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及灯具,属于照明技术,现有应用于灯具的透镜难以得到大角度的均匀光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镜包括入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经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第一出射面,由第一出射面反射到第二出射面,经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射面,由第二出射面反射到第一出射面,经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光的折射以及全反射原理,在增加了光学角度的基础上兼顾均匀性。将全反射面与出光面巧妙结合并且降低了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及灯具
本技术属于照明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照明灯上的透镜。
技术介绍
在吸顶灯、电视机以及其他照明装置上,往往需要在原有LED基础上加光学透镜来达到增加光学角度的作用。光学透镜需要兼顾大角度和均匀度,而现有市场上的透镜由于光学原理以及加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大角度的均匀光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应用于灯具的透镜难以得到大角度的均匀光形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照明装置上得到大角度的均匀光形的透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透镜,包括入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其特征是: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由所述第一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经所述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由所述第二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经所述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对称并分别朝向第一侧向、第二侧向。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相交并在二者相交处由过渡面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入射面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经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由所述第一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经所述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由所述第二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经所述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对称,所述第一入射面与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出射面位于同一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入射面为曲面且其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射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入射面为曲面且其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出射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两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该透镜还包括第三入射面、第四入射面、第三出射面、第四出射面;经所述第三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三出射面,由所述第三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第四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四出射面,由所述第四出射面折射出射。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三入射面与第四入射面对称,所述第三出射面与第四出射面对称;所述第三入射面、第三出射面与所述第一入射面、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四入射面、第四出射面与所述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二出射面位于同一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三入射面、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第四入射面依次相连围成容纳槽。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该透镜还包括第三入射面、第四入射面、第三出射面、第四出射面;经所述第三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三出射面,由所述第三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第四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四出射面,由所述第四出射面折射出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灯具,包括光源、灯体,其特征是:将本技术的透镜配置在所述灯体上,令所述光源的光线透过所述透镜后再经灯体的透光板向侧向出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合理利用光的折射以及全反射原理,在增加了光学角度的基础上兼顾均匀性。2:将全反射面与出光面巧妙结合,并且可以降低加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透镜的一种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透镜的光线走势原理图;图3为图1所示透镜的应用在灯具上的一种示意图;图4为图3灯具的表面亮度一致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透镜:101第一入射面,102第二入射面,103第一出射面,104第二出射面,105过渡面连接,106第三入射面,107第四入射面,108第三出射面,109第四出射面,110容纳槽;200灯体;300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透镜,包括入射面、第一出射面103、第二出射面104。入射面包括第一入射面101、第二入射面102。第一出射面103、第二出射面104对称并分别朝向第一侧向、第二侧向。第一出射面103、第二出射面104相交并在二者相交处由过渡面105连接。第一入射面101、第二入射面102对称,第一入射面101与第一出射面103位于同一侧,第二入射面102与第二出射面104位于同一侧。如图2所示,经第一入射面101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一出射面103,由第一出射面103反射到第二出射面104,经第二出射面104折射出射;经第二入射面102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射面104,由第二出射面104反射到第一出射面103,经第一出射面103折射出射。第一入射面101为曲面且其曲率中心与第一出射面103分别位于第一入射面101的两侧,第二入射面102为曲面且其曲率中心与第二出射面104分别位于第二入射面104的两侧。如图2所示,该透镜还包括第三入射面106、第四入射面107、第三出射面108、第四出射面109;经第三入射面106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射面108,由第三出射面108折射出射;经第四入射面107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四出射面109,由第四出射面109折射出射。第三入射面106与第四入射面107对称,第三出射面108与第四出射面109对称;第三入射面106、第三出射面108与第一入射面101、第一出射面103位于同一侧,第四入射面107、第四出射面109与第二入射面102、第二出射面104位于同一侧。第三入射面106、第一入射面101、第二入射面102、第四入射面107依次相连围成容纳槽110,构成灯具时将光源300如LED灯条置于容纳槽内。如图3所示的灯具,是将光源300如LED灯条置于透镜的容纳槽内,再装配到灯体上,令光源的光线透过透镜后再经灯体的透光板向侧向出射,如图3所示透镜100的上下两侧为光线的侧向出射方向。图3所示的灯具,从透光板对应透镜100的位置向透镜的两侧测量灯具表面的亮度,所得灯具表面的亮度一致性如图4所示。图4中横坐标为灯具表面的位置,0点处为对应透镜100的位置,图4中纵坐标为表面亮度。从图4所示曲线示出了在增加了光学角度的基础上兼顾了亮度的均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透镜,包括入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其特征是: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由所述第一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经所述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由所述第二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经所述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透镜,包括入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其特征是: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由所述第一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经所述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由所述第二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经所述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对称并分别朝向第一侧向、第二侧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相交并在二者相交处由过渡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是:所述入射面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经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由所述第一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经所述第二出射面折射出射;经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第二出射面,由所述第二出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出射面,经所述第一出射面折射出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对称,所述第一入射面与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出射面位于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入射面为曲面且其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射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荣兵徐正旺李相国
申请(专利权)人: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