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坐便器及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40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包括加液管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发泡剂进口,所述加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管的顶部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坐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添加发泡剂十分便捷,且便于电子坐便器的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坐便器及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卫生洁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坐便器及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带泡沫发生功能的电子坐便器内一般设有用于给泡沫发生器提供发泡剂的加液箱,加液箱内的发泡剂受压力作用流入泡沫发生器内,在泡沫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泡沫,以实现便池隔臭和防溅水的作用。在给加液箱加液时,容易出现将发泡剂倒在加液口外,或发泡剂溢出的情况,不但浪费了发泡剂,而且倒在加液斗外的发泡剂可能会进入电子坐便器的其他功能部件,损害电子坐便器的性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330415.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液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加液斗与出液口,其加液斗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加液管,加液管的上端设有加液盖,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孔。该装置可以避免过度加液导致发泡剂溢出的情况,但其加液管与加液箱通过螺牙旋接,通过旋转加液盖实现加液管上升或下降,其在添加发泡剂时,必须将加液管沿螺牙旋出,让其加液斗平面高于机身表面,操作时间长,并且螺牙结构存在卡住的风险。此外,为减少加液管螺旋上升的行程,在安装加液箱时需要使加液斗尽量靠近机身上壳的上表面,而加液箱本身占用体积较大,因此限定了电子坐便器的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位置,不便于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发泡剂添加便捷,且便于电子坐便器的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包括加液管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发泡剂进口,所述加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管的顶部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管包括加液斗和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顶部与加液斗的底部相通,所述导液管的底部与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口设于加液斗的顶部,所述加液口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斗倾斜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斗与导液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泡剂进口与导液管之间设有密封圈。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液管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导液管的下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导液管在定位凸起的上方沿周向设有限位凸筋,所述发泡剂进口设有L形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与L形定位槽旋转咬合以将导液管与储液箱卡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口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与加液斗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斗和导液管一体成型。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坐便器,其包括基座、机芯,以及上述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所述机芯设于基座顶部,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机芯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设于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和壳体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加液口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导液管贯穿所述容纳腔且与发泡剂进口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液斗的顶面与所述壳体表面齐平,所述加液斗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铰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覆盖所述加液口。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坐便器及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储液箱安装在电子坐便器的基座内,通过加液管与储液箱的发泡剂进口连接,储液箱不占用机芯内部空间,不会对电子坐便器的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造成阻碍;且加液管顶部的加液口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可以直接对着加液口倒入发泡剂,整个加液过程无需将储液箱或加液管拆装下来,加液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加液管的A-A截面视图;图3是加液管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加液管的另一实施例与储液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电子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活动盖与机壳拆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的加液管应用在图5的B-B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7加液管C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4的加液管应用在图5的B-B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加液管1和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发泡剂进口21,所述加液管1的底部与所述发泡剂进口21连接,所述加液管1的顶部设有加液口11,所述加液口11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通过加液管1与储液箱2连接,加液管1顶部的加液口11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即呈开放的喇叭状,在加液时可以直接对着加液口11倒入发泡剂,整个加液过程无需将储液箱2或加液管1拆装下来,加液方便。具体地,所述储液箱2的顶部还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22。结合图2,本实施例所述加液管1包括加液斗12和导液管13,所述导液管13的顶部与加液斗12的底部相通,所述导液管13的底部与发泡剂进口21连接,所述加液口11设于加液斗12的顶部,所述加液口11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加液斗12优选倾斜设置,加液时,当加入的发泡剂超过储液箱2的容量时,发泡剂将沿导液管13上涨。当发泡剂上涨至加液斗12时,液位上涨的速度变缓,且方便目测液位高度,无需额外设置液位计或液位刻度等。为方便加工导液管13,所述导液管13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如图3所示,所述发泡剂进口21与导液管13之间设有密封圈3,装配后密封圈3具有一定的压缩形变,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导液管13内的发泡剂从发泡剂进口21漏出,同时储液箱2的发泡剂进口21与导液管13插接,密封圈3对发泡剂进口21与导液管13的端部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加液斗12和导液管13优选一体成型,可以简化安装和密封结构。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导液管13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导液管13的下部设有定位凸起131,所述导液管13在定位凸起131的上方沿周向设有限位凸筋132,所述发泡剂进口21设有L形定位槽211,所述定位凸起131插入L形定位槽211中,并进一步与L形定位槽211旋转咬合以将导液管13与储液箱2卡接。定位凸起131插入L形定位槽211的槽底时,导液管13的端部刚好与限位凸筋132相抵接,达到限位作用。此外,结合图5和图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坐便器,包括基座(图中未示出)、机芯4,以及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所述机芯4设于基座顶部,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机芯4包括底座41和壳体42,所述壳体42设于底座41上方,所述底座41和壳体42配合形成容纳腔43,所述壳体42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加液口11相适配的安装槽421,所述导液管13贯穿所述容纳腔43且与发泡剂进口21连通。结合图7-9,所述加液斗12的顶面优选与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液管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发泡剂进口,所述加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管的顶部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液管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发泡剂进口,所述加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管的顶部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部的横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包括加液斗和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顶部与加液斗的底部相通,所述导液管的底部与发泡剂进口连接,所述加液口设于加液斗的顶部,所述加液口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斗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斗与导液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进口与导液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坐便器用内置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岳荣利建全李昌罗嗣胜
申请(专利权)人: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