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4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该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包括:介质板,形成在该介质板的相对两侧表面的辐射体和反射地,加载在该介质板的一侧表面的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以及固定在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上的附加介质板,该附加介质板的顶面形成有附加辐射体;其中,该辐射体形成在该介质板的顶面,该介质板的顶面还形成有印刷金属框,该印刷金属框通过若干过孔与形成在该介质板的底面的反射地相连,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与该印刷金属框相连,使得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接地。既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又不影响天线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
,特别是与微带辐射振子加载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一般的微带辐射振子10a包括介质板1a以及形成在介质板1a的相对两侧表面的辐射体2a和反射地3a。图3示出了微带辐射振子10a的驻波曲线。其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VSWR(VoltageStandingWaveRatio,电压驻波比)。可见,在测试点m12,频率为15.84GHz、驻波比为1.2999;在测试点m10,频率为15.30GHz、驻波比为1.7922;在测试点m11,频率为16.40GHz、驻波比为1.7810。图4示出了微带辐射振子10a的法相增益曲线。其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法相增益。可见,在测试点m1,频率为15.84GHz、法相增益为6.0604;在测试点m2,频率为15.35GHz、法相增益为5.8155;在测试点m3,频率为16.36GHz、法相增益为5.7890。这种的微带辐射振子10a不加载任何结构,不具备散热特性。参见图5和图6,加载喇叭形金属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形成在该介质板的相对两侧表面的辐射体和反射地,加载在该介质板的一侧表面的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以及固定在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上的附加介质板,该附加介质板的顶面形成有附加辐射体;其中,该辐射体形成在该介质板的顶面,该介质板的顶面还形成有印刷金属框,该印刷金属框通过若干过孔与形成在该介质板的底面的反射地相连,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与该印刷金属框相连,使得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形成在该介质板的相对两侧表面的辐射体和反射地,加载在该介质板的一侧表面的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以及固定在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上的附加介质板,该附加介质板的顶面形成有附加辐射体;其中,该辐射体形成在该介质板的顶面,该介质板的顶面还形成有印刷金属框,该印刷金属框通过若干过孔与形成在该介质板的底面的反射地相连,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与该印刷金属框相连,使得该喇叭形金属结构体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物理量结合的多层微带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该辐射体为正方形,该附加辐射体为正方形;该辐射体的中心与该附加辐射体的中心对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张霄鹏马红侠汪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海创业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