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4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负极片,锂负极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之间设有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均沿第一锂带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在宽度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伸出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之间设有沿第一锂带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锂带层,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均为网状复合锂结构,第三锂带层为纯金属锂箔或锂复合材料制成的箔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改善电池结构的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及燃烧化石资源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高性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电器产品对高能量化学电源的需求,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成为研究的热点。在锂二次电池中,金属锂具有最负的电极电位(-3.045V)和最高的比容量(3860mAh/g),能满足电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以锂为负极的二次电池是国内外很多科研院所和公司的研究重点。但是循环过程中,金属锂负极溶解、生长,造成本体体积改变,容易造成锂金属粉化或产生锂枝晶,进而影响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负极片,锂负极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第一锂带层和第二锂带层之间设有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均沿第一锂带层的长度方向延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负极片,锂负极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之间设有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均沿第一锂带层(1)的长度方向延伸;/n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在宽度方向上远离第二非金属箔材层的一端伸出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的在其宽度方向上远离第一非金属箔材层的一端伸出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n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之间设有沿第一锂带层(1)的长度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锂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负极片,锂负极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之间设有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均沿第一锂带层(1)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在宽度方向上远离第二非金属箔材层的一端伸出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的在其宽度方向上远离第一非金属箔材层的一端伸出第一锂带层(1)和第二锂带层(2);
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之间设有沿第一锂带层(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锂带层(4),第三锂带层(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一一对应地对接,第三锂带层(4)、第一非锂金属箔材层(3)和第二非锂金属箔材层的厚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敬勇宋铂崔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