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1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一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的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灯壳上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散热孔;被动式散热组件,所述被动式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的内腔中;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以及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属于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LED灯因为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诸多照明领域中。LED灯作为节能绿色光源,高功率LED的散热问题益发受到重视,由于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发光效率衰减,高功率LED运作所产生的废热若无法有效散出,则会直接对LED的寿命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高功率LED散热问题的解决成为许多相关者的研发重要课题。对于灯具不可避免的会吸引蚊虫或其他飞虫,特别的针对一些没有密封性的灯具,如果飞虫进入灯具内部,则可能会影响电子组件的散热,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损坏电子组件。有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本技术及其实施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一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的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灯壳上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散热孔;被动式散热组件,所述被动式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的内腔中;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以及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气孔。可选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且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灯板外,所述灯罩包括光输出表面和端面,所述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的透气孔。可选的,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网的间距设置为小于2mm。可选的,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抵在所述灯罩的端面上。可选的,所述灯壳的端部直接接触所述隔离网,并将所述隔离网抵靠在所述端面上。可选的,所述隔离网的外缘开设定位槽,所述灯罩上设置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单元配合。可选的,所述隔离网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灯壳的下端面的外径。可选的,所述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中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孔,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后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留出。可选的,对应于所述第二进气孔部分的所述透气孔至少部分未覆盖所述隔离网。可选的,对应于所述第二进气孔部分的所述透气孔覆盖所述隔离网。可选的,在设置所隔离网后的所述透气孔可用于透气的面积为未设置所述隔离网时的透气孔的面积的至少70%。可选的,所述隔离网的孔径小于所述透气孔的最大内切圆直径。可选的,所述隔离网的孔径为所述透气孔的最大内切圆直径的十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可选的,所述隔离网的孔径为0.4mm-0.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任一效果或其任意组合:(1)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的设置,可以此带走第一散热通道内的热量(电源工作时产生的,通过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可增加对散热器的对流散热,而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增加了整灯自然对流的效率,使得散热器相应的所需的散热面积降低。(2)隔离网的设置,可防止飞虫进入灯壳内部从而影响电子组件的运作或是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LED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LED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LED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散热信道及第二散热信道;图5是图1的LED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是图5去掉光输出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端面的示意图;图8a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b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c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d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e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f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8g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9a是本实施例中灯颈的立体示意图一;图9b是本实施例中灯颈的立体示意图二;图9c是一些实施例中灯颈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中内套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灯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LED灯内的对流通道的设置示意图;图13是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灯去掉散热器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分解示意图;图15a是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的灯壳的分解示意图;图15b是图15a的装配示意图;图15c是包含图15a的灯壳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一;图15d是包含图15a的灯壳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二图15e是包含图15a的灯壳的LED灯的剖视图;图15f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灯套与灯罩的配合图;图15g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隔离网的主视图;图15h是图15f的分解图;图15i是包含图15h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下文中关于方向如“轴向方向”、“上方”、“下方”等均是为了更清楚的表明结构位置关系,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所述“垂直”、“水平”、“平行”定义为:包括在标准定义的基础上±10%的情形。例如,垂直通常指相对基准线夹角为90度,但在本技术中,垂直指的是包括80度至100以内的情形。另外,本技术中所述LED照明灯的使用情况、使用状态,指的是LED灯以灯头竖直向上的垂吊方式的使用情境,如有其他例外情况将另做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LED灯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LED灯,包括:散热器1、灯壳2、灯板3、灯罩4及电源5。本实施例中,灯板3以贴合的方式连接在散热器1上,以利于灯板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器1。具体的,于一些实施例中,灯板3与散热器1铆接,于一些实施例中,灯板3与散热器通过螺栓连接,于一些实施例中,灯板3与散热器1焊接固定,于一些实施例中,灯板3与散热器1黏接固定。于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连接于灯壳2,灯罩4罩设在灯板3外,以使灯板3的光源产生的光通过灯罩4而射出,电源5位于灯壳2的内腔中,且电源5与LED芯片311电连接,以对LED芯片311供电。如图4所示,显示本实施例中的LED灯的剖视图。如图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灯壳2的内腔中形成第一散热通道7a,且第一散热通道7a在灯壳2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2201,而灯壳2上相对的另一端具有散热孔222(具体开设于灯颈22上部)。空气从第一进气孔220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壳,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一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的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灯壳上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散热孔;/n被动式散热组件,所述被动式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n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的内腔中;/n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以及/n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CN 2019102508317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一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的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灯壳上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散热孔;
被动式散热组件,所述被动式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的内腔中;
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以及
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且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灯板外,所述灯罩包括光输出表面和端面,所述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的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端部直接接触所述隔离网,并将所述隔离网抵靠在所述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斌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