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72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弹性装置用于轨道车辆的缓冲器中,弹性装置包括:缸体,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密封设置;活塞杆,至少部分的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其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弹性胶泥,活塞杆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压缩或释放弹性胶泥向轨道车辆提供弹力。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器的弹性装置结构复杂且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铁路钩缓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是缓和列车纵向冲动、保护货物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以弹性装置为弹性元件的缓冲器,因具有性能稳定、易实现非线性、寿命长等特点,是客车以及快运货车的首选弹性元件。目前,胶泥芯体主要由活塞杆、密封系统、弹性胶泥、缸体组成。缓冲器受压后,活塞杆会进入缸体内,并对缸体内的弹性胶泥产生压缩作用以及活塞杆压头与缸体间隙的作用,从而产生一定阻抗力。现有结构主要采用单腔室,考虑胶泥芯体低温收缩性能,缸体内的弹性胶泥必须保证足够大的初始压强才能实现在低温的时候完全恢复。但是过大的初始压强直接导致缓冲器的初压力过大,恶化了缓冲器的性能。因此,通常一般采用其他弹性元件串联达到降低初压力的目的。引入其他弹性元件在复杂了缓冲器结构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缓冲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器的弹性装置结构复杂且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装置,用于轨道车辆的缓冲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n缸体(10),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密封设置;/n活塞杆(20),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n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弹性胶泥,所述活塞杆(20)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胶泥向所述轨道车辆提供弹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装置,用于轨道车辆的缓冲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
缸体(10),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密封设置;
活塞杆(20),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弹性胶泥,所述活塞杆(20)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胶泥向所述轨道车辆提供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包括:
第一缸体(11),所述第一缸体(11)的内壁面围成至少部分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填充的弹性胶泥所产生的初始压强为P1;
第二缸体(12),与所述第一缸体(11)连接,所述第二缸体(12)的内壁面围成至少部分的第二容纳腔,所述活塞杆(20)由所述第一容纳腔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填充的弹性胶泥所产生的初始压强为P2;
其中,P1大于P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0)包括:
主杆体;
第一活塞(23),所述第一活塞(23)套设在所述主杆体上,以将所述主杆体分为第一杆段(21)和第二杆段(22),所述第二杆段(22)的远离所述第一杆段(2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第二杆段(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杆段(2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1)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缸体(12)的横截面的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21)、所述第一活塞(23)以及所述第二杆段(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民于海龙陈龙王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