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14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细胞培养相关领域的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包括两组培养板和多组培养皿,两组所述培养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和标识签,所述安装槽和标识签对接配合设置,所述培养皿安装于安装槽内,两组所述培养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杆,两组所述培养板同一侧的螺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培养板的对接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培养板的外侧设置有螺杆和可转动调整的连接杆将两组培养板进行连接,一方面便于将两组培养板进行拆分,且连接稳固,另一方面,在培养细胞的操作时,可将两组培养板调整呈上下位摆放的结构进行放置操作,节约实验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科技领域也在快速的提升,在整个生物
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在细胞培养技术实施时,会用到专门的培养器材,细胞培养板就是其中的一种,目前,申请号为CN20182115224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分离的细胞培养板,包括第一细胞培养板和第二细胞培养板,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板位于第二细胞培养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但是现有的分离式细胞培养板依旧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通过转动分离,但是这种转动分离多次折叠后,一方面连接不够稳固,另一方面,两组细胞培养板水平铺设使用容易占据过多的空间。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包括两组培养板和多组培养皿,两组所述培养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和标识签,所述安装槽和标识签对接配合设置,所述培养皿安装于安装槽内,两组所述培养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杆,两组所述培养板同一侧的螺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培养板的对接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多组弧形的卡箍,多组卡箍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层与培养皿外侧接触,多组卡箍外侧面与安装槽之间通过安装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为可活动调整的伸缩杆结构,所述安装杆外侧套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螺杆外侧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所述螺杆位于固定套和培养板之间部分的外侧贯穿设置提拉槽,所述连接杆活动套设于螺杆位于固定套外侧的部分,且螺杆外侧端螺纹套设有螺母与连接杆相互配合。优选的,一组所述连接块外侧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另一端设置有卡槽。优选的,另一组所述连接块外侧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外壁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卡槽大小与卡销相互配合,且卡槽槽口直径略小于卡销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简单的卡箍配合伸缩弹簧结构设计的安装杆将培养皿安装于培养板上端的安装槽内,配合标识签进行辨识;通过在培养板的外侧设置有螺杆和可转动调整的连接杆将两组培养板进行连接,一方面连接杆可通过螺母拆卸,并且两组培养板之间的连接块和卡接结构也方便拆卸,便于将两组培养板进行拆分,且连接稳固,操作简单;另一方面,在培养细胞的操作时,可以转动调整螺母对连接杆的松紧固定,将两组培养板调整呈上下位摆放的结构进行放置操作,节约实验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平铺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竖直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安装槽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培养板,2-安装槽,21-卡箍,22-安装杆,3-标识签,4-培养皿,5-螺杆,51-固定套,52-螺母,53-提拉槽,6-连接杆,7-连接块,71-转动销,72-卡接杆,73-卡槽,74-卡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包括两组培养板1和多组培养皿4,两组培养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安装槽2和标识签3,安装槽2和标识签3对接配合设置,培养皿4安装于安装槽2内,便于将各个安装槽2内的培养皿4进行标记区分,两组培养板1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杆5,两组培养板1同一侧的螺杆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将两组相邻的培养板1进行连接,两组培养板1的对接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其中,安装槽2内设置有多组弧形的卡箍21,多组卡箍21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层与培养皿4外侧接触,橡胶层一方面增加摩擦力从而增加对培养皿4的夹持固定,另一方面防止对培养皿4边缘造成磨损,多组卡箍21外侧面与安装槽2之间通过安装杆22连接。安装杆22为可活动调整的伸缩杆结构,安装杆22外侧套设有弹簧,通过弹簧挤压卡箍21对培养皿4进行夹取。螺杆5外侧固定套设有固定套51,螺杆5位于固定套51和培养板1之间部分的外侧贯穿设置提拉槽53,后期分离后,可以通过提拉槽53对培养板1进行拿取,连接杆6活动套设于螺杆5位于固定套51外侧的部分,且螺杆5外侧端螺纹套设有螺母52与连接杆6相互配合。一组连接块7外侧通过转动销71转动连接有卡接杆72,卡接杆72另一端设置有卡槽73。另一组连接块7外侧设置有卡销74,卡销74外壁设置有橡胶层,卡槽73大小与卡销74相互配合,且卡槽73槽口直径略小于卡销74的直径,后期卡接时,稍微用力将卡槽73槽口对接卡销74,并且槽口挤压卡销74外侧的橡胶层后,将卡槽73套设卡销74的外侧,并且稳定性更佳。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使用时,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在两组培养板1平铺使用时,将培养皿4放置于安装槽2内,此时安装槽2内的卡箍21在伸缩结构的安装杆22以及安装杆22外侧套设的弹簧的弹性挤压下,对培养皿4进行固定,并且,卡箍21内壁的橡胶层一方面增加摩擦力从而增加对培养皿4的夹持固定,另一方面防止对培养皿4边缘造成磨损。在小空间的操作平台使用使,预先松开一组培养板1两侧的连接杆6外侧的螺母52,并且转动一组连接块7外侧的卡接杆72,使卡接杆72另一端的卡槽73从另一组连接块7外侧的卡销74中脱离,再转动两侧的连接杆6的将两组培养板1进行位置调整,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此时再螺纹拧紧该组培养板1两侧的连接杆6外侧的螺母52,将连接杆6进行固定。此外,在将两组培养板1拆分时,预先重复连接块7的拆分步骤将卡接杆72和卡销74分离,再同时松动两组培养板1外侧连接杆6外的螺母52并且将螺母52取下,再取下连接杆6完成对两组培养板1的分离。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包括两组培养板(1)和多组培养皿(4),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培养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安装槽(2)和标识签(3),所述安装槽(2)和标识签(3)对接配合设置,所述培养皿(4)安装于安装槽(2)内,两组所述培养板(1)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杆(5),两组所述培养板(1)同一侧的螺杆(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6),两组所述培养板(1)的对接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包括两组培养板(1)和多组培养皿(4),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培养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安装槽(2)和标识签(3),所述安装槽(2)和标识签(3)对接配合设置,所述培养皿(4)安装于安装槽(2)内,两组所述培养板(1)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杆(5),两组所述培养板(1)同一侧的螺杆(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6),两组所述培养板(1)的对接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设置有多组弧形的卡箍(21),多组卡箍(21)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层与培养皿(4)外侧接触,多组卡箍(21)外侧面与安装槽(2)之间通过安装杆(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2)为可活动调整的伸缩杆结构,所述安装杆(22)外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月熊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曼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