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川洋一专利>正文

湿度指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79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度指示器,其具有第一薄膜(F1)和第二薄膜(F2),所述第一薄膜覆盖湿度判断板(P)的表面,所述第二包膜覆盖该判断板(P)的背面;至少在第一薄膜(F1)与湿度判断板(P)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空气层(Au),该空气层(Au)与有氯化钴(Co)露出的湿度判断面(M1~M4)的整个面相面对;在第一薄膜(F1)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H),该多个小孔(H)使该空气层(Au)与大气直接连通。由此,即使作业者用手直接捏住可通过氯化钴的变色来进行湿度判断的湿度指示器,也能够有效防止湿度判断面的氯化钴附着到手上进而侵入体内,而且,即使从该湿度指示器的原纸产生细微的粉屑,也难以向外部扩散,能够有效防止粉屑对电子部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度指示器,其将氯化钴对应湿度变化的变色作用用于湿度判断。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湿度指示器,具有以下结构的湿度指示器是现有公知的,例如在湿度判断板的表面设置湿度判断面,该湿度判断板通过在原纸上保持氯化钴来构成,该氯化钴露出在该湿度判断面,根据在该湿度判断面上的氯化钴的变色(蓝色→粉红色),可从视觉上对原纸周边的湿度进行判断。在怕湿的各种工业制品(例如电路基板等电子部件,其中的环氧类树脂因吸收湿气而成为导致裂缝的原因)的输送等中,这样的湿度指示器被使用了,与制品和干燥剂一同封入到透明的气密性包装袋的内部。即,在这样的使用状态下输送制品时,可根据湿度指示器的湿度判断面的颜色来目视判断包装袋内的湿度是否未超过规定限度,因此能够简单地确认装有干燥剂的包装袋内是否保持在合适的湿度状态(干燥状态),所以这类的湿度指示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领域等。但是,在现有的湿度指示器中,其湿度判断板的表背(即、氯化钴露出的湿度判断面)都处于对外面剥露的状态,作业者用手直接捏住该湿度判断板从干燥袋(dry pack)中取放。以往,如上所述,将上述包装袋开封,从其中取出制品时,作业者用手捏住湿度指示器,从袋中取出,以便确认湿度判断面的颜色。因此,湿度判断面的氯化钴有可能附着到手上,侵入体内,众所周知,氯化钴有致癌性,因此希望改善这种氯化钴例如即使是微量附着到手上而侵入到体内的可能性的作业环境。而且,对于现有的湿度指示器,由于该湿度判断面处于对外部剥露的状态,因此,将其从内部保持在低湿度状态的密闭容纳容器或上述那样的装有干燥剂的包装袋中取出到大气中时,该湿度判断面的氯化钴在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下比较快速地发生变色,因而存在如下课题。即,将上述包装袋开封,将其中的湿度指示器取出时,若该湿度判断面在较短时间内变色,则有时作业者会看漏变色前的颜色而进行误判,而且,从密闭容纳容器中取出未使用的湿度指示器转移到上述包装袋时,由于操作缓慢等导致在转移前发生了变色时,使用者会将该湿度指示器看错为不合格品,从而成为各种不便的原因。因此,以往用滤纸(filter paper)及其他纸来形成湿度指示器的原纸,在这样的纸尤其是滤纸上,容易从其外面或切割面产生细微的粉屑(纸屑、纤维等),若它们附着在电子部件上,则有可能对电子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希望从上述原纸产生的粉屑不向外部扩散。而且,对于电子部件,有可能因有带电状态的其他部件或包装材料接近电子部件而导致其性能受到影响,而且在带电状态的部件等上容易因静电而附着粉屑,因此,从避免该带电的影响和粉屑的影响的意义上,希望湿度指示器本身尽可能不容易带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诸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提供一种湿度指示器,其在湿度判断板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湿度判断面,该湿度判断板通过在原纸上保持氯化钴来构成,该湿度判断面上有该氯化钴露出,通过在该湿度判断面上的氯化钴的变色,可进行湿度判断,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指示器具有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该第一薄膜覆盖上述湿度判断板的表面,该第二薄膜覆盖该判断板的背面;至少在第一薄膜与湿度判断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空气层,该空气层对着上述湿度判断面的整个面;在第一薄膜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该多个小孔使该空气层与大气直接连通。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提供一种湿度指示器,在上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薄膜形成为从上述湿度判断板的外周边延出,并且该各薄膜的外周边部相互直接接合。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提供一种湿度指示器,在上述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湿度判断板的表面间隔地排列设置多个湿度判断面,该多个湿度判断面分别对应多个不同的湿度水平,相对于多个湿度判断面,共同形成上述空气层。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提供一种湿度指示器,在上述第一~第三的任意一个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原纸是具有吸湿性的滤纸,在第二薄膜和湿度判断板的背面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第二空气层,该第二空气层对着该背面上至少与上述湿度判断面对应的区域,在第二薄膜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该多个小孔使该第二空气层与大气直接连通。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提供一种湿度指示器,在上述第一~第四的任意一个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薄膜实施了防静电处理。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五的各特征,由于用第一和第二薄膜将湿度判断板的表背覆盖,因此,即使作业者用手直接捏住湿度指示器,也能够有效防止该湿度判断面的氯化钴附着到手上进而侵入体内,作业者可放心地使用湿度指示器。而且,因构成为即使从湿度指示器的原纸产生细微的粉屑(纸屑、纤维等),它们也会被上述各薄膜隔断,从而难以向外部扩散,因此,即使与怕粉屑的电子部件等一起封入,也能够有效防止粉屑对电子部件的影响。而且,在第一薄膜和湿度判断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扁平的空气层,该空气层与湿度判断面的整个面相面对,在第一薄膜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该多个小孔使该空气层与大气直接连通,因此,从内部保持在低湿度状态的密闭容纳容器等中将湿度指示器取出到大气中时,虽然空气层的湿度根据该大气湿度发生变化,但可确保适当的时间滞后,所以可适当设定直至湿度判断面变色所经过的时间(变色所需时间),因此,对于防止在该时间较短时有可能发生的误断或防止产生不便是有效的,并且,通过适当设定上述多个小孔的分散密度和内径等,可容易地根据使用目的和作业环境等调整上述时间滞后(即变色所需时间)的长度。并且,在湿度判断面直接对着该各小孔时,存在如下问题即湿度判断面上只有与各小孔对应的部分的钴发生变色,从而不仅损害到外观,判断操作也难以进行,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各小孔与湿度判断面之间隔着上述空气层,能够使湿度判断面上不仅是与小孔对应部分变色而是整个面同样地变色,能够消除上述问题。而且,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第一和第二薄膜形成为从湿度判断板的外周边延出,并且,该各薄膜的外周边部相互直接接合,因此,能够用第一和第二薄膜将原纸的外周边部完全覆盖,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从原纸的外周切割面产生粉屑,并且通过将薄膜相互直接接合,能够较容易且可靠地实施该接合操作,因此能够实现接合工序的简化。并且,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湿度判断板的表面间隔地排列设置多个湿度判断面,该多个判断面分别与互不相同的多个湿度水平相对应,相对于多个湿度判断面,共同形成所述空气层,与对着多个湿度判断面的各判断面分别形成空气层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用于形成空气层的工序的简化。并且,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湿度判断板的原纸是具有吸湿性的滤纸,在第二薄膜和湿度判断板的背面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第二空气层,该第二空气层对着该背面上至少与湿度判断面对应的区域,在第二薄膜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该多个小孔使该第二空气层与大气直接连通,因此,从密闭容纳容器等中将湿度指示器取出到大气中时,该大气中的湿气从原纸的背侧通过该原纸内传递到该表侧空气层,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其表侧的湿度判断面的湿度变化的灵敏度。而且,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对上述各薄膜实施了防静电处理,因此,湿度判断板本身难以带电,粉屑难以因静电附着在该薄膜上,由此,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度指示器,其在湿度判断板(P)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度判断面(M1~M4),该湿度判断板(P)通过在原纸(B)上保持氯化钴(Co)来构成,在该湿度判断面(M1~M4)有所述氯化钴(Co)露出,通过在该湿度判断面(M1~M4)上的氯化钴(Co)的变色,进行湿度判断,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指示器具有:    第一薄膜(F1),所述第一薄膜(F1)覆盖上述湿度判断板(P)的表面;和    第二薄膜(F2),所述第二薄膜(F2)覆盖该判断板(P)的背面,    至少在第一薄膜(F1)与湿度判断板(P)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空气层(Au),该空气层(Au)对着上述湿度判断面(M1~M4)的整个面,    在第一薄膜(F1)上相互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小孔(H),该多个小孔(H)使该空气层(Au)与大气直接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川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川洋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