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放置有检测球,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四组与所述支撑柱顶部成一定角度的导向板,每组所述导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报警装置,此建筑安全检测装置,通过在安装盒的内部设置四组不同方向的报警装置,通过检测球的运动,来对建筑房屋的晃动进行检测,并且通过预警装置进行预警,这样在建筑房屋晃动时,便可以通过这个装置及时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安全
,具体为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安装工程遍布华夏大地。针对一些地震多发区,建筑的安全性能要比普通的安全指数要高,所以每间建筑房屋都必须要有地震预警功能,但是现有的建筑缺乏有关地震方面的检测,尤其在人们休息时,如果房屋产生晃动,人们无法感知,这样势必会造成无法提前进行地震防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放置有检测球,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四组与所述支撑柱顶部成一定角度的导向板,每组所述导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报警装置,且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盒的内壁上,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检测球通过第一通孔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柱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四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盒底部开设有与圆形凹槽相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板,所述拉动板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盒底部开设的方形凹槽延伸至所述安装盒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上固定有两组连接轴,靠近所述安装板底部上的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弧形通孔,靠近所述安装板顶部的连接轴通过所述弧形通孔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拉伸装置,通过拉动拉动板,可以使位于导向板上的检测球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圆形凹槽,这样便解除了警报。优选的,所述弹性拉伸装置包括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工型柱,两组所述工型柱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导向板上的两组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设置弹性拉伸装置,便于导向板的复位。优选的,所述拉动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通过第四通孔,便于人为的拉动拉动板。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带,通过粘贴带,便于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建筑墙面上。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控制芯片、电源、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控制芯片接受到检测球撞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信号,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报警器,所述电源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通过报警装置可以起到提醒人们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安装盒的内部设置四组不同方向的报警装置,通过检测球的运动,来对建筑房屋的晃动进行检测,并且通过预警装置进行预警,这样在建筑房屋晃动时,便可以通过这个装置及时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支撑柱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报警装置控制模块示意图。图中:1-安装盒;2-支撑柱;3-检测球;4-导向板;5-安装板;6-报警装置;7-第一通孔;8-圆形凹槽;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拉动板;12-方形凹槽;13-连接轴;14-弧形通孔;15-弹性拉伸装置;16-环形弹簧;17-工型柱;18-第四通孔;19-粘贴带;20-控制芯片;21-电源;22-压力传感器;23-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2,支撑柱2设置在安装盒1的中部,且支撑柱2的顶部有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便于放置检测球3,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放置有检测球3,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四组与所述支撑柱2顶部成一定角度的导向板4,每组所述导向板4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安装板5,且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板4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端设置有报警装置6,且所述报警装置6安装在所述安装盒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盒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且所述检测球3通过第一通孔7放置在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所述支撑柱2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四组第二通孔9,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有与圆形凹槽8相通的第三通孔10,所述导向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板11,所述拉动板11远离所述导向板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的方形凹槽12延伸至所述安装盒1的下方。首先通过安装盒1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7将检测球3放入到支撑柱2的顶部,这里的检测球3就是圆球状的金属球,当建筑房屋发生偏移,由于安装盒1的安装在建筑墙面上,所以安装盒1的偏移方向只有沿着墙面方向以及垂直墙面方向,建筑房屋偏移之后,检测球3会沿着导向板4滚动,当检测球3与安装盒1内壁上的报警装置6接触时,报警装置6则发出预警信号,需要解除警报时,拉动拉动板11,拉动板11带动导向板4在两组安装板5之间转动,当拉动板11的一端经过支撑柱2侧壁上的第二通孔9时,检测球3通过第二通孔9,由于第二通孔9与圆形凹槽8连通,所以检测球3进入到圆形凹槽8内,最后从第三凹槽内调出,当检测球3离开报警装置6时,报警装置6停止工作。所述导向板4上固定有两组连接轴13,靠近所述安装板5底部上的连接轴13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5上,所述安装板5上开设有弧形通孔14,靠近所述安装板5顶部的连接轴13通过所述弧形通孔14与所述安装板5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13远离所述导向板4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拉伸装置15,所述弹性拉伸装置15包括环形弹簧16,所述环形弹簧16的两端均设置有工型柱17,两组所述工型柱17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导向板4上的两组所述连接轴13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板11上开设有第四通孔18。解除警报的过程,拉动拉动板11,拉动板11则带动靠近导向板4顶部的连接轴13沿着弧形通孔14运动,并且靠近导向板4底部的连接轴13在导向板4转动,此时两组连接轴13上的工型柱17之间的距离变大,环形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当导向板4经过第二通孔9后,检测球3沿着导向板4进入到圆形凹槽8内部,然后松掉拉动板11,在环形弹簧16的弹力下,导向板4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述安装盒1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带19,通过粘贴带19将安装盒1安装直接粘接在建筑墙面上,或者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放置有检测球(3),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四组与所述支撑柱(2)顶部成一定角度的导向板(4),每组所述导向板(4)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安装板(5),且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板(4)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端设置有报警装置(6),且所述报警装置(6)安装在所述安装盒(1)的内壁上;/n所述安装盒(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且所述检测球(3)通过第一通孔(7)放置在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n所述支撑柱(2)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四组第二通孔(9),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有与圆形凹槽(8)相通的第三通孔(10);/n所述导向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板(11),所述拉动板(11)远离所述导向板(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的方形凹槽(12)延伸至所述安装盒(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放置有检测球(3),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四组与所述支撑柱(2)顶部成一定角度的导向板(4),每组所述导向板(4)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安装板(5),且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板(4)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端设置有报警装置(6),且所述报警装置(6)安装在所述安装盒(1)的内壁上;
所述安装盒(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且所述检测球(3)通过第一通孔(7)放置在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
所述支撑柱(2)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四组第二通孔(9),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有与圆形凹槽(8)相通的第三通孔(10);
所述导向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板(11),所述拉动板(11)远离所述导向板(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盒(1)底部开设的方形凹槽(12)延伸至所述安装盒(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上固定有两组连接轴(13),靠近所述安装板(5)底部上的连接轴(13)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慎收,
申请(专利权)人:邱慎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