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负载分担方法及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分担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混合接入(HybridAccess,HA)网络是指将不同的接入网络连接捆绑起来提供给同一用户使用。混合接入网络能够使用户体验高速网络。例如,两种不同的接入网络为数字用户专线(DigitalSubscriberLine,DSL)和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目前,一种可能实现HA的方式是:运营商侧网络设备与用户侧网络设备之间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RoutingEncapsulation,GRE)隧道实现不同网络类型隧道的混合端口的绑定(英文:HybridBonding)。例如,在DSL和LTE的广域网(英文:WideAreaNetwork,WAN)接口上分别建立GRE隧道,然后,将两条隧道绑定成一条上行接入通道。运营商侧网络设备与用户侧网络设备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将该消息封装成GRE报文格式后在用户侧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HG(英文:HomeGateway,HG))与运营商侧网络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混合接入HA网络中,所述HA网络包括数字用户专线DSL网络和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HA网络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为DSL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LTE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组成绑定隧道,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进行排序,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报文;/n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响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混合接入HA网络中,所述HA网络包括数字用户专线DSL网络和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HA网络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为DSL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LTE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组成绑定隧道,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进行排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响应;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设定的负载分担策略,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报文在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进行负载分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具体包括:
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第一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1,所述第二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2以及所述绑定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B,进而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B,B=FB-F1-F2,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和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传输的报文进行排序,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二隧道传输的报文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报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报文中的第一部分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报文中的第二部分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响应,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第一数据报文的第一确认响应,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响应确定已进入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以及已经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M;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第二数据报文的第二确认响应,根据所述第二确认响应确定已进入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以及已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N;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M和N中的较大值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报文的数量得到所述绑定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B;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响应确定的已进入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得到所述第一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1;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确认响应确定的已进入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得到所述第二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F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以及第一隧道序号,所述第一隧道序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在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的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用于表示该报文在所述绑定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以及第二隧道序号,所述第二隧道序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在所述第二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的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用于表示该报文在所述绑定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一确认响应包括第一隧道确认序号以及绑定隧道确认序号,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第二隧道确认序号以及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确定所述已进入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确定已经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M;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确定所述已进入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并根据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确定已经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并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隧道序号的序号SequenceNumber字段和用于承载所述绑定隧道序号的绑定序号BondingSequenceNumber字段;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隧道序号的序号SequenceNumber字段和用于承载所述绑定隧道序号的绑定序号BondingSequenceNumber字段。
7.根据权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为通用路由封装GRE数据报文,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确认号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绑定确认号Bonding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或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采用所述GRE控制报文中包括的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为GRE数据报文,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确认号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绑定确认号Bonding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隧道绑定确认序号;或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采用所述GRE控制报文中包括的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发送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第三数据报文与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三数据报文的确认响应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往返时延RTT;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发送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第四数据报文与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四数据报文的确认响应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隧道的往返时延RTT。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时,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
当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时,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响应为GRE数据报文,所述GRE数据报文包括绑定重排序缓存大小BondingReorderBufferSize字段,所述BondingReorderBufferSize字段承载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
或者
所述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所述GRE控制报文包括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所述AttributeTLV字段包括类型T字段,长度L字段以及值V字段,所述V字段承载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的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缓存切片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负载分担策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后,则选择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中往返时延RTT小的隧道或选择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中未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数量少的隧道传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报文。
13.一种负载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混合接入HA网络中,所述HA网络包括数字用户专线DSL网络和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HA网络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为DSL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LTE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组成绑定隧道,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进入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进行排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多个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中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所述信息被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设定的负载分担策略,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报文在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进行负载分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和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传输的报文进行排序,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二隧道传输的报文进行排序;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报文,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报文中的第一部分数据报文,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以及第一隧道序号,所述第一隧道序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在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的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用于表示该报文在所述绑定隧道中的传输顺序;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隧道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报文中的第二部分数据报文,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以及第二隧道序号,所述第二隧道序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在所述第二隧道中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报文包括的该报文的绑定隧道序号用于表示该报文在所述绑定隧道中的传输顺序;
所述确认响应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报文的第一确认响应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报文的第二确认响应;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第一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一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第一隧道序号以及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一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绑定隧道序号,根据所述第一隧道序号确定第一隧道确认序号,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一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绑定隧道序号确定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中包括的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第二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二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第二隧道序号以及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二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绑定隧道序号,根据所述第二隧道序号确定第二隧道确认序号,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离发送所述第二确认响应最近的已经完成正确排序的报文中的绑定隧道序号确定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的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以及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中包括的绑定隧道确认序号被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报文数量,并根据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报文数量确定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为GRE数据报文,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确认号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绑定确认号Bonding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隧道绑定确认序号;或者
所述第一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采用所述GRE控制报文中包括的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为GRE数据报文,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确认号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采用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的绑定确认号BondingAcknowledgmentNumber字段来承载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或者
所述第二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采用所述GRE控制报文中包括的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二隧道确认序号和所述绑定隧道确认序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时,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
当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空间的大小时,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的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信息包括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响应为通用路由封装GRE数据报文,所述GRE数据报文中包括绑定重排序缓存大小BondingReorderBufferSize字段,所述BondingReorderBufferSize字段承载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的报文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或者
所述确认响应为GRE控制报文,所述GRE控制报文包括属性类型长度值AttributeTLV字段,所述AttributeTLV字段包括类型T字段,长度L字段以及值V字段,所述V字段承载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的数量、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的用于缓存报文队列的长度、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已用的缓存切片的数量或所述绑定隧道重排序缓存中可用缓存切片的数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昊,张民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