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转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雷达安装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转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雷达转台一般包括直流电机、减速箱、末级齿轮传动机构、壳体、轴承、主轴、汇流环、编码器、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PCB板等部分,其中末级齿轮传动机构是由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组成,两个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为定值,不可调。由于现有的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精度较低,进而会造成两个齿轮之间的中心距公差较大,从而使得啮合齿轮的侧隙较大,造成转台的回差较大,精度较低。为了方便调节末级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人们经常会采用如申请号为:201310356233.0的一种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调节浮动惰轮和定距连杆支架来调节中心距,然而该装置不仅结构复杂、体积大、需要安装空间大,而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雷达转台中末级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不方便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末级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之间的中心距的雷达转台结构。一种雷达转台结构,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n传动机构(20),所述传动机构(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传动机构(20)包括支撑板(201)、偏心套(202)、齿轮轴(203)、第一齿轮(210)、主轴(212)以及旋转盘(213);/n所述偏心套(20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齿轮轴(203)贯穿的腔体,且所述偏心套(202)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偏离所述腔体的中心;/n所述偏心套(20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1)上,所述齿轮轴(203)的一端穿过所述偏心套(202)上的腔体与减速器(20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传动机构(20),所述传动机构(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传动机构(20)包括支撑板(201)、偏心套(202)、齿轮轴(203)、第一齿轮(210)、主轴(212)以及旋转盘(213);
所述偏心套(20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齿轮轴(203)贯穿的腔体,且所述偏心套(202)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偏离所述腔体的中心;
所述偏心套(20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1)上,所述齿轮轴(203)的一端穿过所述偏心套(202)上的腔体与减速器(20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210)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10)套设在所述主轴(212)上,所述主轴(21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盘(2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套(202)的周向上设置有法兰(2022),所述法兰(2022)的中心与所述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重合;所述支撑板(201)上设置有偏心套安装孔(2012),所述偏心套(202)通过所述法兰(2022)与所述偏心套安装孔(2012)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还包括第一角接触轴承(204)、第二角接触轴承(205)和油封(206);所述腔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贯通的第一腔体(2023)、第二腔体(2024)和第三腔体(2025),所述齿轮轴(203)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2031)、第一轴(2032)、第二轴(2033)和第三轴(2034),所述第二齿轮(2031)与所述第一齿轮(210)啮合,所述第一轴(2032)通过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204)与所述第一腔体(20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2033)通过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205)与所述第二腔体(20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2034)通过所述油封(206)与所述第三腔体(2025)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