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33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涉及挡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公挡水板和母挡水板,所述母挡水板的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内侧槽宽大于外侧槽宽的燕尾槽、与燕尾槽相连的直边槽,所述直边槽的一边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中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直边槽的另一边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所述公挡水板的两端设有外侧板宽大于内侧板宽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卡嵌在燕尾槽中,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的板面上;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抵接在公挡水板的另一侧板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快捷,在不需要时,可以通过拆除的方式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挡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在一段河道的两端修建防水建筑,再抽除河道内的水,从而方便修建水利工程。现有的防水方式采用泥土进行堆砌泥土堤坝,通过堤坝进行挡水,从而在堤坝内形成一个无水的施工环境,此种方式采用的堤坝施工周期长,且施工完成后又要挖去,泥土开挖对水体污染较大,导致此类挡水方式不能满足短周期、无污染的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解决现有的堤坝施工周期长,且施工完成后又要挖去,泥土开挖对水体污染较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包括公挡水板和母挡水板,所述公挡水板和母挡水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公挡水板与母挡水板相互间隔并卡接连接;所述母挡水板的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内侧槽宽大于外侧槽宽的燕尾槽、与燕尾槽相连的直边槽,所述直边槽的侧面为敞口结构,所述直边槽的一边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中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直边槽的另一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所述公挡水板的两端设有外侧板宽大于内侧板宽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卡嵌在燕尾槽中,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的板面上;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抵接在公挡水板的另一侧板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插接头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斜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的底边上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断面均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一沟槽采用胶合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第二沟槽采用胶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栓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成排布置有多个。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公挡水板与母挡水板相互拼接成所需长度的挡水装置,将其插入在对应区域的泥土中,内部可以通过现有的撑杆进行支撑,使得结构能够对所需区域进行挡水,安装方便快捷;在不需要时,可以通过拆除的方式进行回收,不留无污染物;结构之间通过燕尾槽与卡接头进行配合,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装置之间松散;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能够减少结构渗漏,减少维护成本;燕尾槽与插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并相互导向,使得通过锁紧螺栓压紧公挡水板能够挤压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提高密封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公挡水板,11-插接头,12-第二斜面,2-母挡水板,21-安装槽,211-燕尾槽,212-直边槽,213-第一沟槽,214-第一斜面,215-第二沟槽,3-第一密封条,4-锁紧螺栓,5-第二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包括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所述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公挡水板1与母挡水板2相互间隔并卡接连接;所述母挡水板2的两侧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包括内侧槽宽大于外侧槽宽的燕尾槽211、与燕尾槽211相连的直边槽212,所述直边槽212的侧面为敞口结构,所述直边槽212的一边设有第一沟槽213,所述第一沟槽213中设有第一密封条3,所述直边槽212的另一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4;所述公挡水板1的两端设有外侧板宽大于内侧板宽的插接头11,所述插接头11卡嵌在燕尾槽211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板面上;所述锁紧螺栓4的端部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另一侧板面上。具体的,所述燕尾槽211上设有第一斜面214,所述插接头11上设有第二斜面12,所述第一斜面214与第二斜面12的斜度一致。具体的,所述燕尾槽211的底边上开设有第二沟槽215,所述第二沟槽215内设有第二密封条5,所述第二密封条5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端面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5的断面均为圆形。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条3与第一沟槽213采用胶合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条5与第二沟槽215采用胶合连接。具体的,所述锁紧螺栓4沿安装槽21的长度方向成排布置有多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公挡水板与母挡水板相互拼接成所需长度的挡水装置,将其插入在对应区域的泥土中,内部可以通过现有的撑杆进行支撑,使得结构能够对所需区域进行挡水,安装方便快捷;在不需要时,可以通过拆除的方式进行回收,不留无污染物;结构之间通过燕尾槽与卡接头进行配合,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装置之间松散;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能够减少结构渗漏,减少维护成本;燕尾槽与插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并相互导向,使得通过锁紧螺栓压紧公挡水板能够挤压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提高密封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所述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公挡水板(1)与母挡水板(2)相互间隔并卡接连接;所述母挡水板(2)的两侧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包括内侧槽宽大于外侧槽宽的燕尾槽(211)、与燕尾槽(211)相连的直边槽(212),所述直边槽(212)的侧面为敞口结构,所述直边槽(212)的一边设有第一沟槽(213),所述第一沟槽(213)中设有第一密封条(3),所述直边槽(212)的另一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4);所述公挡水板(1)的两端设有外侧板宽大于内侧板宽的插接头(11),所述插接头(11)卡嵌在燕尾槽(211)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板面上;所述锁紧螺栓(4)的端部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另一侧板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所述公挡水板(1)和母挡水板(2)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公挡水板(1)与母挡水板(2)相互间隔并卡接连接;所述母挡水板(2)的两侧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包括内侧槽宽大于外侧槽宽的燕尾槽(211)、与燕尾槽(211)相连的直边槽(212),所述直边槽(212)的侧面为敞口结构,所述直边槽(212)的一边设有第一沟槽(213),所述第一沟槽(213)中设有第一密封条(3),所述直边槽(212)的另一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4);所述公挡水板(1)的两端设有外侧板宽大于内侧板宽的插接头(11),所述插接头(11)卡嵌在燕尾槽(211)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外壁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板面上;所述锁紧螺栓(4)的端部抵接在公挡水板(1)的另一侧板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全周宗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