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93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换热器,解决了换热器的换热率低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多个层层叠放的导热板,导热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供液体流动的流通腔,相邻流通腔内的液体通过导热板进行热交换,所述导热板设有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均与导热板的正面一侧的流通腔连通,导热板的正面设有用于加快热交换速度的扰流凸筋,扰流凸筋位于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扰流凸筋减缓水流的速度,延长单位体积的液体与导热板的接触时间,增加了流通腔内的液体与导热板的正面的接触面积,加快液体与导热板正面的热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特别是一种流体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热传递,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至温度较低的流体,使得流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不仅大大节省能源,而且整个过程更加清洁和卫生。传统的换热器主要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盘管,上述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盘管内外流动进行热交换,但盘管的弯曲幅度大且弯折数量多,加工不便;同时,弯折的盘管占用空间大,换热器的热交换率低,故传统的换热器不易应用于小型化和便携化程度更高的家用电器中。因此,推出一种小型化且热交换率高的换热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流体换热器,扰流凸筋减缓水流的速度,延长单位体积的液体与导热板的接触时间,增加了流通腔内的液体与导热板的正面的接触面积,加快液体与导热板正面的热传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换热器,包括多个层层叠放的导热板,导热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供液体流动的流通腔,相邻流通腔内的液体通过导热板进行热交换,所述导热板设有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换热器,包括多个层层叠放的导热板,导热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供液体流动的流通腔,相邻流通腔内的液体通过导热板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有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均与导热板的正面一侧的流通腔连通,导热板的正面设有用于加快热交换速度的扰流凸筋,扰流凸筋位于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换热器,包括多个层层叠放的导热板,导热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供液体流动的流通腔,相邻流通腔内的液体通过导热板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有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均与导热板的正面一侧的流通腔连通,导热板的正面设有用于加快热交换速度的扰流凸筋,扰流凸筋位于进水连通孔和出水连通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在扰流凸筋的背面设有扰流凹槽,位于同一流通腔内的扰流凸筋和扰流凹槽在导热板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交织成网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筋为人字形凸筋,人字形凸筋的指向与流通腔内水流的方向相反;和/或,所述扰流凸筋的侧面设有面向进水连通孔的扰流面,扰流面与导热板的纵向截面的夹角θ为100°~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筋的凸出高度h为1mm~1.3mm;和/或者,所述扰流凸筋设有多个且平行设置,扰流凸筋的凸出高度为h,相邻扰流凸筋的中心距为a,其中,0.25≤h/a≤0.45;和/或者,所述导热板为金属板,扰流凸筋由导热板冲压形成,导热板的厚度S为0.3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楼伟尉迟衍敏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