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46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钓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失手环,所述失手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该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通过从任意一方向拉动失手环,失手环向拉动的方向转动带动万向轴向拉动的方向转动,然后向外拉动失手环,失手环向外运动带动旋转座、滑板向上运动,从而达到了失手环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方便的滑出的效果,减少了钓鱼者在钓鱼的过程中分心拉动失手环的现象,增加钓鱼者在钓鱼过程中的自由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
本技术涉及钓具
,具体为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
技术介绍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的结构有配节、竿帽、导眼、轮座、把手、尾件、失手环、挂钩器组成。目前,在鱼竿竿体尾部上设有鱼竿后堵,鱼竿后堵一般都配有失手环,它的作用是用来悬挂失手绳的,避免遇到大鱼时,鱼把竿拉跑的现象,同时失手环装置可用来挂失手绳,当拉鱼时钓竿不慎脱手可起到捡回钓竿的保险作用,但是市场上的鱼竿后堵的失手环,在钓鱼时拉动失手环时,失手环只能从一个方向的滑出,在其它方向滑动时,失手环在滑出时就并不太方便的,从而需要钓鱼者分心去拉动失手环,这样就影响在钓鱼过程中的自由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具备失手环滑出方便的优点,解决了失手环在滑出时并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失手环滑出方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失手环,所述失手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上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优选的,所述螺母内部的空心腔直径大于配重块的直径,防止配重块的直径大于螺母内部的空心腔直径,导致配重块无法放入螺纹柱的内部,从而导致无法调节鱼竿后置的重心。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内部开设有与配重块大小相配的配重腔,配重腔提供配重块防止的空间。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提供器件安装与滑动空间。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左、右侧的内壁开设有与滑板大小相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提供滑板滑动距离,便于失手环滑动。优选的,所述上壳的顶部开设有转槽,转槽提供失手环滑动方向。优选的,所述弹簧与上壳固定连接,便于弹簧为失手环提供缓冲力,同时便于失手环回到原来的位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通过从任意一方向拉动失手环,失手环向拉动的方向转动带动万向轴向拉动的方向转动,然后向外拉动失手环,失手环向外运动带动旋转座、滑板向上运动,从而达到了失手环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方便的滑出的效果,减少了钓鱼者在钓鱼的过程中分心拉动失手环的现象,增加钓鱼者在钓鱼过程中的自由性和舒适性。2、该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通过螺纹柱内部的配重腔放入的配重块与T型螺纹杆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便于调节渔具的重心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鱼线的顺畅性,减少了鱼线不发生打结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中:1-上壳、2-失手环、3-万向轴、4-旋转座、5-滑板、6-弹簧、7-滑杆、8-滑槽、9-内腔、10-转槽、11-螺纹柱、12-配重块、13-螺母、14-T型螺纹杆、15-配重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包括上壳1,上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9,内腔9提供器件安装与滑动空间,内腔9的左、右侧的内壁开设有与滑板5大小相配的滑槽8,滑槽8提供滑板5滑动距离,便于失手环2滑动,上壳1的顶部开设有转槽10,转槽10提供失手环2滑动方向,上壳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失手环2,失手环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3,万向轴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座4,旋转座4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5,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与上壳1固定连接,便于弹簧6为失手环2提供缓冲力,同时便于失手环2回到原来的位置,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7,上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螺纹柱11的内部开设有与配重块12大小相配的配重腔15,配重腔15提供配重块12放置的空间,螺纹柱1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12,螺纹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内部的空心腔直径大于配重块12的直径,防止配重块12的直径大于螺母13内部的空心腔直径,导致配重块12无放入螺纹柱11的内部,从而导致无法调节鱼竿后置的重心,螺母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14。工作原理:当从任意一方向拉动失手环2,失手环2向拉动的方向转动带动万向轴3向拉动的方向转动,然后向外拉动失手环2,失手环2向外运动带动旋转座4、滑板5向上运动,滑板5向上运动压缩弹簧6,从而完成失手环2可以方便的从任意一个方向拉动的,从而达到了方便失手环2滑出,然后从而向螺纹柱11内部的配重腔15放置配重块12,从而完成调节渔具的重心的目的,然后在用T型螺纹杆14通过螺母13对配重块12进行固定。综上所述,该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通过从任意一方向拉动失手环2,失手环2向拉动的方向转动带动万向轴3向拉动的方向转动,然后向外拉动失手环2,失手环2向外运动带动旋转座4、滑板5向上运动,从而达到了失手环2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方便的滑出的效果,减少了钓鱼者在钓鱼的过程中分心拉动失手环2的现象,增加钓鱼者在钓鱼过程中的自由性和舒适性,该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通过螺纹柱11内部的配重腔15放入的配重块12与T型螺纹杆14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便于调节渔具的重心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鱼线的顺畅性,减少了鱼线不发生打结等现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包括上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失手环(2),所述失手环(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3),所述万向轴(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座(4),所述旋转座(4)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上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所述螺纹柱(1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12),所述螺纹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包括上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失手环(2),所述失手环(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3),所述万向轴(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座(4),所述旋转座(4)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上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所述螺纹柱(1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12),所述螺纹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3)内部的空心腔直径大于配重块(12)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品创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