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18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包括:壳体;第一引线,一端固定在壳体内,另一端引出至壳体外;静触点,固接在第一引线内侧;支撑座,固定在壳体内部;双金属片,一端固定在支撑座上,另一端与静触点接触;第二引线,一端固定在壳体内,且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引出至壳体外侧;其中,支撑座为导电金属材质构成,双金属片与静触点接触的部位固定有动触点,壳体上位于动触点的上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位于动触点位置处的上壁或者侧壁上设置的观察窗,通过将观察窗设置为透明材质,便于对其内部结构和动作情况的观察,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分辨热保护器是否动作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保护器
,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日渐繁荣,大电流电机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多,保护器是电机必须的安全装置。热保护器是两片不同的合金组合在一起,通过电流后会发热,由于两种不同的合金热膨胀系数不同,合金势必向一个方向弯曲,触点离开,就断了电。现有技术中,热保护器常使用套壳将其封装,从而对内部元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出现过流或者过热状态时,由于保护器的存在,电路会自动断路,当电器冷却到复位温度时,触点自动闭合,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然而工作人员也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即在电路发生其他故障而产生断路时,工作人员误以为是热保护器动作,结果往往导致耽误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n第一引线(20),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另一端引出至所述壳体(10)外;/n静触点(30),固接在所述第一引线(20)内侧;/n支撑座(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部;/n双金属片(50),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40)上,另一端与所述静触点(30)接触;/n第二引线(60),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且与所述支撑座(40)连接,另一端引出至所述壳体(10)外侧;/n其中,所述支撑座(40)为导电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双金属片(50)与所述静触点(30)接触的部位固定有动触点(51),所述壳体(10)上位于所述动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第一引线(20),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另一端引出至所述壳体(10)外;
静触点(30),固接在所述第一引线(20)内侧;
支撑座(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部;
双金属片(50),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40)上,另一端与所述静触点(30)接触;
第二引线(60),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且与所述支撑座(40)连接,另一端引出至所述壳体(10)外侧;
其中,所述支撑座(40)为导电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双金属片(50)与所述静触点(30)接触的部位固定有动触点(51),所述壳体(10)上位于所述动触点(51)的上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观察窗(11)为透明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30)与所述动触点(51)接触的面设置为弧面结构,两者接触时互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30)与所述动触点(51)接触面的材质为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片(50)在未动做之前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锋冷纪明陆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