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549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草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烤烟松散回潮装置、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掺配装置,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掺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加工系统,将松散回潮后的晾晒烟烟叶与松散回潮后的烤烟烟叶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使烤烟中的糖类物质与晾晒烟中的氨基酸类物质能够充分接触,便于同步烘焙过程最大化的发生美拉德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烟草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晾晒烟处理技术是混合型卷烟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混合型产品的风格特征和吸食口味,而晾晒烟的处理一般都离不开加料体系的研究。但随着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FCTC)对烟草制品中组成成分(ingredients,包括添加剂)的使用提出了监管建议,《欧盟烟草制品指令》颁布后,欧盟科学委员会(SCENIHR)按照指令要求,进行烟草制品添加剂优先清单的制定,加拿大、巴西、美国等国烟草法中对烟草制品添加剂也有相应监管要求。这意味着烟叶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将日趋严格,因此,如何在不加料的情况下提升混合型卷烟的香气质量是有必要的。如果烟草中不允许添加糖类等物质,鉴于晾、晒烟中糖类的含量低,而含氮化合物含量高,将导致卷烟配方中糖氮比、糖碱比偏低,无法产生美拉德反应致香物质,烟气的刺激性很大,杂气很重,卷烟的整体感官质量会很差,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添加任何料液(主要指糖类物质和香精类物质等)情况下,仍然可以使晾晒烟感官质量良好的加工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包括烤烟松散回潮装置、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掺配装置,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掺配装置。通过上述装置使松散回潮后的烤烟烟叶与松散回潮后的晾晒烟烟叶掺配,促进两种类型烟叶的接触融合,使烤烟中的糖类物质与晾晒烟中的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接触溶解,同步进入后续加工工序,促进晾晒烟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更多的美拉德反应致香成分,提升晾晒烟加工后的香气质量。作为优选,所述掺配装置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所述烤烟传送带用于将松散回潮后的烤烟传送至所述晾晒烟传送带上。作为优选,所述掺配装置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所述晾晒烟传送带用于将松散回潮后的晾晒烟传送至所述烤烟传送带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烤烟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与所述晾晒烟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比为2~3:1时,更有利于提升烤烟与晾晒烟的掺配均匀度,增加烤烟中的糖与晾晒烟的接触面积。作为优选,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烤烟烟叶下料装置和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所述烤烟烟叶下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设置,所述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加水装置、贮叶装置、烘焙装置;所述掺配装置与所述加水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切丝装置,所述切丝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烘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切丝装置,所述切丝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烘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设置。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加工系统的使用方法(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方法),包括:(1)松散回潮:控制所述晾晒烟在进行松散回潮后,含水率为22±3wt%,温度为55±5℃;控制所述烤烟在进行松散回潮后,含水率为17.5±3wt%,温度为60±5℃;(2)掺配:在进行所述松散回潮后,控制所述晾晒烟的物料流量为2300~2700kg/h,所述烤烟的物料流量为5800~6200kg/h,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晾晒烟和所述烤烟按重量比为1:2~4进行掺配,得到混合原料;(3)加水、贮叶:以所述混合原料的重量基准,加水量为20~30wt%,控制烟叶的含水率为38±5wt%,而后贮叶2.5~3.5h;(4)高温烘焙:将步骤(3)的得到的烟叶进行烘焙,第一段烘焙的温度为135~145℃,时间为2~3min;第二段烘焙的温度为115~125℃,时间为2~3min;第三段烘焙的温度为95~105℃,时间为2~3min;所述高温烘焙的总时间为6~8min。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上述加工系统,将松散回潮后的晾晒烟烟叶与松散回潮后的烤烟烟叶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使烤烟中的糖类物质与晾晒烟中的氨基酸类物质能够充分接触,便于同步烘焙过程最大化的发生美拉德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加工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的加工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对比例1中的加工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试验例2中的检测结果统计图。图1~3中:1、烤烟烟叶下料装置;2、烤烟松散回潮装置;3、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4、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5、掺配装置;6、加水装置;7、贮叶装置;8、烘焙装置;9、切丝装置;10、烤烟加料装置;11、烤烟贮叶装置;12、晾晒烟加料装置;13、晾晒烟贮叶装置;14、晾晒烟烘焙装置;15、晾晒烟香精添加装置;16、掺配贮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烤烟烟叶下料装置1、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3、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掺配装置5、加水装置6、贮叶装置7、烘焙装置8和切丝装置9。所述掺配装置5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所述烤烟烟叶下料装置1的出料口与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设置,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所述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3的出料口与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的进料口连接设置,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所述烤烟传送带将松散回潮后的烤烟传送至所述晾晒烟传送带上。所述烤烟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与所述晾晒烟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比为2.4:1。所述晾晒烟传送带用于将混合后的烤烟和晾晒烟运送至加水装置6的进料口,所述加水装置6、贮叶装置7、烘焙装置8和切丝装置9依次连接设置。实施例2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掺配装置5、加水装置6、贮叶装置7、烘焙装置8和切丝装置9。所述掺配装置5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所述烤烟烟叶下料装置1的出料口与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设置,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2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所述晾晒烟烟叶下料装置3的出料口与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的进料口连接设置,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4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烤烟松散回潮装置、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掺配装置,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掺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烤烟松散回潮装置、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掺配装置,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和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掺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配装置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
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
所述烤烟传送带用于将松散回潮后的烤烟传送至所述晾晒烟传送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配装置包括烤烟传送带和晾晒烟传送带,
在所述烤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烤烟传送带,在所述晾晒烟松散回潮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晾晒烟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海楠周骏蒋成勇张杰白若石欧亚非朱景溯胡林田书霞崔立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