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72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包括支撑横板、支撑立杆和摆放支杆,所述支撑横板的内表面贯穿有连接凹孔,且支撑横板的侧表面固定有支杆内槽,所述支撑横板的下底面固定有活动底槽,所述支撑立杆活动连接于活动底槽的下底面,且支撑立杆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轴体,所述连接支体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桩体一,所述摆放支杆固定于支撑桩体一的侧表面,且摆放支杆的上端面粘合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部贯穿有透气孔。该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安装在床体支架的上方,实现与床体的结构,不单独另占用地面空间,每组连接立杆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体型、脚踝和腘窝之间的不同距离套接在不同的连接凹孔处,具有较强的适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肢支撑
,具体为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目前,医院一般都采用枕头对病人下肢进行抬升操作,但是由于枕头较软,抬升高度较低,而且需要使用大量枕芯,增加了后期的清洁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医院一般都采用枕头对病人下肢进行抬升操作,但是由于枕头较软,抬升高度较低,而且需要使用大量枕芯,增加了后期的清洁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包括支撑横板、支撑立杆和摆放支杆,所述支撑横板的内表面贯穿有连接凹孔,且支撑横板的侧表面固定有支杆内槽,所述支撑横板的下底面固定有活动底槽,所述支撑立杆活动连接于活动底槽的下底面,且支撑立杆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轴体,所述连接凹孔的内部套接有连接立杆,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包括支撑横板(1)、支撑立杆(5)和摆放支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1)的内表面贯穿有连接凹孔(2),且支撑横板(1)的侧表面固定有支杆内槽(3),所述支撑横板(1)的下底面固定有活动底槽(4),所述支撑立杆(5)活动连接于活动底槽(4)的下底面,且支撑立杆(5)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轴体(6),所述连接凹孔(2)的内部套接有连接立杆(8),且连接立杆(8)的内部套接有套接内杆(9),所述套接内杆(9)的上端面套接有连接支体(11),所述连接支体(1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桩体一(12),所述摆放支杆(13)固定于支撑桩体一(12)的侧表面,且摆放支杆(1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包括支撑横板(1)、支撑立杆(5)和摆放支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1)的内表面贯穿有连接凹孔(2),且支撑横板(1)的侧表面固定有支杆内槽(3),所述支撑横板(1)的下底面固定有活动底槽(4),所述支撑立杆(5)活动连接于活动底槽(4)的下底面,且支撑立杆(5)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轴体(6),所述连接凹孔(2)的内部套接有连接立杆(8),且连接立杆(8)的内部套接有套接内杆(9),所述套接内杆(9)的上端面套接有连接支体(11),所述连接支体(1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桩体一(12),所述摆放支杆(13)固定于支撑桩体一(12)的侧表面,且摆放支杆(13)的上端面粘合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的内部贯穿有透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孔(2)位于支撑横板(1)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连接轴体(6)的下底面螺纹连接有床体支架(7),所述支撑横板(1)位于床体支架(7)的中心点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梅蔡惠吴邢峥王露毛小霞彭希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