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7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治疗器,包括密封壳和柔性密封圈,密封壳包括侧壁和上板,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柔性密封圈,柔性密封圈的底部设置有吸盘式开口,上板上设置有可视窗口,上板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上设置有密封塞,上板的底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直线减速电机,直线减速电机的底端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端通过中心轴分别连接有左、右刮痧板,中心轴上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与左、右刮痧板固定连接,左、右刮痧板上可拆卸固定有蓄积按摩油的棉刷,左、右刮痧板上均设置有永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拔罐和刮痧的功效,还能进行磁疗,操作简单,中医理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治疗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中医治疗器。
技术介绍
刮痧是传统中医治疗的重要部分,其通常采用刮痧板来完成。目前的刮痧板结构较为简单,刮痧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体表产生的刺激较为单一,治疗效果有待提高。目前方案中有刮痧与拔罐结合的疗法出现,但这种医疗器械较为复杂,成本高,操作较为麻烦,未能普及使用。目前常用的刮痧板有半圆形、鱼形、肾形、椭圆形等。其结构已经多年未发生变化,使用时,手持刮痧板身体刮痧,这样刮痧时只能向一个方向操作,手持刮痧板的手也非常容易疲劳。而且现在的针灸推拿,单单的刮痧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往往还会同时进行拔罐、针灸等治疗,但是来回切换设备,难免繁琐。目前,授权公开号为CN205163575的一种中医治疗器能够解决手持刮痧板刮痧容易产生疲劳的原因,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挤压侧壁时,不容易产生负压,拔罐效果不好,尤其对身体的不平整部位(如肩颈部分,还有一些比较瘦弱的人员)进行拔罐或刮痧时,容易漏气,中医拔罐治疗的效果不好,甚至因为没有达到足够的负压条件需要延展患者的拔罐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和柔性密封圈(3),所述密封壳包括侧壁(2)和设置在侧壁(2)上端的上板(1),所述侧壁(2)具有弹性,所述侧壁(2)的底端设置有柔性密封圈(3),所述柔性密封圈(3)的底部设置有吸盘式开口,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可连接外部抽气设备的抽气孔(14),所述抽气孔(14)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上板(1)的底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直线减速电机(7),所述直线减速电机(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底端通过中心轴(13)分别连接有左刮痧板(4)和右刮痧板(5),所述中心轴(13)上套装有扭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和柔性密封圈(3),所述密封壳包括侧壁(2)和设置在侧壁(2)上端的上板(1),所述侧壁(2)具有弹性,所述侧壁(2)的底端设置有柔性密封圈(3),所述柔性密封圈(3)的底部设置有吸盘式开口,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可连接外部抽气设备的抽气孔(14),所述抽气孔(14)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上板(1)的底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直线减速电机(7),所述直线减速电机(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底端通过中心轴(13)分别连接有左刮痧板(4)和右刮痧板(5),所述中心轴(13)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12)分别与左刮痧板(4)和右刮痧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刮痧板(4)和右刮痧板(5)上可拆卸固定有蓄积按摩油的棉刷(11),所述左刮痧板(4)和右刮痧板(5)上均设置有永磁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刮痧板(4)与右刮痧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祎睿张惠鹏冯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德江县民族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