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0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其结构包括:衣领、衣袖、调节装置、校服本体,校服本体上端设有衣领,通过两侧按压调节装置上的外环套,使得两端的外环套往内环套缩进,致使连接条跟随着前进移动,在转轴的作用下调节圈被带动往前缩进,缩进过程中,卡齿不断卡入两个棘齿之间,具有防止调节圈复位的作用,从而缩紧弹性圈,进而调小袖口口径,在需要调大时,通过转动旋钮,棘齿失去限位,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调节圈便往两侧展开,调大袖口口径,该校服能够通过按压外环套来控制调节圈的缩进与展开,使得袖口口径大小得以快速调节,具有对袖口的扩收程度进行控制的作用,从而对袖子的密封和透气能够有效控制,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
本技术涉及校服
,尤其涉及了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
技术介绍
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但是传统的校服上衣袖袖口采用的是大小固定结构,难以对袖口的扩收程度进行控制,难以对袖子的密封和透气进行控制,然而学生的青春时代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这不仅导致了所穿戴的学生手臂受到限制,并且袖口过大或者过小在运动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以解决传统的校服上衣袖袖口采用的是大小固定结构,难以对袖口的扩收程度进行控制,难以对袖子的密封和透气进行控制,然而学生的青春时代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这不仅导致了所穿戴的学生手臂受到限制,并且袖口过大或者过小在运动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其结构包括:衣领、衣袖、调节装置、校服本体,校服本体上端设有衣领,校服本体两侧均装设有衣袖,调节装置设置在衣袖一侧,调节装置还包括转轴、袖口、弹性圈、棘齿、调节圈、旋钮、卡齿、外环套、连接条、内环套,转轴两侧均设有调节圈,袖口配入到调节圈内,弹性圈外环与调节圈内环相贴合,调节圈外环设有棘齿,棘齿与卡齿间隙配合,卡齿通过旋钮设置在外环套上,内环套两侧缩入到外环套,调节圈一侧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与外环套相连接,转轴设置在弹性圈下方。作为优选,转轴内设有扭簧结构,具有便于调节圈复位的作用。作为优选,卡齿共设有两个并且与旋钮传动连接。作为优选,外环套末端两侧均分别与两个连接条相连接。作为优选,衣袖下端设有外环套。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两侧按压调节装置上的外环套,使得两端的外环套往内环套缩进,致使连接条跟随着前进移动,在转轴的作用下调节圈被带动往前缩进,缩进过程中,卡齿不断卡入两个棘齿之间,具有防止调节圈复位的作用,从而缩紧弹性圈,进而调小袖口口径,在需要调大时,通过转动旋钮,棘齿失去限位,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调节圈便往两侧展开,调大袖口口径,该校服能够通过按压外环套来控制调节圈的缩进与展开,使得袖口口径大小得以快速调节,具有对袖口的扩收程度进行控制的作用,从而对袖子的密封和透气能够有效控制,实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衣领-1、衣袖-2、调节装置-3、校服本体-4、转轴-301、袖口-302、弹性圈-303、棘齿-304、调节圈-305、旋钮-306、卡齿-307、外环套-308、连接条-309、内环套-3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请参阅图1-2,本实用提供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其结构包括:衣领1、衣袖2、调节装置3、校服本体4,校服本体4上端设有衣领1,校服本体4两侧均装设有衣袖2,调节装置3设置在衣袖2一侧,调节装置3还包括转轴301、袖口302、弹性圈303、棘齿304、调节圈305、旋钮306、卡齿307、外环套308、连接条309、内环套310,转轴301两侧均设有调节圈305,袖口302配入到调节圈305内,弹性圈303外环与调节圈305内环相贴合,调节圈305外环设有棘齿304,棘齿304与卡齿307间隙配合,卡齿307通过旋钮306设置在外环套308上,内环套310两侧缩入到外环套308,调节圈305一侧设有连接条309,连接条309与外环套308相连接,转轴301设置在弹性圈303下方,转轴301内设有扭簧结构,具有便于调节圈305复位的作用,卡齿307共设有两个并且与旋钮306传动连接,外环套308末端两侧均分别与两个连接条309相连接,衣袖2下端设有外环套308。在进行使用时将调节装置3设置在衣袖2下端,在学生穿戴该校服时,通过穿戴校服本体4,在穿戴过程中需要对袖口大小调节时,通过两侧按压调节装置3上的外环套308,使得两端的外环套308往内环套310缩进,致使连接条309跟随着前进移动,在转轴301的作用下调节圈305被带动往前缩进,缩进过程中,卡齿307不断卡入两个棘齿304之间,具有防止调节圈305复位的作用,从而缩紧弹性圈303,进而调小袖口302口径,在需要调大时,通过转动旋钮306,棘齿304失去限位,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调节圈305便往两侧展开,调大袖口302口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其结构包括:衣领(1)、衣袖(2)、调节装置(3)、校服本体(4),校服本体(4)上端设有衣领(1),校服本体(4)两侧均装设有衣袖(2),调节装置(3)设置在衣袖(2)一侧,调节装置(3)还包括转轴(301)、袖口(302)、弹性圈(303)、棘齿(304)、调节圈(305)、旋钮(306)、卡齿(307)、外环套(308)、连接条(309)、内环套(310),其特征在于:转轴(301)两侧均设有调节圈(305),袖口(302)配入到调节圈(305)内,弹性圈(303)外环与调节圈(305)内环相贴合,调节圈(305)外环设有棘齿(304),棘齿(304)与卡齿(307)间隙配合,卡齿(307)通过旋钮(306)设置在外环套(308)上,内环套(310)两侧缩入到外环套(308),调节圈(305)一侧设有连接条(309),连接条(309)与外环套(308)相连接,转轴(301)设置在弹性圈(303)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袖口可调节的校服,其结构包括:衣领(1)、衣袖(2)、调节装置(3)、校服本体(4),校服本体(4)上端设有衣领(1),校服本体(4)两侧均装设有衣袖(2),调节装置(3)设置在衣袖(2)一侧,调节装置(3)还包括转轴(301)、袖口(302)、弹性圈(303)、棘齿(304)、调节圈(305)、旋钮(306)、卡齿(307)、外环套(308)、连接条(309)、内环套(310),其特征在于:转轴(301)两侧均设有调节圈(305),袖口(302)配入到调节圈(305)内,弹性圈(303)外环与调节圈(305)内环相贴合,调节圈(305)外环设有棘齿(304),棘齿(304)与卡齿(307)间隙配合,卡齿(307)通过旋钮(306)设置在外环套(308)上,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烟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裕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