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27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续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接收输入电流,第三端接收脉冲宽度控制信号;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于续流电感的第一端;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与续流电感之间,负极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续流电感的第二端作为负极输出端以及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正极输出端,用以提供输出电流;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调节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扩大输出电流动态范围;电路本身元器件少、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流供电系统通常采用恒压供电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供电
的拓展,特别是在未来水下信息系统和网络中,恒流供电制式将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在恒流供电系统中,通常需要将一种恒流转换为另一种恒流的技术以及相应的转换电路,现有适用于恒流供电制式的变换器多采用电感作为储能与能量转换介质;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21360.X,名称为《一种升流型直流电流/电流变换电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感的适用于恒流供电制式的在输入端与输出端进行能量传递与转换的电流变换电路,该电路输出电流大于等于输入电流,其输出电流调节范围受限;专利号为201810320206.0,专利名称为《一种宽输出动态范围的直流电流/电流变换电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恒流供电制式的依靠电感在输入端与输出端进行能量传递与转换的电流变换电路,其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流/电流变换电路工作时的能量传递过程为:恒流源先将能量传递至接入电容Ci,电容Ci再将能量传递至储能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开关、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续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n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用以接收输入电流;所述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于续流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与续流电感之间,负极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续流电感的第二端作为负极输出端以及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正极输出端,用以提供输出电流;/n工作时,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来调节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开关、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续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
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用以接收输入电流;所述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于续流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与续流电感之间,负极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续流电感的第二端作为负极输出端以及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正极输出端,用以提供输出电流;
工作时,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来调节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用于接收脉冲宽度控制信号,基于所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来调节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电子开关导通时,续流二极管截止,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向续流电感放电并形成输出电流;当电子开关截止时,续流二极管导通,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接收所述输入电流进行充电,续流电感释放其在电子开关导通时储存的电能以形成输出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军王希晨王磊左名久吕志军张政吴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