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及保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4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板及保温墙,涉及保温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板材基体和加强组件;板材基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加强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室内且与板材基体连接,第一容置腔室内浇注有保温材料。由于板材基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且第一容置腔室内设置有与板材基体连接的加强组件,保温材料浇注在第一容置腔室内,板材基体、加强组件和保温材料组合形成保温板,保温材料保证了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加强组件能够提高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现有技术中的压制或者挤塑成型结构的保温板相比较,提高了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抗拉压能力,在承力墙体的残余应力或者局部振动作用下,保温板均不容易破损,利于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板及保温墙
本技术涉及保温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板及保温墙。
技术介绍
保温板是一种铺设在室内墙体或者室外墙壁上的用于隔热和挡风的板材,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建筑墙体的强度;铺设保温板的房屋保温隔热性好,夏天可降低室内温升,冬天可减少室内热量外泄,可谓冬暖夏凉。现有建筑常用的保温板多为聚苯乙烯保温板和聚氨酯保温板,聚苯乙烯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并辅以其他聚合物,挤塑成型的一种硬质泡沫塑料板;聚氨酯保温板是由聚氨酯通过发泡并压制形成的一种硬质板材。但是,常用的聚苯乙烯和聚氨酯等保温板多为挤塑或者压制成型结构,较为单薄,强度低,坑拉压性能差,承力墙体的残余应力或者局部振动都容易引起保温板的破裂,从而会降低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板及保温墙,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包括板材基体和加强组件;所述板材基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所述第一容置腔室内浇注有保温材料;所述加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内且与所述板材基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钢筋桁架和罩设体;所述钢筋桁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内且所述钢筋桁架的一侧预埋于所述板材基体;所述罩设体罩设于所述钢筋桁架外,所述罩设体和所述板材基体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室,所述第二容置腔室内浇注有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罩设体包括无纺布或围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室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主筋、第二主筋和第三主筋,所述第一主筋、所述第二主筋和所述第三主筋位于三角区域;所述第一主筋和所述第三主筋预埋于所述板材基体内,所述第一主筋和所述第二主筋之间以及所述第三主筋和所述第二主筋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副筋,所述连接副筋远离所述第二主筋的一端预埋于所述板材基体内。进一步的,所述板材基体包括板材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板材本体上的消声体;所述消声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板材本体和所述消声体一体连接,且通过混凝土3D打印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包括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墙,包括连接部和所述的保温板;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预埋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的第二容置腔室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钢筋。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包括板材基体和加强组件;板材基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加强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室内且与板材基体连接,第一容置腔室内浇注有保温材料。由于板材基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且第一容置腔室内设置有与板材基体连接的加强组件,保温材料浇注在第一容置腔室内,板材基体、加强组件和保温材料组合形成保温板,保温材料保证了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加强组件能够提高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现有技术中的压制或者挤塑成型结构的保温板相比较,板材基体、加强组件和保温材料相复合的结构,提高了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抗拉压能力,在承力墙体的残余应力或者局部振动作用下,保温板均不容易破损,利于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板中的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板中的钢筋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板材基体;110-板材本体;120-消声体;200-加强组件;210-钢筋桁架;211-第一主筋;212-第二主筋;213-第三主筋;214-连接副筋;220-罩设体;300-第一容置腔室;400-第二容置腔室;500-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板,包括板材基体100和加强组件200;板材基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300,第一容置腔室300内浇注有保温材料;加强组件200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室300内且与板材基体100连接。具体的,板材基体100可设置为矩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板材,板材基体100可由混凝土或塑料等其它材质制成,板材基体100可通过混凝土浇注、注塑或者3D打印成型等工艺制成,第一容置腔室300设置为板材基体100内的空腔,较佳的,板材基体100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容置腔室300连通的开口,以便通过开口向第一容置腔内浇注保温材料。加强组件200可设置为加强钢筋、钢筋笼或加强肋板等结构,加强组件200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室300内,加强组件200通过螺栓与板材基体100连接或者加强组件200部分预埋在板材基体100内;第一容置腔室300较佳的设置为矩形腔室,加强组件200可沿矩形腔室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较佳的,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组件200沿矩形腔室的宽度方向延伸,加强组件200的长度和矩形腔室的宽度相等,且加强组件200设置为多组,多组加强组件200沿矩形腔室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基体(100)和加强组件(200);/n所述板材基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300),所述加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300)内且与所述板材基体(100)连接,所述第一容置腔室(300)内浇注有保温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基体(100)和加强组件(200);
所述板材基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室(300),所述加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300)内且与所述板材基体(100)连接,所述第一容置腔室(300)内浇注有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200)包括钢筋桁架(210)和罩设体(220);
所述钢筋桁架(2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300)内且所述钢筋桁架(210)的一侧预埋于所述板材基体(100);
所述罩设体(220)罩设于所述钢筋桁架(210)外,所述罩设体(220)和所述板材基体(10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室(400),所述第二容置腔室(400)内浇注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设体(220)包括无纺布或围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室(400)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210)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主筋(211)、第二主筋(212)和第三主筋(213),所述第一主筋(211)、所述第二主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