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69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包括工学椅本体和颈部矫姿装置,其中,所述颈部矫姿装置包括下颌托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上,所述数字8字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固定连接,可有助于减缓颈部负重以及腰椎负重,从而有效地缓解了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矫姿过程持久而温和,此外,还可通过颈部矫姿装置对颈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增强颈部及肩部的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疲劳,解除肌肉痉挛,进一步使得颈椎关节得到滑利,还能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加速急性期水肿的消除,还加强了腰椎以及颈椎关节的稳定性,调整了颈椎的力学平衡,且便于用户在公司等地方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
本技术涉及办公及学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力发展,重体力型产业不断萎缩,现代社会的久坐人群的数目不断增长,例如白领,该人群的工作特点是静坐时间长、体力活动水平低,从而导致劳损性疾病多发,例如肩部肌肉退变、颈椎和腰椎疼痛等,其重要诱因就是坐姿不良,例如长时间的颈前伸、弯腰驼背、肱骨内旋等。目前的医用牵引座椅和部分工学座椅,均不能对颈部进行矫姿,而青少年与白领在工作时会经常性的保持一种颈前伸的错误姿态,致使颈椎、腰椎的负重较大,而目前的医用颈椎牵引器使用起来并不方便,而且不便于在工作单位中使用,适用性差。因此,如何实现一种能缓解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能矫姿、适用性强的矫姿工学治疗椅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本技术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工学椅本体和颈部矫姿装置,其中,所述颈部矫姿装置包括下颌托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上,所述数字8字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工学椅本体的椅背设置由下颌托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组成的颈部矫姿装置,结构简单,由于使用具有弹性的第一环形弹力带,进一步降低了导致不当牵引的风险,且使颈部并不是完全无负重,以防止颈部小肌群的激活不足与废用,还有助于减缓颈部负重以及腰椎负重,从而有效地缓解了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矫姿过程持久而温和,此外,还可通过颈部矫姿装置对颈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增强颈部及肩部的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疲劳,解除肌肉痉挛,进一步使得颈椎关节得到滑利,还能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加速急性期水肿的消除,还加强了腰椎以及颈椎关节的稳定性,调整了颈椎的力学平衡,且便于用户在公司等地方进行使用,由此实现了能缓解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能矫姿、适用性强的矫姿工学治疗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肩部矫姿装置,所述肩部矫姿装置固定在所述椅背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肩部矫姿装置使用户的肩部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姿势。进一步,所述肩部矫姿装置为数字8字形的第二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二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使用户能长时间维持良好的肩部姿势的同时,还能通过第二环形弹力带使用户进行肌力训练。进一步,所述椅背为沿对称面的左、右对称结构,且所述椅背上设有对称排布在所述对称面两侧的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分为第一通孔组和第二通孔组,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组并将其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的外侧,所述第二环形弹力带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组并将其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的外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和第二环形弹力带交叉点均固定在椅背的外侧,在用户在肩部矫姿过程中,不易脱落以使用户摔倒。进一步,所述椅背的外侧沿所述对称面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若干倒钩,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和所述第二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挂在所述倒钩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及时的调整第一环形弹力带和第二环形弹力带的松紧程度。进一步,所述椅背靠近所述工学椅本体的座椅的一端设有对称排布在所述对称面两侧的反向坐姿孔洞,所述反向坐姿孔洞向所述对称面内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便于用户进行肌力训练。进一步,所述座椅上还设有骶骨保护孔,所述骶骨保护孔靠近所述椅背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保护用户的骶骨,防止摩擦骶骨导致用户受伤。进一步,还包括设有通道的肩部护垫,所述第二环形弹力带穿过所述通道,且所述肩部护垫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弹力的宽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肩部护垫减轻对用户的身体局部的压力,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所述椅背与所述座椅之间连接有调节角度部件或固定部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通过调节部件调整椅背与座椅之间的夹角至最舒适状态,或,通过固定部件直接固定椅背与座椅之间的夹角,其稳定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的结构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的结构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第一环形弹力带与下颌托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第一环形弹力带在椅背上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环形弹力带的8字型的上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环形弹力带与肩部护垫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学椅本体;2、头部保护海绵;3、腰靠;4、头枕;5、万向轮;6、椅腿;7、第一环形弹力带;8、下颌托;9、第一环形;10、第二环形;11、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12、第二环形弹力带;13、通孔;14、对称面;15、倒钩;16、反向坐姿孔洞;17、骶骨保护孔;18、肩部护垫;19、座椅;20、椅背;21、头部保护垫;22、第一固定夹角;23、第二固定夹角;24、地平面。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包括工学椅本体1和颈部矫姿装置,其中,所述颈部矫姿装置包括下颌托8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7,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11固定在所述椅背20上,所述数字8字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颌托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工学椅本体1的椅背20设置颈部矫姿装置,可有助于减缓颈部负重以及腰椎负重,从而有效地缓解了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矫姿过程持久而温和,此外,还可通过颈部矫姿装置对颈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增强颈部及肩部的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疲劳,解除肌肉痉挛,进一步使得颈椎关节得到滑利,还能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加速急性期水肿的消除,还加强了腰椎以及颈椎关节的稳定性,调整了颈椎的力学平衡,且便于用户在公司等地方进行使用,由此实现了能缓解腰椎、颈椎疼痛等病症且能矫姿、适用性强的矫姿工学治疗椅。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工学椅本体1可选用现有的工学椅,且工学椅本体1的椅背20的头部位置设有头部保护海绵2和头枕4,椅背20的腰部位置设有腰靠3,以防止用户摔倒后引起损伤。且现有的工学椅通过章鱼爪型装置来支持并滑动,可增加现有的章鱼爪型装置的尺寸,比如,将现有的章鱼爪型装置的直径由50cm增至80cm,但使其高度不变,从而进一步保证其稳定性,其中,章鱼爪型装置可选用聚丙烯或者聚乙烯材质的万向轮5,其椅腿6可选用合金材质如铝合金、钛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学椅本体和颈部矫姿装置,其中,所述颈部矫姿装置包括下颌托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椅背上,所述数字8字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9 CN 201922295956X1.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学椅本体和颈部矫姿装置,其中,所述颈部矫姿装置包括下颌托和绕制为数字8字形的第一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椅背上,所述数字8字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肩部矫姿装置,所述肩部矫姿装置固定在所述椅背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矫姿装置为数字8字形的第二环形弹力带,所述第二环形弹力带的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矫姿工学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为沿对称面的左、右对称结构,且所述椅背上设有对称排布在所述对称面两侧的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分为第一通孔组和第二通孔组,所述第一环形弹力带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组并将其交叉点固定在所述椅背的外侧,所述第二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来杨建宇李松波白震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体育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