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蒲若飞专利>正文

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6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和交叉升降机构,交叉升降机构的上部设置主椅面,主椅面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所述交叉升降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的内侧,交叉杆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内侧的移动滑轮,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与横向推杆固定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采用交叉剪式结构,改变施力方向,降低叠加高度,增强稳定性,可实现在凹型斗状结构、普通椅面和马鞍状之间的自由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
技术介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资料,久坐已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像颈椎病、腰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等都与久坐有关。传统座椅椅面平直,呆板僵硬,没有考虑到生理学、人机工程学要素,舒适度欠佳,而马鞍椅一样角度固定,不能因人而异,主动适应使用者个性体征和偏好。现有的马鞍椅虽然可实现普通椅面和马鞍状椅面的可调节转换,但是马鞍状的形成和角度大小调节依赖于椅面中心底部一根圆柱的升降或镶套圆柱组件的升降,此圆柱需要叠加在与底盘相连的升降气弹簧的顶端,从而形成升降调节机构叠加后过高的问题,重心易偏移,结构稳定性差,也不容易实现电气化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结构新颖,采用交叉剪式结构,改变施力方向,降低叠加高度,增强稳定性。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和交叉升降机构,交叉升降机构的上部设置主椅面,主椅面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所述交叉升降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的内侧,交叉杆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内侧的移动滑轮,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与横向推杆固定相接,所述横向推杆固定在上滑轨的下端。使用时,旋转推动扳手使交叉触发块活动,接触到横向推杆的触发端,横向推杆活动,进而实现交叉升降机构的升降,具体的,在横向推杆伸出时,推动活动转轴向前移动,移动滑轮同时沿上滑轨和下滑轨向前移动,固定转轴保持位置不变,交叉升降机构升高,主椅面隆起,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在连杆的带动下向下翻转,从而实现马鞍座状态,减少臀部压力,缓解颈腰椎疲劳;在横向推杆缩回时,交叉升降机构降低,主椅面下降,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翻转上升,可实现普通椅面直至凹型斗状结构,通风透气,保护使用者生殖健康。优选的,所述下滑轨的下端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连杆,一所述连杆与左副节椅面转动相接,另一连杆与右副节椅面转动相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和下滑轨上开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升降杆固定在通孔内,并穿出到下滑轨的上部,升降杆的上部设置升降触头,下滑轨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内插装升降扳手,升降扳手的端部设置升降触发块,所述升降触发块位于升降触头的上部,并配合使用,使用时,拨动升降扳手,升降触发块触发升降触头,从而控制升降杆的上升和下降。优选的,所述上滑轨内后侧固定有吊耳,横向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吊耳上,横向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动转轴固定连接,横向推杆的后端设置触发端,吊耳的一侧插装推动扳手,推动扳手的端部设置交叉触发块,所述交叉触发块设置在触发端的后侧,并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主椅面分别与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通过合页相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可以绕主椅面进行翻转。优选的,所述交叉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为液压升降杆或电动推杆;横向推杆为可控气弹簧或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底架的下部设置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主椅面、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采用整体一面的软塑料替代,也可用海绵软体材料包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采用交叉剪式结构,改变施力方向,降低叠加高度,增强稳定性,可实现在凹型斗状结构、普通椅面和马鞍状之间的自由转换,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自身情况,调节马鞍的角度,延缓疲劳,又实现座椅的通风透气,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立体图1;图2本技术立体图2;图3本技术立体图3;图4本技术交叉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交叉升降机构立体图。图中:1、左副节椅面;2、主椅面;3、右副节椅面;4、升降扳手;5、万向轮;6、底架;7、升降杆;8、推动扳手;9、上滑轨;10、连杆;11、交叉升降机构;12、固定座;13、下滑轨;14、交叉触发块;15、横向推杆;16、升降触发块;17、升降触头;18、交叉杆;19、移动滑轮;20、固定转轴;21、销轴;22、活动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的下部设置万向轮5,底架6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7和交叉升降机构11,交叉升降机构11的上部设置主椅面2,主椅面2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所述主椅面2分别与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通过合页相铰接,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可以绕主椅面2进行翻转,所述交叉升降机构11包括上滑轨9和下滑轨13,所述上滑轨9和下滑轨13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18,所述交叉杆18通过销轴21转动连接,具体在其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交叉杆18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20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的内侧,交叉杆18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22,所述活动转轴22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内侧的移动滑轮19,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22与横向推杆15固定相接,所述横向推杆15固定在上滑轨9的下端。其中,所述下滑轨13的下端设置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的两侧均设置连杆10,一所述连杆10与左副节椅面1转动相接,另一连杆10与右副节椅面3转动相接。另外,所述固定座12和下滑轨13上开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升降杆7固定在通孔内,并穿出到下滑轨13的上部,升降杆7的上部设置升降触头17,下滑轨13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内插装升降扳手,升降扳手4的端部设置升降触发块16,所述升降触发块16位于升降触头17的上部,并配合使用,使用时,拨动升降扳手4,升降触发块16触发升降触头17,从而控制升降杆7的上升和下降;所述上滑轨9内后侧固定有吊耳,横向推杆15的一端固定在吊耳上,横向推杆15的另一端与活动转轴22固定连接,横向推杆15的后端设置触发端,吊耳的一侧插装推动扳手8,推动扳手8的端部设置交叉触发块14,所述交叉触发块14设置在触发端的后侧,并配合使用。所述升降杆7为液压升降杆7或电动推杆;横向推杆15为可控气弹簧或电动推杆;所述主椅面2、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采用整体一面的软塑料替代,也可用海绵软体材料包覆。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使用时,旋转推动扳手8使交叉触发块14活动,接触到横向推杆15的触发端,横向推杆15活动,进而实现交叉升降机构11的升降,具体的,在横向推杆15伸出时,推动活动转轴22向前移动,移动滑轮19同时沿上滑轨9和下滑轨13向前移动,固定转轴20保持位置不变,交叉升降机构11升高,主椅面2隆起,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在连杆10的带动下向下翻转,从而实现马鞍座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6),底架(6)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7)和交叉升降机构(11),其特征在于,交叉升降机构(11)的上部设置主椅面(2),主椅面(2)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所述交叉升降机构(11)包括上滑轨(9)和下滑轨(13),所述上滑轨(9)和下滑轨(13)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18),所述交叉杆(18)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20)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的内侧,交叉杆(18)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22),所述活动转轴(22)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内侧的移动滑轮(19),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22)与横向推杆(15)固定相接,所述横向推杆(15)固定在上滑轨(9)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6),底架(6)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7)和交叉升降机构(11),其特征在于,交叉升降机构(11)的上部设置主椅面(2),主椅面(2)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1)和右副节椅面(3),所述交叉升降机构(11)包括上滑轨(9)和下滑轨(13),所述上滑轨(9)和下滑轨(13)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18),所述交叉杆(18)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20)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的内侧,交叉杆(18)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22),所述活动转轴(22)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9)和下滑轨(13)内侧的移动滑轮(19),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22)与横向推杆(15)固定相接,所述横向推杆(15)固定在上滑轨(9)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轨(13)的下端设置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的两侧均设置连杆(10),一所述连杆(10)与左副节椅面(1)转动相接,另一连杆(10)与右副节椅面(3)转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2)和下滑轨(13)上开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升降杆(7)固定在通孔内,并穿出到下滑轨(13)的上部,升降杆(7)的上部设置升降触头(17),下滑轨(13)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内插装升降扳手,升降扳手(4)的端部设置升降触发块(16),所述升降触发块(16)位于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若飞
申请(专利权)人:蒲若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