一号电机(6)、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三号转轴(12)、导向轮(13)、二号电机(24)、轮盘(7);管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轴座(4),两个一号轴座(4)之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5),一号转轴(5)的右端穿过右侧的一号轴座(4)后,与一号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一号轴座(4)的右侧壁上;一号转轴(5)的中部套设有轮盘(7),轮盘(7)的上部活动插设在管体(1)的底部;轮盘(7)上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搁置槽(8),数个搁置槽(8)的内部均插设有针灸针(9);轮盘(7)上侧的搁置槽(8)的圆心与管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相重合设置;轮盘(7)左侧的管体(1)内部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二号轴座(10),且上下两个二号轴座(10)的位置相配合设置;管体(1)内部上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二号转轴(11),管体(1)内部下侧的二号轴座(10)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穿设有三号转轴(12),且二号转轴(11)和三号转轴(12)上均固定套设有导向轮(13),且上下两个导向轮(13)之间相抵触设置;导向轮(13)前侧的二号转轴(11)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祥彬唐忠宇朱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正安县中医院遵义市中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