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18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线辊、同轴固定在线辊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便于底座移动的滚动件,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板,所述线辊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竖板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用于将底座撑起的抵接件,整个操作过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调动叉车,不需要使用托臂系统,操作简单,节省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纺织机上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公告号CN20948191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水织布机,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机箱,所述主机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主控制箱,所述辅助机箱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辅助控制箱,所述辅助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活动安装有线筒,所述主机箱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卷布轴、引导辊和理布辊,且理布辊位于卷布轴和引导辊之间。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喷水织布机,首先,能够对刚刚加工后的布料进行加热,将布料烘干,避免因布料潮湿引起的霉变影响布料的质量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喷水织布机的减震效果,最后,还能便于人们完成卷布轴的安装与拆卸,减轻工人的劳动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公告号CN203461624U的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分条整经机的托臂系统,属于高速分条整经机的
,包括上托臂、下托臂、气缸、底板、滑轮以及固定在后机架上的导轨,滑轮配合安装在导轨上,底板固定在滑轮上,上托臂固定在底板上,下托臂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上托臂的下方,上托臂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一,下托臂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容置槽一相配合的容置槽二,气缸固定在上托臂上,气缸的活塞杆向外延伸出并与下托臂固定连接。本技术一种高速分条整经机的托臂系统,不仅方便了倒轴,而且节省人工,倒轴时安全性高。已知现有的纺织厂家在都是首先将经线通过分条整经机整理好之后,然后再将卷好经线的辊运输到喷水织机的上料位置,然后将料辊安装在喷水织机上,现有的线辊上同轴固定有一个齿轮,将线辊放置在整经机上时,用于和整经机的传动齿轮啮合,将线辊放置在织布机的料辊安装位置时,齿轮用于和织布机的传动齿轮啮合转动,现有移动线辊的做法是,首先通过整经机的托臂系统将整好经线的线辊放置在地上,然后再使用叉车将经线辊运至织布机的安装座位置,整个操作过程,既要开启托臂系统进行卸下线辊的操作,又要使用叉车,将线辊叉至纺织机旁边,操作较为繁琐,很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其具有安装线辊简单,运输方便,节省时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线辊、同轴固定在线辊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便于底座移动的滚动件,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板,所述线辊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竖板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用于将底座撑起的抵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线辊放置在整经机上使用时,此时底座的底面贴合在地面上,第二齿轮与整经机的驱动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使得线辊转动,从而进行收卷经线的作用,当需要将收卷好经线的线辊放置在织布机上进行织布时,此时首先通过抵接件,将底座向上顶起,然后再驱动滚动件,通过滚动件将底座推至织布机的位置,使得第二齿轮与织布机的驱动齿轮啮合,从而实现放卷的功能,整个操作过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调动叉车,不需要使用托臂系统,操作简单,节省了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件包括开设在底座端面上的第一凹槽、滑动在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的内的第一弹簧、转动在第一滑块下表面上的滚轮、设置在第一凹槽上用于限制第一滑块上下滑动的插销件,所述第一凹槽连通底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推动底座移动时,由于收卷好经线的线辊比较重,此时通过抵接件将底座抬起,然后通过插销件,使得第一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竖直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滚轮接触地面,然后再通过插销件,使得第一滑块难以竖直向上滑动,从而便于推动底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销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滑块侧壁上的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内壁上的第三凹槽、滑动在第三凹槽内的抵接杆、设置在第三凹槽内的第二弹簧、开设在底座外壁上的腰形孔、固定在抵接杆靠近腰形孔一侧的把手,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抵接杆沿着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抵接杆一端抵接在第二凹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三凹槽朝向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抵接杆伸入第三凹槽内的一端端面上,所述腰形孔与第三凹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把手滑动在腰形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滚轮接触地面时,此时拉动把手,使得抵接杆远离第一滑块,从而第一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竖直向下滑动,直至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的槽口对齐时,然后松开把手,抵接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抵接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二凹槽内,从而使得第一滑块难以竖直向上滑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件包括固定在竖板侧壁上的横板、固定在横板下表面上的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托座上的支撑座,所述千斤顶的肩拖竖直朝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完经线的线辊比较重,想要将滚轮与地面接触时,此时压合千斤顶的液压杆,使得千斤顶的托座竖直朝下伸出,使得支撑座的底面抵接在地面上,继续压合千斤顶的液压杆,从而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底座被抬起,整个操作过程省时省力,不需要使用叉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上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在竖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板的上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增强了横板与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千斤顶顶起底座的过程中,横板与竖板之间的连接处难以发生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的相对面上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圆弧槽,所述线辊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壁固定在线辊转轴的外壁上,所述滚珠轴承放置在圆弧槽内,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圆杆位移的锁合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线辊时,此时需要将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块之间的线辊拆卸下来,此时通过锁合件,使得圆弧槽被打开,此时便可以将线辊直接吊取,或者人为抬起,便于检修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件包括转动在安装块上表面上的安装板、开设在安装板远离安装块一端的通孔、滑动在通孔内的插杆、套设在插杆上的第三弹簧、固定在插杆上端面上的手柄,所述插杆竖直滑动在通孔内,所述第三弹簧一端固定在手柄的下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插杆远离手柄一端抵接在安装块的上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线辊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上使用时,此时首先将滚珠轴承放置在圆弧槽内,然后转动安装板,当安装板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转动靠近安装块的上表面上时,然后竖直向上拉动手柄,此时第三弹簧被拉伸,当将安装板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转动至安装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线辊(2)、同轴固定在线辊(2)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便于底座(1)移动的滚动件(4),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板(5),所述线辊(2)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5)之间,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和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6)之间,所述第三齿轮(7)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竖板(5)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用于将底座(1)撑起的抵接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线辊(2)、同轴固定在线辊(2)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便于底座(1)移动的滚动件(4),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板(5),所述线辊(2)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5)之间,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和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6)之间,所述第三齿轮(7)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竖板(5)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用于将底座(1)撑起的抵接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4)包括开设在底座(1)端面上的第一凹槽(9)、滑动在第一凹槽(9)内的第一滑块(10)、设置在第一凹槽(9)内的内的第一弹簧(11)、转动在第一滑块(10)下表面上的滚轮(12)、设置在第一凹槽(9)上用于限制第一滑块(10)上下滑动的插销件(13),所述第一凹槽(9)连通底座(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9)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弹簧(11)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9)的内壁上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10)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件(13)包括开设在第一滑块(10)侧壁上的第二凹槽(14)、开设在第一凹槽(9)内壁上的第三凹槽(15)、滑动在第三凹槽(15)内的抵接杆(16)、设置在第三凹槽(15)内的第二弹簧(17)、开设在底座(1)外壁上的腰形孔(18)、固定在抵接杆(16)靠近腰形孔(18)一侧的把手(19),所述第三凹槽(15)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抵接杆(16)沿着第三凹槽(15)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抵接杆(16)一端抵接在第二凹槽(14)内,另一端位于第三凹槽(15)内,所述第二弹簧(17)一端固定在第三凹槽(15)朝向第二凹槽(14)的侧壁上,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益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