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3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包括安装于上下两层建筑平台之间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所述固定框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抽拉安装于固定框架外侧;所述固定框架包括顶架和底架,及垂直设置于顶架和底架之间的支撑立柱,及固定设置于支撑立柱中央的拉杆;所述活动平台包括外框架,及固定于外框架底部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外围的外围板,及固定设置于外框架顶部的防护网板;所述外框架活动插装于顶架和底架内侧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增强了施工平台与建筑平台之间的连接性,使得施工平台的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以在工厂先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主要部件,通过现场装配、锚固而迅速构成的结构类建筑物,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在目前建筑行业实际生产中,装配式建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方式,在装配式建筑大量应用的国家,许多高质量要求的建筑已逐渐选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来建造。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当需要外挂墙板以及其他装配构件时,一般需要在钢构件外侧搭设脚手架,当装配式建筑面积较大时,则需要搭设大量的脚手架,这不仅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成本,而且延长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周期,与装配式建筑快速建筑的要求相违背。另外,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多采用普通的平台结构,其多存在安全性较差,防坠物效果较差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设计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增强了施工平台与建筑平台之间的连接性,使得施工平台的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包括安装于上下两层建筑平台之间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所述固定框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抽拉安装于固定框架外侧,在上层建筑平台和下层建筑平台之间安装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的施工平台,将活动平台活动安装在固定框架中,便于施工平台的组装和拆卸;将固定框架分别与上层建筑平台和下层建筑平台紧固连接,增强了施工平台与建筑平台之间的连接性,使得施工平台的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所述固定框架包括顶架和底架,及垂直设置于顶架和底架之间的支撑立柱,及固定设置于支撑立柱中央的拉杆;所述顶架和底架正对设置,且顶架和底架内侧分别设置有侧U型结构的卡槽;所述支撑立柱其上下端分别穿过顶架和底架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包括外框架,及固定于外框架底部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外围的外围板,及固定设置于外框架顶部的防护网板;所述外框架活动插装于顶架和底架内侧的卡槽中;所述外围板其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与拉杆锁扣连接,组装时,利用塔吊将活动平台起吊至固定框架处,将活动平台的外框架卡装至固定框架的顶架和底架内侧,直至外框架触碰到限位挡板;再将外围板端部的锁扣与拉杆端部的锁扣座卡扣固定;在外框架顶部设置了防护网板,可有效阻挡高空坠物。进一步地,所述顶架其一端通过吊环固定安装于上层建筑平台其下底面,顶架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上层建筑平台外侧;所述底架其一端通过吊环固定安装于下层建筑平台其上顶面,底架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下层建筑平台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中央还固定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活动平台的底板压设于支撑底板上,且底板其内侧与限位挡板接触,在底架中央设置支撑底板用于支撑活动平台,提高了支撑稳定,增加了固定框架与活动平台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固定框架与活动平台之间的连接性,安装更加安全;并通过限位挡板对活动平台进行定位,安装更加便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拉杆与支撑立柱焊接固定,且拉杆与支撑立柱之间倾斜固定有加强筋,在拉杆与支撑立柱之间增设加强筋,使得拉杆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结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其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T型结构的卡条;所述外框架通过卡条与卡槽滑动连接,将外框架与底架和顶架分别通过卡条和卡槽滑动连接,便于外框架的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其顶部两侧设置有吊耳,在外框架顶部设置吊耳,便于吊装,还可将吊耳与钢丝绳连接,并将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层建筑平台固定,增加活动平台与建筑平台之间的连接性,提高施工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底架和外框架底部两侧分别正对开设有多个同轴心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安装有紧固螺栓,在底架和外框架底部分别设置螺纹孔,当外框架安装到位后,底架上的螺纹孔能够与外框架上的螺纹孔正对,再利用紧固螺栓将底架和外框架进行固定,提高了活动平台与固定框架的连接稳固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其背离支撑立柱一端一体固定有锁扣座;所述外围板其靠近支撑立柱一侧固定有锁扣;所述外围板通过锁扣与拉杆的锁扣座锁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外围板通过钢筋绑扎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在上层建筑平台和下层建筑平台之间安装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的施工平台,将活动平台活动安装在固定框架中,便于施工平台的组装和拆卸;将固定框架分别与上层建筑平台和下层建筑平台紧固连接,增强了施工平台与建筑平台之间的连接性,使得施工平台的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活动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活动平台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底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底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活动平台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各部件标注为:1-建筑平台,1A-上层建筑平台,1B-下层建筑平台,2-固定框架,21-顶架,22-底架,23-支撑立柱,24-拉杆,25-锁扣座,3-活动平台,31-外框架,32-底板,33-外围板,34-防护网板,35-锁扣,4-卡槽,5-吊环,6-支撑底板,7-限位挡板,8-加强筋,9-卡条,10-吊耳,11-螺纹孔,12-紧固螺栓,1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包括安装于上下两层建筑平台1A、1B之间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由固定框架2和活动平台3组成;所述固定框架2与建筑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3抽拉安装于固定框架2外侧;所述固定框架2包括顶架21和底架22,及垂直设置于顶架21和底架22之间的支撑立柱23,及固定设置于支撑立柱23中央的拉杆24;所述顶架21和底架22正对设置,且顶架21和底架22内侧分别设置有侧U型结构的卡槽4;所述支撑立柱23其上下端分别穿过顶架21和底架22并与建筑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3包括外框架31,及固定于外框架31底部的底板32,垂直设置于底板32外围的外围板33,及固定设置于外框架31顶部的防护网板34;所述外框架31活动插装于顶架21和底架22内侧的卡槽4中;所述外围板33其靠近支撑立柱23一侧与拉杆24锁扣连接。所述顶架21其一端通过吊环5固定安装于上层建筑平台1A其下底面,顶架21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上层建筑平台1A外侧;所述底架22其一端通过吊环5固定安装于下层建筑平台1B其上顶面,底架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下层建筑平台1B外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包括安装于上下两层建筑平台之间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所述固定框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抽拉安装于固定框架外侧;/n所述固定框架包括顶架和底架,及垂直设置于顶架和底架之间的支撑立柱,及固定设置于支撑立柱中央的拉杆;所述顶架和底架正对设置,且顶架和底架内侧分别设置有侧U型结构的卡槽;所述支撑立柱其上下端分别穿过顶架和底架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n所述活动平台包括外框架,及固定于外框架底部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外围的外围板,及固定设置于外框架顶部的防护网板;所述外框架活动插装于顶架和底架内侧的卡槽中;所述外围板其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与拉杆锁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包括安装于上下两层建筑平台之间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由固定框架和活动平台组成;所述固定框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台抽拉安装于固定框架外侧;
所述固定框架包括顶架和底架,及垂直设置于顶架和底架之间的支撑立柱,及固定设置于支撑立柱中央的拉杆;所述顶架和底架正对设置,且顶架和底架内侧分别设置有侧U型结构的卡槽;所述支撑立柱其上下端分别穿过顶架和底架并与建筑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平台包括外框架,及固定于外框架底部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外围的外围板,及固定设置于外框架顶部的防护网板;所述外框架活动插装于顶架和底架内侧的卡槽中;所述外围板其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与拉杆锁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其一端通过吊环固定安装于上层建筑平台其下底面,顶架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上层建筑平台外侧;所述底架其一端通过吊环固定安装于下层建筑平台其上顶面,底架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下层建筑平台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中央还固定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进田亮杨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