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控制
,具体为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场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同时垃圾填埋场产生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作为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着地下水环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组分多、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常规的生物法以及抽出处理等技术,不仅费用高,且处理效果也不尽人意,因而急需开发一种经济效益高、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维护简便的新型处理技术。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指的是在地下安装活性填料墙体以便拦截污染物羽状体,使污染羽状体通过反应介质后,经过一系统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实现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标准的目的。相对于传统方法,PRB技术能持续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果好、安装施工方便,同时还具有投资少、扰动小、长期治理等优点。目前在欧美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工程研究,已开始商业化应用,并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等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最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墙系统和监测系统;/n所述反应墙系统包括有位于地下污染羽内侧的一排第一填料井和位于该第一填料井外侧的一排第二填料井,所述第一填料井和第二填料井的两端均沿着地下污染羽的扩散方向形成有向内呈45°弯曲方向布置的包覆部,该包覆部内的填料井排列密度与排内其它填料井的排列密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井内设置有抽水装置,该抽水装置连接有污水处理装置;/n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监测井和下游监测井,所述上游监测井布置于地下污染羽的中心部区域,所述下游监测井布置于第二填料井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墙系统和监测系统;
所述反应墙系统包括有位于地下污染羽内侧的一排第一填料井和位于该第一填料井外侧的一排第二填料井,所述第一填料井和第二填料井的两端均沿着地下污染羽的扩散方向形成有向内呈45°弯曲方向布置的包覆部,该包覆部内的填料井排列密度与排内其它填料井的排列密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井内设置有抽水装置,该抽水装置连接有污水处理装置;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监测井和下游监测井,所述上游监测井布置于地下污染羽的中心部区域,所述下游监测井布置于第二填料井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井和第二填料井的填埋深度均位于地下污染羽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修复反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井的半径是第二填料井半径的两倍。
技术研发人员:凃啸宇,吴杨,黄林,陈斌,胡军,乔明能,胡杰,王聪,殷亚军,朱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