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63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包括支架和操作箱,所述支架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主放置板,所述主放置板的顶端设置有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的底端与主放置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工作面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凹槽组,每一凹槽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计的L型卡柱可以将支架与放置板直接进行固定,无需采用螺栓连接,操作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在后期的拆卸更换中节省较多时间,设计的工作面板可以在放置显示屏时,通过自身的重力挤压弹簧,从而显示屏将工作面板按压至主放置板的底端,从而显示屏的高度低于主放置板的高度,以此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对显示屏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现有的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在安装时,通过螺栓对支架和放置板进行固定连接,不易于后期的拆卸和更换,连接起来也较为繁琐,同时在安装放置箱时,一般需要直接通过堆积进行放置,连接的稳固性较差,在后期的移动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晃动,甚至造成掉落,从而导致操作箱的损坏,以及在放置显示屏时,由于需要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极少进行固定,从而存在一定的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包括支架和操作箱,所述支架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主放置板,所述主放置板的顶端设置有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的底端与主放置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工作面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凹槽组,每一凹槽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支架上还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卡柱组,每一卡柱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柱,L型卡柱通过伸缩弹簧连接在支架上,且L型卡柱能相对支架上下移动,伸缩弹簧作用于L型卡柱使得L型卡柱的底端能抵接于凹槽底端;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放置操作箱的副放置板,副放置板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组凹槽组中两凹槽置入配合的连接凸起,连接凸起的中部设置有可与L型卡柱贯穿配合的插销孔;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限位组,每一限位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凹槽的上方;操作箱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限位组中两限位板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操作箱通过传输线连接有检测探头,工作面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显示屏且用于放置检测探头的探头支撑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显示屏和操作箱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优选的,所述L型卡柱的宽度与插销孔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副放置板设置有四个,四个副放置板等距离的安装在支架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的横截面为显示屏底端横截面的一点二倍。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的高度为副放置板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设计的L型卡柱可以将支架与放置板直接进行固定,无需采用螺栓连接,操作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在后期的拆卸更换中节省较多时间,同时设计的滑动限位板可以在安装操作箱时,通过滑动限位板进行滑动连接时进行固定限位,使得操作箱的放置更加的稳定,避免在后期移动中发生晃动甚至掉落,以及设计的工作面板可以在放置显示屏时,通过自身的重力挤压弹簧,从而显示屏将工作面板按压至主放置板的底端,使得工作面板的高度低于主放置板,两者之间处于不同的平面,从而显示屏的高度低于主放置板的高度,以此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对显示屏进行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副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主放置板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操作箱与滑动限位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显示屏;2、主放置板;3、副放置板;4、支架;5、滚轮;6、操作箱;7、探头支撑架;8、检测探头;9、伸缩弹簧;10、L型卡柱;11、连接凹槽;12、插销孔;13、滑动限位板;14、弹簧;15、工作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包括支架4和操作箱6,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主放置板2,主放置板2的顶端设置有工作面板15,工作面板15的底端与主放置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4,工作面板1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凹槽组,每一凹槽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支架4上还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卡柱组,每一卡柱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柱10,L型卡柱10通过伸缩弹簧9连接在支架4上,且L型卡柱10能相对支架4上下移动,伸缩弹簧9作用于L型卡柱10使得L型卡柱10的底端能抵接于凹槽底端;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放置操作箱6的副放置板3,副放置板3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组凹槽组中两凹槽置入配合的连接凸起11,连接凸起11的中部设置有可与L型卡柱10贯穿配合的插销孔12;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限位组,每一限位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3,限位板13位于凹槽的上方;操作箱6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限位组中两限位板13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操作箱6通过传输线连接有检测探头8,工作面板15上还设置有位于显示屏1且用于放置检测探头8的探头支撑架7;支架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滚轮5,显示屏1和操作箱6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为了便于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L型卡柱10的宽度与插销孔12的宽度相等。为了便于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副放置板3设置有四个,四个副放置板3等距离的安装在支架4的内侧。为了便于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作面板15的横截面为显示屏1底端横截面的一点二倍。为了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凸起11的高度为副放置板3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L型卡柱10拉伸至顶端,随后将支架4与副放置板3进行固定,先将副放置板3插入支架4内侧的凹槽处,直至滑动到连接凸起11处,将L型卡柱10进行放置,通过伸缩弹簧9的回弹将L型卡柱10贯穿插销孔12进行固定连接,最后将操作箱6通过侧边的滑动槽与滑动限位板13进行连接固定,再将显示屏1放置在工作面板15的表面,由于显示屏1自身的重力,弹簧14收缩,工作面板15的高度下降,此时工作面板15与主放置板2不处于同一平面,以此对显示屏1进行限位,启动操作箱,通过检测探头8对患者进行检查,从显示屏1处进行显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包括支架(4)和操作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主放置板(2),所述主放置板(2)的顶端设置有工作面板(15),所述工作面板(15)的底端与主放置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4),所述工作面板(1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n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凹槽组,每一凹槽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支架(4)上还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卡柱组,每一卡柱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柱(10),L型卡柱(10)通过伸缩弹簧(9)连接在支架(4)上,且L型卡柱(10)能相对支架(4)上下移动,伸缩弹簧(9)作用于L型卡柱(10)使得L型卡柱(10)的底端能抵接于凹槽底端;/n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放置操作箱(6)的副放置板(3),副放置板(3)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组凹槽组中两凹槽置入配合的连接凸起(11),连接凸起(11)的中部设置有可与L型卡柱(10)贯穿配合的插销孔(12);/n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限位组,每一限位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3),限位板(13)位于凹槽的上方;/n操作箱(6)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限位组中两限位板(13)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操作箱(6)通过传输线连接有检测探头(8),工作面板(15)上还设置有位于显示屏(1)且用于放置检测探头(8)的探头支撑架(7);/n所述支架(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滚轮(5),所述显示屏(1)和操作箱(6)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检查装置,包括支架(4)和操作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主放置板(2),所述主放置板(2)的顶端设置有工作面板(15),所述工作面板(15)的底端与主放置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4),所述工作面板(1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
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凹槽组,每一凹槽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支架(4)上还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卡柱组,每一卡柱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柱(10),L型卡柱(10)通过伸缩弹簧(9)连接在支架(4)上,且L型卡柱(10)能相对支架(4)上下移动,伸缩弹簧(9)作用于L型卡柱(10)使得L型卡柱(10)的底端能抵接于凹槽底端;
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放置操作箱(6)的副放置板(3),副放置板(3)的两端设置有可分别与同一组凹槽组中两凹槽置入配合的连接凸起(11),连接凸起(11)的中部设置有可与L型卡柱(10)贯穿配合的插销孔(12);
支架(4)上设置有若干组与凹槽组相对应的限位组,每一限位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宽刘雪艳彭君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弘医堂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