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14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接线盒和铺设在墙壁内的两条平行的石墨烯弱电线路,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均沿竖向方向设置,接线盒位于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下端部外侧,接线盒内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中部上侧或下侧固定设有水晶头插接口,接线盒前后方向通透,接线盒前侧端口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上开设有与水晶头插接口外周配合的方孔,导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导电柱组件,导电柱组件的后端与其中一条线路接触,导电柱组件通过信号线与水晶头插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科学,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施工接线时没有粉尘污染,接线作业快捷且不用专用工具,安全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导电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话线、网线等弱电线路在一般都是通过在墙壁上开槽,在槽内设置线管,电话线、网线穿设在穿线管内,这种施工方式较为复杂,劳动强度大,在开槽时也会有粉尘产生,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墙壁上的设定位置安装接线盒时要预留一个方形的安装槽,由于网线、电话线内具有多股芯线,在接线盒与电话线、网线连接时还要使用一一对应,在接线时不是专业人员没有专用工具不易进行操作。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若能将石墨烯设置在墙壁上替代网线、电话线会具有方便施工,便于接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施工、无粉尘产生、接线快捷可靠的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接线盒和铺设在墙壁内的两条平行的石墨烯弱电线路,其中一条为工作线路,一条为备用线路,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均沿竖向方向设置,接线盒位于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下端部外侧,以垂直于墙壁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接线盒前后方向通透,接线盒内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中部上侧或下侧固定设有水晶头插接口,接线盒前侧端口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上开设有与水晶头插接口外周配合的方孔,导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导电柱组件,导电柱组件的后端与工作线路或备用线路接触,导电柱组件通过信号线与水晶头插接口连接。导轨组件包括两条前导轨和两条后导轨,两条前导轨及两条后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接线盒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条前导轨上下对应形成的前导向槽孔的宽度小于两条后导轨上下对应形成的后导向槽孔的宽度,前导向槽孔和后导向槽孔前后对应且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电柱组件包括绝缘套管、导柱、弹簧和半圆环,绝缘套管和导柱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绝缘套管为方管结构,导柱的横截面为方形,绝缘套管滑动设置在后导向槽孔内,导柱插设在绝缘套管内,导柱前端穿过前导向槽孔并固定连接有位于前导轨前侧的手柄,半圆环的敞口侧朝后设置,半圆环的前侧部中间位置与导柱后端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导柱上,弹簧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绝缘套管后端和半圆环前侧部顶压配合,在弹簧的作用下,绝缘套前端与前导轨后侧顶压接触,半圆环的内半圈与石墨烯弱电线路压接,绝缘套管侧部开设有穿线孔,信号线一端穿过穿线孔与导柱连接,信号线另一端穿过后导向槽孔向上与水晶头插接口连接。墙壁包括腻子底层,腻子底层外表面沿竖向开设有一条长槽,长槽内涂覆有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外表面沿竖向开设有两条线槽,石墨烯涂料喷涂在两条线槽内凝固后形成石墨烯弱电线路,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将石墨烯弱电线路包裹在内部的第二环氧树脂绝缘层,腻子底层和第二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外表面粉刷有乳胶漆面层,在接线盒的内部的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和石墨烯弱电线路裸露在外。接线盒内侧壁的四角处后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与墙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接线盒时,先在墙壁上设置石墨烯弱电线路,具体过程是在毛坯墙表面涂刷腻子底层,然后在腻子底层表面刮下3-6cm宽的长槽(在腻子底层未凝固之前就将长槽开设好,可采用长条木板用力压入腻子底层形成3-6cm宽的长槽),然后在长槽内喷涂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外表面与腻子底层齐平,在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表面在开设两条平行的线槽(可采用铁丝压入腻子底层表面形成半圆槽),在线槽内喷涂石墨烯涂料,石墨烯凸出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表面,凝固后形成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然后在第一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将石墨烯弱电线路包裹在内部的第二环氧树脂绝缘层,在接线盒的安装位置预留一节不再涂覆第二环氧树脂绝缘层。最后在腻子底层和第二环氧树脂绝缘层表面粉刷乳胶漆面层。在将接线盒与石墨烯弱电线路连接时,在墙壁处裸露出石墨烯弱电线路的端头放置上接线盒,接线盒将裸露出石墨烯弱电线路处的凹槽罩住,然后使用螺丝刀将螺钉穿过接线盒内壁四角处的连接板拧入到墙壁内,从而使接线盒固定牢靠,然后手持手柄将导杆向前拉,克服弹簧的弹力,导柱沿绝缘套向后移动,导柱后端的半圆环被向前拉伸,然后驱动导柱和绝缘套管沿后导向槽孔左右移动,当导柱和半圆环移动到与石墨烯弱电线路的一条工作线路对应时,松开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半圆环对应压接到石墨烯弱电线路上,半圆环的内径小于石墨烯弱电线路的外径,这样就实现了线路的连通,最后将盒盖扣合在接线盒的前端,盒盖中心部的方孔与水晶头插接口的四周对应接触。当使用过程中,若工作线路出现问题后,可将盒盖从接线盒上取下,将导柱移动到备用线路前侧,将半圆环与备用线路接触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固定接线盒,再调节导电柱组件与石墨烯弱电线路的对接,使水晶头插接口与石墨烯弱电线路连接,最后扣上盒盖,这种接线方式便于操作,可靠性强。本专利技术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作为弱电线路,在墙壁进行粉刷时同步进行布置,不用开槽设置,也不用穿管,在墙壁的任意位置,沿竖向、水平以及其他任意走向都可进行施工,没有粉尘污染,只需涂覆环氧树脂绝缘层和喷涂石墨烯涂料,操作简便,并具有良好安全可靠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原理科学,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没有粉尘污染,接线作业快捷且不用专用工具,安全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墙壁内设置的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接线盒1和铺设在墙壁内的两条平行的石墨烯弱电线路2,其中一条为工作线路,一条为备用线路,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2均沿竖向方向设置,以垂直于墙壁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接线盒1前后方向通透,接线盒1位于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2下端部外侧,接线盒1内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中部上侧或下侧固定设有水晶头插接口3(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接线盒1前侧端口卡扣连接有盒盖4,盒盖4上开设有与水晶头插接口3外周配合的方孔,导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导电柱组件,导电柱组件的后端与工作线路或备用线路接触,导电柱组件通过信号线5与水晶头插接口3连接。导轨组件包括两条前导轨6和两条后导轨7,两条前导轨6及两条后导轨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接线盒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条前导轨6上下对应形成的前导向槽孔的宽度小于两条后导轨7上下对应形成的后导向槽孔的宽度,前导向槽孔和后导向槽孔前后对应且沿左右方向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接线盒和铺设在墙壁内的两条平行的石墨烯弱电线路,其中一条为工作线路,一条为备用线路,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均沿竖向方向设置,接线盒位于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下端部外侧,以垂直于墙壁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接线盒前后方向通透,接线盒内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中部上侧或下侧固定设有水晶头插接口,接线盒前侧端口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上开设有与水晶头插接口外周配合的方孔,导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导电柱组件,导电柱组件的后端与工作线路或备用线路接触,导电柱组件通过信号线与水晶头插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接线盒和铺设在墙壁内的两条平行的石墨烯弱电线路,其中一条为工作线路,一条为备用线路,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均沿竖向方向设置,接线盒位于两条石墨烯弱电线路下端部外侧,以垂直于墙壁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接线盒前后方向通透,接线盒内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中部上侧或下侧固定设有水晶头插接口,接线盒前侧端口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上开设有与水晶头插接口外周配合的方孔,导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导电柱组件,导电柱组件的后端与工作线路或备用线路接触,导电柱组件通过信号线与水晶头插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轨组件包括两条前导轨和两条后导轨,两条前导轨及两条后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接线盒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条前导轨上下对应形成的前导向槽孔的宽度小于两条后导轨上下对应形成的后导向槽孔的宽度,前导向槽孔和后导向槽孔前后对应且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电柱组件包括绝缘套管、导柱、弹簧和半圆环,绝缘套管和导柱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绝缘套管为方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聚轩王昂高渐垒牛洪英闫喜玲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河北纳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