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45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和安装在蜂箱顶部的饲喂器主体,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第一糖水隔板、第二糖水隔板、隔蜂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和第二蜜蜂进出口,第一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一个第二取食区,第一糖水隔板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并形成一个第一取食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多个蜜蜂进出口;天气热时蜜蜂从边上进出,天气冷时从中间进出;产品的设计结合了蜜蜂的生理特点;饲喂器适用养双蜂群的蜂箱,也适用养单蜂群的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
本技术涉及蜂箱领域,具体涉及蜂箱顶式饲喂器。
技术介绍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专利技术了活框蜂箱与随后专利技术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专利技术,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意大利蜜蜂一起传入我国,现在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以向养蜂户购买别人使用过的蜂箱,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现有的蜂箱对蜜蜂进行喂食较为麻烦,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蜂箱顶式饲喂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和安装在蜂箱顶部的饲喂器主体,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第一糖水隔板、第二糖水隔板、隔蜂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和第二蜜蜂进出口,第一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一个第二取食区,第一糖水隔板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并形成一个第一取食区;壳体的中心处设有多个凸柱,凸柱的侧面底部设有多个限位部,第一糖水隔板的底部放置在限位部上形成空隙,凸柱内设有一个中心通道,凸柱的外表面形成有斜面E,凸柱的内壁形成有斜面D,第二取食区内设有一个折弯部,折弯部的一侧为斜面A,折弯部的另一侧为斜面B。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糖水隔板和第二糖水隔板上均设有多个透气小孔,第一糖水隔板呈U型结构,第二糖水隔板呈L型结构,第一糖水隔板和第二糖水隔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壳体的底部设有防滑槽,壳体上设有多个顶角,顶角处均设有一个圆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蜂箱内设有蜜蜂储存腔,蜜蜂储存腔和第一蜜蜂进出口、第二蜜蜂进出口相导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斜面E和斜面D、斜面A、斜面B的表面均设有粗糙的纹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折弯部呈“V”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多个蜜蜂进出口;天气热时蜜蜂从边上进出,天气冷时从中间进出。产品的设计结合了蜜蜂的生理特点。2.饲喂器适用养双蜂群的蜂箱,也适用养单蜂群的蜂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1;图2为本技术的隔蜂板的安装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蜜蜂进出口处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蜜蜂进出口处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2;图6本技术的饲喂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蜂箱1和安装在蜂箱1顶部的饲喂器主体,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2、第一糖水隔板3、第二糖水隔板5、隔蜂板6,壳体2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和第二蜜蜂进出口212,第一蜜蜂进出口211设置在壳体2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212设置在壳体2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5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第二取食区7b,第一糖水隔板3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并形成第一取食区7a;壳体2的中心处设有多个凸柱213,凸柱213的侧面底部设有多个限位部215,第一糖水隔板3的底部放置在限位部215上形成空隙13,凸柱213内设有一个中心通道,凸柱213的外表面形成有斜面E8e,凸柱213的内壁形成有斜面D8d,第二取食区7b内设有一个折弯部9,折弯部9的一侧为斜面A8a,折弯部9的另一侧为斜面B8b。其中,第一糖水隔板3和第二糖水隔板5上均设有多个透气小孔11,第一糖水隔板3呈U型结构,第二糖水隔板5呈L型结构,第一糖水隔板3和第二糖水隔板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中,壳体2的底部设有防滑槽,壳体2上设有多个顶角,顶角处均设有一个圆孔。4个角各有1个圆孔,在需要固定时,可以在圆孔上打铁钉。其中,蜂箱1内设有蜜蜂储存腔,蜜蜂储存腔和第一蜜蜂进出口211、第二蜜蜂进出口212相导通。其中,斜面E8e和斜面D8d、斜面A8a、斜面B8b的表面均设有粗糙的纹理。其中,折弯部9呈“V”型结构。其中,第二糖水隔板5和壳体2之间也存在有空隙13,外壳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部16,第二糖水隔板的底部放置在限位凸部上,所以产生了空隙。空隙为1.5mm。其中,隔蜂板作用,在需要养双蜂群时装上,可以隔开左右两边的蜂群。在不装隔蜂板时,可以养单蜂群,同时主壳可以堆叠,堆叠可以减少空间,更方便整理。主块上设有一个卡槽,隔蜂板上设有一个卡块,卡块插入至卡槽中卡接固定,便于拆卸隔蜂板。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1)和安装在蜂箱(1)顶部的饲喂器主体,其特征在于: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2)、第一糖水隔板(3)、第二糖水隔板(5)、隔蜂板(6),壳体(2)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和第二蜜蜂进出口(212),第一蜜蜂进出口(211)设置在壳体(2)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212)设置在壳体(2)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5)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第二取食区(7b),第一糖水隔板(3)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并形成第一取食区(7a);壳体(2)的中心处设有多个凸柱(213),凸柱(213)的侧面底部设有多个限位部(215),第一糖水隔板(3)的底部放置在限位部(215)上形成空隙(13),第二糖水隔板(5)和壳体(2)之间也存在有空隙(13),凸柱(213)内设有一个中心通道,凸柱(213)的外表面形成有斜面E(8e),凸柱(213)的内壁形成有斜面D(8d),第二取食区(7b)内设有一个折弯部,折弯部的一侧为斜面A,折弯部的另一侧为斜面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1)和安装在蜂箱(1)顶部的饲喂器主体,其特征在于: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2)、第一糖水隔板(3)、第二糖水隔板(5)、隔蜂板(6),壳体(2)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和第二蜜蜂进出口(212),第一蜜蜂进出口(211)设置在壳体(2)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212)设置在壳体(2)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5)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第二取食区(7b),第一糖水隔板(3)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211)并形成第一取食区(7a);壳体(2)的中心处设有多个凸柱(213),凸柱(213)的侧面底部设有多个限位部(215),第一糖水隔板(3)的底部放置在限位部(215)上形成空隙(13),第二糖水隔板(5)和壳体(2)之间也存在有空隙(13),凸柱(213)内设有一个中心通道,凸柱(213)的外表面形成有斜面E(8e),凸柱(213)的内壁形成有斜面D(8d),第二取食区(7b)内设有一个折弯部,折弯部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枫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益蜂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