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楔入式抗拔预制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楔入式抗拔预制桩,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抗拔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依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抵抗轴向拉力。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型地下室抗浮、高耸建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但目前的预制桩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地层复杂,地面直观无法观察地下情况。针对抗拔桩因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以及桩体之间采用焊接而强度不高导致抗拔能力弱的技术问题.基本上抗压抗拔桩基的成桩方式都是直柱状的灌注桩,其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均有力均能力均有限的技术问题,现场灌注桩施工工艺较为繁琐。抗拔桩主要作用机理是依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抵抗轴向拉力。如锚桩、抗浮桩等,承受竖向抗拔力为主。现在常有的抗拔桩,针对桩体和周围土质的摩擦力仅为桩身的外壁提供,抗拔能力不高;针对特殊桩体,周边会设置环箍,铲片等特性突出体,这样会造成打桩进入时,桩体整体体积变相扩大,土体会外开更大范围,抗拔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中国专利CN108374413A,公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楔入式抗拔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柱体中部设置有圆柱形中空部,所述柱体上设置有侧面插入孔;侧面插入孔贯柱体侧壁与圆柱形中空部连通;侧面插入孔横截面为半月形,所述侧面插入孔内活动设置有楔子;所述楔子的形状大小与侧面插入孔相适应;所述柱体下表面设置有底部插入孔,底部插入孔内设置有楔子。/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楔入式抗拔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柱体中部设置有圆柱形中空部,所述柱体上设置有侧面插入孔;侧面插入孔贯柱体侧壁与圆柱形中空部连通;侧面插入孔横截面为半月形,所述侧面插入孔内活动设置有楔子;所述楔子的形状大小与侧面插入孔相适应;所述柱体下表面设置有底部插入孔,底部插入孔内设置有楔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入式抗拔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子长度大于侧面插入孔。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鑫,胡俊,刘文博,曾东灵,肖德瑛,陈璐,刘荣芳,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