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443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包括梯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铰接连接,梯架通过弹簧连接;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在被挤压到最大程度时,对外的弹力瞬间为零,有效解决应力大,弹力伤人问题;此外,整个过程,弹簧被拉长的长度较短,弹簧使用周期长;该方法能够培育出形态良好,口感鲜美的豆芽、单位空间内产量高的豆芽;豆芽通过该装置长到一定长度后(一般为7cm左右),其弹力瞬间消失,即为豆芽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受到约束力,使其长粗,当长度培育至熟长度(7cm左右)后,挤压装置被压平,此时挤压装置处于平衡位置,收货豆芽时,各层豆芽机箱之间不存在应力,避免应力伤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豆芽培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
技术介绍
豆芽机是培育豆芽的一种设备,传统的培育豆芽的方式味道鲜美,口感发甜,但是豆芽形态较差(细长),根须长,而且培育周期较长;而现在的培育方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药剂对豆芽进行培育,培育出的豆芽形态好,即为粗壮,无根须,培育周期短,但是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的就是由于使用了化学药剂,因此培育出的豆芽也就是常见的“毒豆芽”,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会造成癌变;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物理手段进行培育,如申请号为201820204573.x公开的一种用物理方法去根增粗的全自动厨房豆芽机,其是在豆芽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对豆芽施加压力,起到限制豆芽长长的效果,从而使其变粗,然后根部统一用物理手段处理掉,无根和增粗均是通过物理手段实现的,因此可以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绿色豆芽,以这样的方式培育出的豆芽形态好,无根须,而且培育周期较短,同时口感鲜美,味微甜,也就是集传统培育豆芽方式的优势与现在培育豆芽方式的优势于一体,但是这一装置存在严重的弊端就是产量低,由于给豆芽施压的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在批量生产时,单位体积下(豆芽时分层培育,因此计算体积),相较于其他方式其产量是最低的。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收获豆芽时,因弹性件被完全压缩,此时其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在取出豆芽时,弹性势能会瞬间释放,强大的弹性势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人事故,技术人员经常被结构件击打手肿、出血的问题,严重者可能会将结构件被弹射至面部,造成严重后果。同时,由于施压机构与箱体侧壁连接,其那么就需要箱体的强度要足够的大,而在实施时发现,为了尽量的减少重量、成本低,且不易产生金属锈蚀(豆芽生长是在高湿度条件下)的问题,箱体为塑料件是最优选择,而塑料件的强度按照前述结构,其强度是远远不够的,箱体的损坏率极高,而且寿命极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同时该装置的巧妙点还在于多层箱体培育时,能够上下层之间的施压机构的作用力能够被相互制约抵消,大幅降低箱体的需求强度,更具实施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包括梯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铰接连接,梯架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与铰接连接的梯架组成非线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梯架的末端通过铰接轴连接。优选地,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优选地,所述梯架上设有两根梯梁,梯架上最接近铰接点的梯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铰接点的铰接轴上安装有受力板,且铰接轴位于受力板中线上。优选地,所述受力板两端的上表面水平的固定有第一接触板。优选地,所述梯架的两端底部固定有第二接触板。优选地,所述梯架安装上弹簧后拱起的高度为5-9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第一:相较于其它依靠重力挤压的物体,其质量小,对于批量层叠培育豆芽来说,重量能够减少80%;相较于其他挤压装置来说,例如弹簧,完全压缩后的纵向高度大幅减少(高度仅为梯架的厚度,或者弹簧的外径),豆芽机所预留的纵向厚度仅为豆芽的生长长度,单位体积内,能够放置层数更多的豆芽机。第二:当豆芽长到一定长度后(一般为4-7cm左右),其弹力瞬间消失,即为豆芽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受到约束力,使其长粗,当长度培育至熟长度(7cm左右)后,挤压装置被压平,此时挤压装置处于平衡位置,收获豆芽时,各层豆芽机箱之间不存在应力,避免应力伤人。第三:其他挤压装置,是将弹簧压缩较长的长度(在5cm左右,也就是豆芽生长长度),由于弹簧被压缩量较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簧会发生疲劳性变形,即为自然长度下,会变短,因此使用较短时间内,就需要更换;而本申请中的梯架在被压平的过程中,弹簧拉升长度较短(远小于7cm左右),因此弹簧在多次持续性的被拉伸次数比其他弹力装置次数多,不易出现永久性变形,降低更换频率或者及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培育豆芽初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培育豆芽后期结构示意图。图中,梯架1,梯梁1-1,弹簧2,铰接轴3,受力板4,第一接触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梯架1,弹簧2;梯架1设有两个,两个提交的端末通过铰接轴3铰接连接,形成一个可以弯折的连接体,弹簧2选用拉簧,拉簧连接两个梯架1之间的梯梁1-1,拉簧的两端挂扣在梯梁1-1上,安装上拉簧的梯架1,要求其拱起高度为7-8cm为宜,即为豆芽生长长度,考虑到梯梁1-1被压缩到一条直线上时,其余梯梁1-1不会对弹簧2产生接触约束,因此连接两个梯架1上最接近铰接轴3的梯梁1-1,而且还能保证梯梁1-1被完全压平时(由拱形挤压成线形),弹簧2的被拉伸量是最少的,减少疲劳度的降低速度;为增梯架1与豆芽机箱体的接触面积,在铰接点的铰接轴3上安装有受力板4,且铰接轴3位于受力板4中线上,位于中线上是能够保证受力均匀;如图1、图2所示,考虑到只有当弹簧2和梯架1均处于同一水平方向时,弹力才能被梯架1本身框架抵消,而这个临界值在实际取出豆芽的过程中,极易被破坏,可能会造成梯架1瞬间拱起,因此,在受力板4两端的上表面水平的焊接有第一接触板5,同时在梯架1的两端底部水平的固定有第二接触板(图中未示出),这样就能够保证梯架1在被压缩至微微向下拱起,被第一接触板5卡位,使其有一个向下拱起的趋势并保持平衡,这个向下拱起的趋势不易被破坏,保证在取出豆芽的过程中,梯架1保持当前状态不动。施压装置在制作原理:是将至少两个梯架以铰接的方式固定,并且在梯架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弹簧与梯架所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或者是梯形,还可以的M形等;通过挤压铰接处,施压装置由三角形结构或者是梯形,还可以的M形等逐渐变成直线结构,当形成直线结构后,梯架结构与弹簧达到平衡状态,既实现在取出豆芽时,不用先去释放施压装置给与的反作用力,保证技术人员安全以及豆芽不会被弹出。实施例1如图3所示,另一种方式还可通过受力板两端与梯架铰接,围城一个梯形结构的施压装置,其他结构未变;如图4、入5所示,培育豆芽时,先泡豆,将豆子用20-25℃水泡制1-2h;准备至少两个清洗干净的底部带孔的容器(该容器可以是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的无盖容器),容器孔径为1.5-4mm,孔间距为2-8mm,将网片水平放置在每一底部带孔的容器内,将泡制好的豆子平整的铺设在网片上,铺设厚度为1-3cm;在铺设好的豆子上放置带孔板,为保证强度,带孔板选用食品级塑料板,板厚为3-8mm,在带孔板的单面设有加强棱;将施压装置放置在带孔板上;再将每一个容器层叠放置,且上一个容器的底部盖压在下一个容器内的施压装置上;在最顶部容器的施压装置上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包括梯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铰接连接,梯架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与铰接连接的梯架组成非线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包括梯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铰接连接,梯架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与铰接连接的梯架组成非线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梯架的末端通过铰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梯架上设有至少一根梯梁,梯架上最接近铰接点的梯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豆芽机施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点的铰接轴上安装有受力板,且铰接轴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汉生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