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0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包括进水管、阀芯座、控制手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连接管、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可伸出外连接管的出水口,所述内连接管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外连接管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可穿过外连接管伸入定位槽,将内连接管固定住,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水龙头转动灵敏度高,同时具有升降、旋转双重功能,便于用户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了用户的生活需求,给用户提供了一种轻松快感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洗脸盆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只是用来刷牙洗脸的,而且还用来洗头等,而现有的洗脸盆上的水龙头一般都为固定式的,无法进行旋转或者升降的,这样明显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旋转等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包括进水管、阀芯座、控制手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阀芯座内设有阀芯,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阀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与阀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手柄设于阀芯座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连接管、套设在外连接管内的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可伸出外连接管的出水口,所述外连接管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相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外连接管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可穿过外连接管伸入定位槽,将内连接管固定住,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旋钮。通过设置了升降装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对水龙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用户低头洗漱、洗头与水龙头发生碰撞。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与内连接管之间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轴承座、外套、内套、滚珠,所述外套垂直设于轴承座的边缘,所述轴承座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套转动套设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滚珠设于外套与内套之间,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内套的顶端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底端与内连接管的出水口端连接。通过在第一进水管与内连接管之间设置了转动装置,使得转动出水管的同时,带动第一进水管和内套一起转动,由于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润滑的滚珠,大大减小了内套与外套之间的转动摩擦阻力,增加了出水管转动的灵敏度,用久了之后也不会产生毛刺的声音,经久耐用,给用户一种轻松快感的体验。优选的,所述内套的顶端端面设有若干个凸柱,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底端设有供凸柱插入的卡孔,实现了第一进水管与内套的可拆卸,便于后续的维护。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起泡器,所述起泡器包括起泡板、起泡网,所述起泡网与起泡板固定连接。所述起泡器用于水龙头出水时的气泡作用,起泡板用于第一次气泡,起泡网用于第二次气泡,在起泡板和起泡网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过急,造成水滴飞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需要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时,用户手动旋开定位旋钮,使得定位柱的一端离开定位槽,根据需要手动升降内连接管到所需的高度,再旋转定位旋钮,使得定位柱伸入定位槽内,将内连接管固定住即可。需要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角度时,用户手动拨动出水管,出水管会带动第一进水管及内套一起转动,由于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润滑的滚珠,因此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摩擦阻力小,避免了水龙头的损伤,提高了出水管转动的灵敏度,用久了之后也不会产生毛刺的声音,经久耐用,给用户一种轻松快感的体验。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升降装置,使得水龙头具有升降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满足用户的不同生活需求。本技术还在水龙头内设置了转动装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拨动出水管,出水管会带动第一进水管及内套一起转动,由于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润滑的滚珠,因此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摩擦阻力小,避免了水龙头的损伤,提高了出水管转动的灵敏度,用久了之后也不会产生毛刺的声音,经久耐用,给用户一种轻松快感的体验。另外,本技术还在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了起泡器,对水流进行起泡作用,有效防止水流过急,造成水滴飞溅。本技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水龙头转动灵敏度高,同时具有升降、旋转双重功能,便于用户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了用户的生活需求,给用户提供了一种轻松快感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11、第一进水管;111、卡孔;12、第二进水管;2、阀芯座;21、阀芯;3、控制手柄;4、出水管;41、起泡器;411、起泡板;412、起泡网;5、升降装置;51、外连接管;511、定位柱;512、定位旋钮;52、内连接管;521、定位槽;6、转动装置;61、轴承座;62、外套;63、内套;631、凸柱;64、滚珠;65、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包括进水管1、阀芯座2、控制手柄3、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1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2,所述阀芯座2内设有阀芯21,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出水口与阀芯2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4的进水口与阀芯2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手柄3设于阀芯座2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之间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外连接管51、套设在外连接管51内的内连接管52,所述内连接管52的出水口可伸出外连接管51的出水口,所述外连接管51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12的出水口相通,所述内连接管52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连接管52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521,所述外连接管51上设有定位柱511,所述定位柱511的一端可穿过外连接管51伸入定位槽521,将内连接管52固定住,所述定位柱511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旋钮512。通过设置了升降装置5,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对水龙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用户低头洗漱、洗头与水龙头发生碰撞。如图6所示,所述出水管4的出水口处设有起泡器41,所述起泡器41包括起泡板411、起泡网412,所述起泡网412与起泡板411固定连接。所述起泡器41用于水龙头出水时的气泡作用,起泡板411用于第一次气泡,起泡网412用于第二次气泡,在起泡板411和起泡网412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过急,造成水滴飞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需要调节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时,用户手动旋开定位旋钮512,使得定位柱511的一端离开定位槽521,根据需要手动升降内连接管52到所需的高度,再旋转定位旋钮512,使得定位柱511伸入定位槽521内,将内连接管52固定住即可。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包括进水管1、阀芯座2、控制手柄3、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1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2,所述阀芯座2内设有阀芯21,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出水口与阀芯2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4的进水口与阀芯2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手柄3设于阀芯座2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之间设有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阀芯座、控制手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阀芯座内设有阀芯,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阀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与阀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手柄设于阀芯座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连接管、套设在外连接管内的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可伸出外连接管的出水口,所述外连接管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相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外连接管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可穿过外连接管伸入定位槽,将内连接管固定住,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旋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洗脸盆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阀芯座、控制手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阀芯座内设有阀芯,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阀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与阀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手柄设于阀芯座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连接管、套设在外连接管内的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可伸出外连接管的出水口,所述外连接管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相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连接管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外连接管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可穿过外连接管伸入定位槽,将内连接管固定住,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旋钮。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来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佐蒙卫浴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