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489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源系统,一种冷热源系统,所述冷热源系统包括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风机盘管、空气源热泵、管道,所述管道构成连接的管路,所述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能源塔与能源塔热泵机组连接,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盘管和热水箱连接,所述换热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和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通过逆卡诺循环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与风机盘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冷热源系统,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实现能源综合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能源利用
,具体涉及用于建筑的冷热源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清洁能源日益重要,城市污水蕴含丰富的冷热资源,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污水换热系统,主要用来冬季提取分散在城市原生污水、工业废水、冲渣水、印染废水等污水中的热量,通过中介水交换传递给热泵机组,经热泵机组提升给建筑物供暖;夏季把建筑里面的热量传递给污水中,给建筑物制冷。既实现了调节温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现有的污水源热泵机组包括有污水换热器、热泵装置等,并通过循环泵实现中介水循环及外界水循环,现有的污水源热泵机组中的污水换热器一般是在换热器内设置中介水管,并使污水流经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中介水管完成换热,再有中介水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用热装置,如空调,但是此种换热器结构由于中介水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并不好;在安装热泵机组时,由于设备较多,并且设备之间的间距较大,而造成整体系统占用面积变大,而且安装复杂,安装成本高;并且目前的热泵系统均为工程产品,为一次性建设,很难重复利用。现有建筑中央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不仅十分浪费能源,还造成城市热岛效应,而在医院,酒店等全年需要热水的建筑,往往需要利用电或者锅炉制取,这样导致高品位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冷热源系统,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实现能源综合充分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热源系统,所述冷热源系统包括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风机盘管、空气源热泵、管道,所述管道构成连接的管路,所述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能源塔与能源塔热泵机组连接,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盘管和热水箱连接,所述换热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和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通过逆卡诺循环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与风机盘管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能源塔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热源系统还包括两个四通换向阀,分别设于能源塔的两条管路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热源系统设有用户端,所述风机盘管位于用户端,所述用户端还设有热水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用户端的出水口为污水入口,所述冷热源系统还设有污水池,所述用户端的出水口与污水池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冷热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在夏季时,利用建筑污水通过换热器将水进行预热,回收空气源热泵制冷时冷凝器余热,用来生产热水,利用空气源夏季冷凝热和污水低品位能源,再通过能源塔进行补冷。在冬季时,利用建筑污水通过换热器将水进行预热,将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进口温度升高,提高空气源热泵效率,再通过能源塔进行补热。充分利用低品位能源和冷凝热,其系统冷热源系统不仅可以制冷、制热,还可以制取生活热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1、能源塔;2、能源塔泵;3、循环水泵;4、能源塔热泵机组;5、循环水泵;6、用户端;7、污水池;8、污水泵;9、换热器;10、蒸发器;11、膨胀阀;12、热水泵;13、四通换向阀;14、压缩机;15、热水箱;16、冷凝器;17、风机盘管;18、热水装置;19、热泵机组蒸发器;20、热泵机组冷凝器;21、过滤装置;A,B、截止阀;C、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冷热源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冷热源系统包括能源塔1、能源塔热泵机组4、换热器9、热水箱15、风机盘管17、空气源热泵、管道,管道构成连接的管路,能源塔1、能源塔热泵机组4、换热器9、热水箱15通过管道连接,能源塔1与能源塔热泵机组4连接,能源塔热泵机组4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盘管17和热水箱15连接,换热器9设有污水入口,换热器9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15和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10连接,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10通过逆卡诺循环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16连接,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16与风机盘管17连接。本实施例中,能源塔热泵机组4包括蒸发器10和冷凝器16。能源塔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蒸发器10和冷凝器16连通。冷热源系统还包括两个四通换向阀13,分别设于能源塔1的两条管路上。冷热源系统设有用户端6,风机盘管17位于用户端6,所述用户端6还设有热水装置18。用户端6的出水口为污水入口,冷热源系统还设有污水池7,所述用户端6的出水口与污水池7连接。所述污水池7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装置21。本技术的冷热源系统,在冬季运行时,打开阀门B和阀门C,关闭阀门A,能源塔1从室外取热,能源塔1与蒸发器19相连,载冷剂从空气中取热进入能源塔热泵机组4、热水箱15,余量进入17风机盘管。蒸发器19后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将热量传递到冷凝器20。进入热水箱15的热量,对热水箱15进行制热,从热水箱15中进入热水龙头或浴室等用热水装置18,从用户端6排除的污水进入污水池7,经过滤装置21与污水泵8将污水送入换热器9进行换热,将一部分热量送入空气源热泵蒸发器16中,通过逆卡诺循环将热量送入空气源热泵冷凝器10中,再通过循环水泵5将空气源热泵冷凝器10中热量送入风机盘管17,剩下一部分热量送入水箱中15将水温升高。在夏季运行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和C,调节四通换向阀13改变制冷剂流向,将空气源热泵蒸发器16功能变成空气源热泵冷凝器16,而空气源热泵冷凝器10则变成空气源热泵蒸发器10,能源塔1向室外放热,能源塔与冷凝器相连,其作用相当于冷却塔,载冷剂从空气中散热进入冷凝器20后将冷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将冷量传递到蒸发器20,最后进入17风机盘管,从热水箱15中进入热水龙头或浴室等用热水装置18,从用户端6排出的污水进入污水池7,经过滤装置21与污水泵8将污水送入换热器9进行换热,空气源热泵蒸发器10从用户端吸收的热量被空气源热泵冷凝器16带走,并将水进行再热,然后再经过循环水泵12,将热水送入热水箱15中,热水在送入用户端6从而完成热回收循环。上述实施案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系统包括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风机盘管、空气源热泵、管道,所述管道构成连接的管路,所述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能源塔与能源塔热泵机组连接,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盘管和热水箱连接,所述换热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和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通过逆卡诺循环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与风机盘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系统包括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风机盘管、空气源热泵、管道,所述管道构成连接的管路,所述能源塔、能源塔热泵机组、换热器、热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能源塔与能源塔热泵机组连接,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盘管和热水箱连接,所述换热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和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通过逆卡诺循环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与风机盘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华曾智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