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永德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34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车体上设有驾驶室,车体的前端设有铲板,车体内设有储料箱,储料箱的底部设有给料管,车体远离铲板的一端设有压轮,压轮上设有多个存储空间,车体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处铰接有压杆,压杆的一端转动设有刷辊,刷辊的外侧设有刷毛,车体的底部设有前后排列的压实盘和松散盘,压实盘和松散盘通过驱动机构控制上下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压实盘对地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若是不结实,通过松散盘很容易将地基带起,后端的压轮对地基再次进行压实;通过存储空间内存放配重块,使得压轮的重量可调节,刷辊处时刻保证压轮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实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现在的建筑地基一般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经分层夯实而成的。建筑施工当中,在对地面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地面铺设垫层的紧实程度,进而保证地坪的浇筑效果,防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而形成地表的塌陷、凹坑等建筑缺陷的发生。没有专门的压式装置,要么通过起动机控制重型压块对地面进行捶打,要么通过摊铺用的压路机进行来回移动,实现压实。压实效果不好,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体上设有驾驶室,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铲板,所述铲板为两段式结构,所述车体内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上对应设有箱盖,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设有给料管,所述给料管的出口设置在铲板的上方,所述车体远离铲板的一端设有压轮,所述压轮上设有多个存储空间,所述存储空间沿压轮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所述车体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处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转动设有刷辊,所述刷辊的外侧设有刷毛,所述刷毛与压轮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前后排列的压实盘和松散盘,所述压实盘和松散盘通过驱动机构控制上下伸出,所述压实盘和松散盘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有连接压实盘、松散盘的连接杆,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用的活塞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一和驱动结构二,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偏心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偏心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偏心轮通过底座固定在安装架的下方,所述偏心轮的边缘与安装架始终紧贴。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一与驱动机构二之间设有运动差,压实盘与松散盘的运动相反。作为改进,所述存储空间内设有配重块,所述存储空间的端口处设有封盖。作为改进,所述给料管上设有控制阀。作为改进,所述压实盘的周边设有防止地基材料粘黏的倒角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出料管处对地基处不平或者凹陷的地方进行填充,多余的部分通过铲板铲除,均匀到其他地方或者留存在铲板上,通过压实盘对地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若是不结实,通过松散盘很容易将地基带起,后端的压轮对地基再次进行压实;通过存储空间内存放配重块,使得压轮的重量可调节,刷辊处时刻保证压轮的清洁,不会沾染到异物影响压实效果,车体结构,劳动强度小,省事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车体,2、行走轮,3、驾驶室,4、铲板,5、储料箱,6、箱盖,7、给料管,8、压轮,9、存储空间,10、连接座,11、压杆,12、刷辊,13、刷毛,14、压实盘,14.1、倒角结构,15、松散盘,16、驱动机构,16.1、驱动电机,16.2、主动轮,16.3、偏心轮,17、安装架,17.1、连接杆,17.2、活塞杆,17.3、缓冲弹簧,18、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3,车体1的前端设有铲板4,铲板4为两段式结构,车体1内设有储料箱5,储料箱5上对应设有箱盖6,储料箱5的底部设有给料管7,给料管7上设有控制阀,给料管7的出口设置在铲板4的上方,车体1远离铲板4的一端设有压轮8,压轮8上设有多个存储空间9,存储空间9沿压轮8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存储空间9内设有配重块,存储空间9的端口处设有封盖18,车体1上设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处铰接有压杆11,压杆11的一端转动设有刷辊12,刷辊12的外侧设有刷毛13,刷毛13与压轮8表面紧密接触,车体1的底部设有前后排列的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压实盘14的周边设有防止地基材料粘黏的倒角结构14.1,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通过驱动机构16控制上下伸出,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的一端设有连接压实盘14、松散盘15的连接杆17.1,安装架17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用的活塞杆17.2,连接杆17.1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17.3,驱动机构16包括驱动机构一和驱动结构二,驱动机构16包括驱动电机16.1、主动轮16.2、偏心轮16.3,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6.2,主动轮16.2与偏心轮16.3通过皮带连接,偏心轮16.3通过底座固定在安装架17的下方,偏心轮16.3的边缘与安装架17始终紧贴,驱动机构一与驱动机构二之间设有运动差,压实盘14与松散盘15的运动相反。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储料箱存储一些地基材料,用于填补缺失的地方,根据压实效果,选取相应的配重块,配重块为棒状结构,将配重块放置在存储空间内,通过封盖进行封存,在重力作用下,压轮前进时,配重块的重心始终保持向下,对地基进行压实;刷辊处时刻保证压轮的清洁,不会沾染到异物影响压实效果;通过控制出料管处对地基处不平或者凹陷的地方进行材料填充,多余的部分通过铲板铲除,均匀到其他地方或者留存在铲板上,通过压实盘对地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若是不结实,通过松散盘很容易将地基带起,后端的压轮对地基再次进行压实;驱动机构启动,使得安装架向下运动,压缩缓冲弹簧,对地面进行压实作用,偏心轮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架抬起,此时松散盘在驱动机构二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对压实度不够的地基进行破坏,交错循环往复运动,后端的压轮进行压实,车体结构,劳动强度小,省事省力。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有铲板(4),所述铲板(4)为两段式结构,所述车体(1)内设有储料箱(5),所述储料箱(5)上对应设有箱盖(6),所述储料箱(5)的底部设有给料管(7),所述给料管(7)的出口设置在铲板(4)的上方,所述车体(1)远离铲板(4)的一端设有压轮(8),所述压轮(8)上设有多个存储空间(9),所述存储空间(9)沿压轮(8)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所述车体(1)上设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处铰接有压杆(11),所述压杆(11)的一端转动设有刷辊(12),所述刷辊(12)的外侧设有刷毛(13),所述刷毛(13)与压轮(8)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前后排列的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所述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通过驱动机构(16)控制上下伸出,所述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的一端设有连接压实盘(14)、松散盘(15)的连接杆(17.1),所述安装架(17)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用的活塞杆(17.2),所述连接杆(17.1)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1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有铲板(4),所述铲板(4)为两段式结构,所述车体(1)内设有储料箱(5),所述储料箱(5)上对应设有箱盖(6),所述储料箱(5)的底部设有给料管(7),所述给料管(7)的出口设置在铲板(4)的上方,所述车体(1)远离铲板(4)的一端设有压轮(8),所述压轮(8)上设有多个存储空间(9),所述存储空间(9)沿压轮(8)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所述车体(1)上设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处铰接有压杆(11),所述压杆(11)的一端转动设有刷辊(12),所述刷辊(12)的外侧设有刷毛(13),所述刷毛(13)与压轮(8)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前后排列的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所述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通过驱动机构(16)控制上下伸出,所述压实盘(14)和松散盘(15)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的一端设有连接压实盘(14)、松散盘(15)的连接杆(17.1),所述安装架(17)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用的活塞杆(17.2),所述连接杆(17.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梁永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