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室内热能回收的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沿外壳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的一端设置外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内出风口,所述排风腔的一端设置内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与外出风口相对,所述内出风口与内进风口相对;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由外进风口朝内出风口送风的进风机,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由内进风口朝外出风口送风的排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排出空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能够有效的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
技术介绍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温湿度调节、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新风机主要分为排风式新风机和送风式新风机两种类型,可以在绝大部分室内环境下安装,安装方便,使用舒适。目前,现有的新风机组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重大缺陷,在室内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也随之排出,降低了室内的温度,严重影响了室内的舒适性,尤其是在冬季,该现象更加明显。为了维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目前就需要加大其他设备,例如:空调、电加热器等的功耗,这无疑加大了新风机组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室内热能回收的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沿外壳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的一端设置外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内出风口,所述排风腔的一端设置内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与外出风口相对,所述内出风口与内进风口相对;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由外进风口朝内出风口送风的进风机,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由内进风口朝外出风口送风的排风机;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位于进风腔内、另一端位于排风腔内。优选的,所述进风机位于外进风口与热交换器之间,所述排风机位于外出风口与热交换器之间。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由若干根沿外壳宽度方向延伸的换热条构成,所述换热条的一段位于进风腔内,另一段位于排风腔内;所述换热条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呈多个竖排均匀分布,相邻两排的换热条相互交错。优选的,所述换热条位于进风腔内一段的截面呈朝外进风口凸出的弧形,换热条位于排风腔内一段的截面呈朝内进风口凸出的弧形。优选的,所述换热条为铝条、铜条、铝合金条和铜合金条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进风机和排风机沿气流方向前端的进风腔和排风腔内分别设置有初、中效过滤器和初效过滤器。优选的,所述进风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进风腔内还设置有消毒器。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沿气流方向后端的进风腔内还设置有电加热器。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进风机、排风机、消毒器和电加热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本地集中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本地集中控制装置与云端控制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与手机无线通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对排出空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能够有效的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具体来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进风机通过进风腔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室内,排风机通过排风腔将室内的空气抽送至室外。由于本技术横跨进风腔和排风腔设置有热交换器,排风腔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能够将热量转移至进风腔内的低温空气中;从而使进风腔内的空气温度上升,进而缓解了外界冷空气进入室内后由于温度过低对室内温度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同时由于该部分余热对温度的补足,故间接降低了其他制热设备的功耗,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另外,本技术优选设计的进风机和排风机布局方式,使得进风腔的热交换器安装段,相较于排风腔的热交换器安装段,处于相对高压的状态。故室内排出的污染空气在排风腔内流动的过程中,完全无向进风腔内泄漏的风险,完全避免了室内排出空气重新通过进风腔反入室内的可能。尤其适合安装在医院、制药厂等对空气清洁度要求极为苛刻的场所,有效的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同时,这种独创的进风机、排风机布局方式也大大的降低了对热交换器安装位置与隔板间缝隙密封性的要求,大大的降低了装配难度和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B-B向视图;图4为热交换器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C-C向视图;图6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D-D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的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包括外壳1,如图1中所示,所述外壳1通常呈长方体状,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安装情况进行具体定制,以满足安装需求为准。外壳1采用高强度铸铝框架配合面板的结构,高强度铸铝框架与面板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安装,便于进行后期的检修和维护。面板通常采用双层镀锌板结构,两层镀锌板之间充填硬质聚氨酯泡沫层,通常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为2.5cm,密度不低于45m3/KG。如图1中所示,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外壳1分隔为进风腔3和排风腔4。所述的外壳1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进风腔3和排风腔4相互平行。所述进风腔3的一端设置外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内出风口6,所述排风腔4的一端设置内进风口7,另一端设置外出风口8,所述外进风口5与外出风口8相对,所述内出风口6与内进风口7相对。简而言之,如图1中所示,进风腔3的气流方向为由左至右,排风腔4的气流方向为由右至左。内外进风口和内外出风口可分别利用风管加长,延伸至室外或室内的抽排风百叶处。所述进风腔3内设置有由外进风口5朝内出风口6送风的进风机9,所述排风腔4内设置有由内进风口7朝外出风口8送风的排风机10。所述进风机9和排风机10可采用无刷直流变频风机,其具备节能、风量可调、运行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采用此款风机,能有效的降低工作噪音,从而给工作人员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除上述布局方式与传统的新风机组具有差异外,本技术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11,所述热交换器11的一端位于进风腔3内、另一端位于排风腔4内。通过热交换器11可将排风腔4内的热能进行回收,转移至进风腔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11的具体结构较多,例如:所述热交换器11可采用盘管式热交换器,翅片式热交换器,还可以采用具有高热传导功能的热管系统等等。只要能够将排风腔4内的气流夹带的热能转移至进风腔3内的气流中即可。热管系统相较于传统盘管式热交换器,翅片式热交换器而言,虽然其热传导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相应的成本也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提高热能的回收的性价比,如图4-6所示,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热交换器11。如图4所示,所述热交换器11由若干根沿外壳1宽度方向延伸的换热条12构成,所述的宽度方向亦即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所述换热条12的一段位于进风腔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外壳(1)分隔为进风腔(3)和排风腔(4);/n所述进风腔(3)的一端设置外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内出风口(6),所述排风腔(4)的一端设置内进风口(7),另一端设置外出风口(8),所述外进风口(5)与外出风口(8)相对,所述内出风口(6)与内进风口(7)相对;/n所述进风腔(3)内设置有由外进风口(5)朝内出风口(6)送风的进风机(9),所述排风腔(4)内设置有由内进风口(7)朝外出风口(8)送风的排风机(10);/n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11),所述热交换器(11)的一端位于进风腔(3)内、另一端位于排风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外壳(1)分隔为进风腔(3)和排风腔(4);
所述进风腔(3)的一端设置外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内出风口(6),所述排风腔(4)的一端设置内进风口(7),另一端设置外出风口(8),所述外进风口(5)与外出风口(8)相对,所述内出风口(6)与内进风口(7)相对;
所述进风腔(3)内设置有由外进风口(5)朝内出风口(6)送风的进风机(9),所述排风腔(4)内设置有由内进风口(7)朝外出风口(8)送风的排风机(10);
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11),所述热交换器(11)的一端位于进风腔(3)内、另一端位于排风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9)位于外进风口(5)与热交换器(11)之间,所述排风机(10)位于外出风口(8)与热交换器(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1)由若干根沿外壳(1)宽度方向延伸的换热条(12)构成,所述换热条(12)的一段位于进风腔(3)内,另一段位于排风腔(4)内;所述换热条(12)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呈多个竖排均匀分布,相邻两排的换热条(12)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余热再利用数字化新风消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文陶仕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医洁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