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强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7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其结构包括底板、休息石座、支柱、集水槽檐、亭顶、挡雨装置和集水装置,通过在集水槽檐右端设置集水装置,经过集水槽檐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通入管和滤网将雨水排入到箱体当中,收集过多时通过限位管进行排出,浇灌时通过转动调节阀打开流出管进行收集水排出使用即可,达到了可以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时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有益效果;并且在支柱之间上部设置挡雨装置,经过连接件进行安装固定,在转动件作用下拉动拉珠,同时带动铝管进行转动对遮挡帘进行收放操作,阻挡雨水飘入,达到了有效提高进行挡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
本技术涉及生态景观亭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
技术介绍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和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步显现,传统亭子的作用也被慢慢增加,并且对于生态景观亭旁边都会有绿化,并且需要进行浇水灌溉,下雨时也可用来避雨,但是现有技术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无法起到水资源的节约,并且进行挡雨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以解决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无法起到水资源的节约,并且进行挡雨的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可以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时起到节约水资源,并且有效提高进行挡雨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底板、休息石座、支柱、集水槽檐、亭顶、挡雨装置和集水装置,所述底板顶端左部与休息石座底端进行插接,所述底板顶端右部外围与支柱底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柱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挡雨装置,所述集水槽檐底端面呈圆形状且其外围与支柱顶端进行插接,所述集水槽檐顶端中部与亭顶底端外檐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顶端左部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上部与集水槽檐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挡雨装置由连接件、外壳、转动件、拉珠、铝管和遮挡帘组成,所述连接件右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外壳左端进行焊接,所述转动件左右两端贯穿外壳内部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转动件与外壳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拉珠,所述铝管右端内壁与转动件外表面左端进行插接,所述铝管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后端中部与遮挡帘上部进行插接,所述所述支柱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连接件,所述集水装置由箱体、限位管、通入管、滤网、流出管和调节阀组成,所述箱体右端面呈矩形状且其后端上部插接有限位管,所述通入管底端与箱体顶端左前部进行插接,所述通入管顶端与滤网底端进行插接,所述流出管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左部与箱体右端前下部进行插接,所述调节阀贯穿流出管顶端中部,并且调节阀与流出管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通入管上部与集水槽檐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箱体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顶端左部进行插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内壁和拉珠外表面相互嵌合。进一步的,所述挡雨装置设置有四个,并且挡雨装置的外形和大小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左右两端中下部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设置有孔洞,并且孔洞内壁呈圆形状。进一步的,所述流出管内壁底端相较于地平面呈倾斜状,并且流出管内壁光滑。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外表面上部设置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拉珠的材质为塑料。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无法起到水资源的节约的问题,通过在集水槽檐右端设置集水装置,经过集水槽檐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通入管和滤网将雨水排入到箱体当中,收集过多时通过限位管进行排出,浇灌时通过转动调节阀打开流出管进行收集水排出使用即可,达到了可以在进行绿化浇水灌溉时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进行挡雨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支柱之间上部设置挡雨装置,经过连接件进行安装固定,在转动件作用下拉动拉珠,同时带动铝管进行转动对遮挡帘进行收放操作,阻挡雨水飘入,达到了有效提高进行挡雨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挡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集水装置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底板-1、休息石座-2、支柱-3、挡雨装置-4、集水槽檐-5、亭顶-6、集水装置-7、连接件-41、外壳-42、转动件-43、拉珠-44、铝管-45、遮挡帘-46、箱体-71、限位管-72、通入管-73、滤网-74、流出管-75、调节阀-7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挡雨装置4、集水装置7、连接件41、外壳42、转动件43、拉珠44、铝管45、遮挡帘46、箱体71、限位管72、通入管73、滤网74、流出管75和调节阀76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底板1、休息石座2、支柱3、集水槽檐5和亭顶6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底板1、休息石座2、支柱3、集水槽檐5、亭顶6、挡雨装置4和集水装置7,底板1顶端左部与休息石座2底端进行插接,底板1顶端右部外围与支柱3底端进行插接,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挡雨装置4,集水槽檐5底端面呈圆形状且其外围与支柱3顶端进行插接,集水槽檐5顶端中部与亭顶6底端外檐进行插接,集水装置7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1顶端左部进行插接,集水装置7上部与集水槽檐5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挡雨装置4由连接件41、外壳42、转动件43、拉珠44、铝管45和遮挡帘46组成,连接件41右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外壳42左端进行焊接,转动件43左右两端贯穿外壳42内部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转动件43与外壳42进行转动连接,转动件43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拉珠44,铝管45右端内壁与转动件43外表面左端进行插接,铝管45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后端中部与遮挡帘46上部进行插接,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连接件41,集水装置7由箱体71、限位管72、通入管73、滤网74、流出管75和调节阀76组成,箱体71右端面呈矩形状且其后端上部插接有限位管72,通入管73底端与箱体71顶端左前部进行插接,通入管73顶端与滤网74底端进行插接,流出管75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左部与箱体71右端前下部进行插接,调节阀76贯穿流出管75顶端中部,并且调节阀76与流出管75进行转动连接,通入管73上部与集水槽檐5右端中部进行插接,箱体71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1顶端左部进行插接。其中,所述转动件43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内壁和拉珠44外表面相互嵌合,提高嵌合度,方便进行转动。其中,所述挡雨装置4设置有四个,并且挡雨装置4的外形和大小均相同,提高挡雨效果,并且提高整体美观。其中,所述连接件41左右两端中下部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稳固能力提高,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其中,所述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底板(1)、休息石座(2)、支柱(3)、集水槽檐(5)和亭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雨装置(4)和集水装置(7),所述底板(1)顶端左部与休息石座(2)底端进行插接,所述底板(1)顶端右部外围与支柱(3)底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挡雨装置(4),所述集水槽檐(5)底端面呈圆形状且其外围与支柱(3)顶端进行插接,所述集水槽檐(5)顶端中部与亭顶(6)底端外檐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7)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1)顶端左部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7)上部与集水槽檐(5)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挡雨装置(4)由连接件(41)、外壳(42)、转动件(43)、拉珠(44)、铝管(45)和遮挡帘(46)组成,所述连接件(41)右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外壳(42)左端进行焊接,所述转动件(43)左右两端贯穿外壳(42)内部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转动件(43)与外壳(4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43)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拉珠(44),所述铝管(45)右端内壁与转动件(43)外表面左端进行插接,所述铝管(45)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后端中部与遮挡帘(46)上部进行插接,所述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连接件(41),所述集水装置(7)由箱体(71)、限位管(72)、通入管(73)、滤网(74)、流出管(75)和调节阀(76)组成,所述箱体(71)右端面呈矩形状且其后端上部插接有限位管(72),所述通入管(73)底端与箱体(71)顶端左前部进行插接,所述通入管(73)顶端与滤网(74)底端进行插接,所述流出管(75)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左部与箱体(71)右端前下部进行插接,所述调节阀(76)贯穿流出管(75)顶端中部,并且调节阀(76)与流出管(7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通入管(73)上部与集水槽檐(5)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箱体(71)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1)顶端左部进行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底板(1)、休息石座(2)、支柱(3)、集水槽檐(5)和亭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雨装置(4)和集水装置(7),所述底板(1)顶端左部与休息石座(2)底端进行插接,所述底板(1)顶端右部外围与支柱(3)底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挡雨装置(4),所述集水槽檐(5)底端面呈圆形状且其外围与支柱(3)顶端进行插接,所述集水槽檐(5)顶端中部与亭顶(6)底端外檐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7)底端面呈矩形状与底板(1)顶端左部进行插接,所述集水装置(7)上部与集水槽檐(5)右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挡雨装置(4)由连接件(41)、外壳(42)、转动件(43)、拉珠(44)、铝管(45)和遮挡帘(46)组成,所述连接件(41)右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外壳(42)左端进行焊接,所述转动件(43)左右两端贯穿外壳(42)内部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转动件(43)与外壳(4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43)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拉珠(44),所述铝管(45)右端内壁与转动件(43)外表面左端进行插接,所述铝管(45)外表面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后端中部与遮挡帘(46)上部进行插接,所述支柱(3)之间上部通过梅花螺栓螺栓连接有连接件(41),所述集水装置(7)由箱体(71)、限位管(72)、通入管(73)、滤网(74)、流出管(75)和调节阀(76)组成,所述箱体(71)右端面呈矩形状且其后端上部插接有限位管(72),所述通入管(73)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体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