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立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9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锅,其包括彼此连接的锅体和把手,把手包括固定座以及旋转杆,旋转杆通过固定座与锅体连接,固定座与旋转杆的接触面为斜面,斜面与旋转杆所在直线夹角为锐角,旋转杆包括压紧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旋转杆通过旋转机构与固定座旋转连接。在锅使用结束后,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改变旋转杆所处的位置,减少锅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储存空间,还能够使锅体独立处于竖立状态,清洗后残留于锅内的液体能够很好的排出,有利于锅体的快速沥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立锅
本技术涉及厨房炊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柄能够旋转的可立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这使得应用于厨房餐饮的炊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锅作为一种基本炊事用具,以其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而得以广泛应用。同时,锅也是一种拥有悠久使用历史的炊事用具,是中国人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目前,现有的炊事用锅主要包括锅底和环绕于锅底边缘向上的锅边,以便在锅体内形成烹饪食物的空间,同时还包括把手等配件。然而,现有的锅的锅体与把手的相对位置固定,锅的整体长度过长,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较为浪费存储空间。同时,由于只能保持水平放置,清洗后残留于锅内的液体无法很好的排出,不利于锅体的快速沥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立锅,使用者能够通过改变旋转杆所处的位置,减少可立锅的整体长度,节省存储空间,还能够使锅体独立处于竖立状态,清洗后残留于锅内的液体能够很好的排出,有利于锅体的快速沥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锅,其包括彼此连接的锅体和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固定座以及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通过固定座与锅体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旋转杆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旋转杆所在直线夹角为锐角;所述旋转杆包括压紧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所述旋转杆通过旋转机构与固定座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旋转柄、复位弹簧、螺杆,外壳体以及锁紧螺母;所述固定座的斜面处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旋转柄位于手柄端部且设有螺杆孔与螺杆止转配合;所述螺杆穿过复位弹簧以及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复位弹簧外侧;所述锁紧螺母与旋转杆螺纹配合且位于靠近固定座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旋转杆还包括滑环,所述旋转柄包括凹槽,所述滑环内径略大于凹槽外径且套于凹槽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进一步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锁紧螺母与复位弹簧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柄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部件,缩进部件以及没入部件。优选地,所述螺杆的螺纹设于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螺栓,限位弹簧以及垫圈;所述固定座的斜面处设有螺栓孔;所述外壳体设有过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过孔、限位弹簧以及垫圈与螺栓孔旋转配合。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销钉以及销钉孔;所述固定座的斜面处设有销钉滑槽;所述销钉孔设于外壳体上;所述销钉两端分别设于销钉孔以及销钉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销钉滑槽呈圆弧状,且所述圆弧的弧心为螺栓孔。优选地,所述固定座通过铆钉与锅体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锅,在锅使用结束后,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改变旋转杆所处的位置,减少锅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储存空间,还能够使锅体独立处于竖立状态,清洗后残留于锅内的液体能够很好的排出,有利于锅体的快速沥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可立锅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可立锅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可立锅处于存放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可立锅处于存放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可立锅处于竖立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可立锅处于竖立状态的侧视图。图中:1、旋转柄2、外壳体3、螺栓4、固定座5、铆钉6、锅体7、滑环8、复位弹簧9、螺杆10、销钉11、密封圈12、锁紧螺母13、垫圈14、限位弹簧15、旋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锅,如图1所示,该可立锅包括锅体6以及把手,可立锅与把手通过设于固定座4两侧的铆钉5连接,把手包括固定座4以及旋转杆15。如图2所示,旋转杆15包括压紧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压紧机构依次包括旋转柄1、滑环7、复位弹簧8、螺杆9、外壳体2,密封圈11以及锁紧螺母12。旋转柄1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部件,缩进部件以及没入部件,握持部件,缩进部件以及没入部件均大体为圆柱体,旋转柄1还设有螺杆孔,螺杆孔位于圆柱体的中线位置,所述缩进部件的外直径小于没入部件的外直径,没入部件的直径小于握持部件的直径,没入部件设有凹槽;滑环7的内径略大于环形凹槽的内径;复位弹簧8的外径略小于滑环7的内径;螺杆9靠近锅体6的一端设有螺纹结构;固定座4的斜面处设有螺纹孔。螺杆9固定于螺杆孔内,依次穿过滑环7、复位弹簧8、外壳体2、密封圈11以及锁紧螺母12,锁紧螺母12与螺杆9螺纹配合;滑环7套于旋转柄1的凹槽外,并可在旋转柄1上滑动。拧紧旋转柄1,压紧机构处于压紧状态,旋转柄1缩入外壳体2,螺杆9旋入螺纹孔内,复位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拧松旋转柄1,压紧机构处于放松状态,螺杆9退出螺纹孔,复位弹簧8反弹,旋转柄1退出外壳体2,由于锁紧螺母12的档止作用,压缩机构不脱离外壳体2。旋转机构包括螺栓3、限位弹簧14,垫圈13以及过孔,固定座4的斜面处设有螺栓孔,螺栓3依次穿过过孔,限位弹簧14以及垫圈13与螺栓孔螺纹连接,当压紧机构处于放松状态,旋转杆15能够绕螺栓3旋转。定位机构包括销钉10以及销钉孔,固定座4的斜面处设有销钉滑槽,销钉滑槽呈圆弧状且弧心为螺栓孔,销钉10两端分别设于销钉孔以及销钉滑槽内,当旋转杆15旋转,销钉10以螺栓3为圆心画弧,旋转杆15可旋转的角度与销钉滑槽的圆弧对应的角度相对应。如图3所示,图3为可立锅的处于存放状态的俯视图,当压紧机构处于放松状态,旋转柄1处于伸出状态,转动旋转杆15,直到旋转杆15和锅体6相接触,限位弹簧14被压缩,手柄在限位弹簧14恒定力的作用下保持与活体的接触,旋转杆15与固定座4夹角呈锐角,如图4所示,图4为可立锅处于存放状态的侧视图,旋转柄1大体与锅体6处于同一平面,锅体6的长度缩小至固定座4与锅体6的长度和,减小了可立锅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了储存空间;如图5所示,图5为可立锅处于竖立状态的俯视图,旋转柄1处于伸出状态,继续转动旋转杆15,将旋转杆15转到无法进一步转动为止,最终位置与销钉10处于销钉凹槽端部的状态相对应,旋转杆15与锅体6形成夹角,如图6所示,图6为可立锅处于存放状态的侧视图,能够看出,当锅体6处于竖立状态,旋转杆15处于水平位置,并由于销钉10被凹槽端部卡止,销钉10分别作用于旋转杆15与锅体6,旋转杆15对锅体6形成支撑力,锅体6处于竖立状态有利于清洗后残留于锅内的液体排出锅体6,有利于快速沥干。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锅,在锅使用结束后,使用者能够通过改变旋转杆15所处的位置,减少锅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立锅,其包括彼此连接的锅体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n固定座以及旋转杆;/n所述旋转杆通过固定座与锅体连接;/n所述固定座与旋转杆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旋转杆所在直线夹角为锐角;/n所述旋转杆包括压紧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机构;/n所述旋转杆通过旋转机构与固定座旋转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立锅,其包括彼此连接的锅体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
固定座以及旋转杆;
所述旋转杆通过固定座与锅体连接;
所述固定座与旋转杆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旋转杆所在直线夹角为锐角;
所述旋转杆包括压紧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旋转杆通过旋转机构与固定座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旋转柄、复位弹簧、螺杆,外壳体以及锁紧螺母;
所述固定座的斜面处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旋转柄位于手柄端部且设有螺杆孔与螺杆止转配合;
所述螺杆穿过复位弹簧以及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复位弹簧外侧;
所述锁紧螺母与旋转杆螺纹配合且位于靠近固定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还包括滑环,所述旋转柄包括凹槽,所述滑环内径略大于凹槽外径且套于凹槽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进一步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众恒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