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横吹和竖吹具有智能算法的电子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97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算法、横吹和竖吹式的电子吹管乐器,包括吹管本体、横吹奏孔、竖吹奏孔、笛指孔和箫指孔。本体内部安装有主控处理器芯片、可触控柔性OLED彩色显示屏、触控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具有GPS定位的三轴加速度陀螺仪、蓝牙与WIFI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主控处理器芯片接收来自所有传感器的信号,识别吹气表情、指法、本体姿态和本体移动位置轨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其主控芯片采用的智能算法,能降低演奏指法的出错率和学习难度,可设置移调或转调的顺序,可根据本体姿态和本体地理定位来自定义交互参数设计;并使用WIFI无线网络模块传输数据至外部计算机,以及使用蓝牙模块无线传输音频信号至外部蓝牙接收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横吹和竖吹具有智能算法的电子乐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乐器制造领域,可支持横吹和竖吹且具有智能算法的吹管电子乐器。
技术介绍
电子乐器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技术产生数据并转换成声音的乐器,乐器是由控制器和电路芯片组成。竹笛是一种横吹式的管乐器,通过吹奏口吐气来控制气压,按压管身的六个指孔来发出不同的音高。六孔洞箫则是竖吹式管乐器,与横吹式的竹笛不一样的是,吹奏口在管身的顶端,演奏时管身向下,且第六指孔在管的背面。具有智能算法的电子乐器是指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方式的电子乐器,与其他电子乐器不同的是,具有智能算法的电子乐器能在设置模式下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算法来学习并分析人类的演奏动作,且在演出模式下做出智能化的反馈。智能笛箫吹管是一种融合了电子乐器和智能算法的智能新型乐器,且演奏形式上采用了竹笛的横吹式和洞箫的竖吹式,这种首创双吹奏模式集成一体的智能新型乐器将从音色、演奏技巧和交互表演设计上发生重要变化,使得演奏更具多样化,降低学习难度,增强电子媒体交互表演效果。为此,本人专利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可横吹和竖吹且具有智能算法的电子乐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智能算法、横吹和竖吹式的电子吹管乐器,包括所述本体上的竖吹奏孔(2)、横吹奏孔(3)、笛指孔(4)、箫指孔(5)、数模传感器和智能主控处理芯片;竖吹奏孔(1)和横吹奏孔(3)与本体内的气压传感器(9)相连,笛指孔(4)和箫指孔(5)上的导电式指孔传导片(16)通过指孔传导引脚(17)连接至触控传感器(12)和箫指孔触控传感器(13);且与气压传感器(9)一同连接至主控处理器芯片(11),通过智能计算机算法识别演奏者的气流和指法并输出相对应的音高和强弱音乐表情;所述的具有GPS定位的三轴加速度陀螺仪(10)输出本体姿态的数据,以及追踪本体的运动轨迹,识别并输出相对应的数据至主控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算法、横吹和竖吹式的电子吹管乐器,包括所述本体上的竖吹奏孔(2)、横吹奏孔(3)、笛指孔(4)、箫指孔(5)、数模传感器和智能主控处理芯片;竖吹奏孔(1)和横吹奏孔(3)与本体内的气压传感器(9)相连,笛指孔(4)和箫指孔(5)上的导电式指孔传导片(16)通过指孔传导引脚(17)连接至触控传感器(12)和箫指孔触控传感器(13);且与气压传感器(9)一同连接至主控处理器芯片(11),通过智能计算机算法识别演奏者的气流和指法并输出相对应的音高和强弱音乐表情;所述的具有GPS定位的三轴加速度陀螺仪(10)输出本体姿态的数据,以及追踪本体的运动轨迹,识别并输出相对应的数据至主控处理器芯片(11),以供交互设计所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吹管,其特征是:所述笛指孔(4)和箫指孔(5)采用双半孔导电式发明设计,指孔传导片(16)通过指孔传导引脚(17)连接至本体内的触控传感器(12)和箫指孔触控传感器(13),其中指孔上的传导片设计成两个月牙形的传导片设计,当手指压住指孔上全部的指孔传导片(16),主控处理芯片(11)将此指孔识别为全闭孔,并输出数据;当手指只压住指孔上任一指孔传导片(16)时,主控处理芯片(11)将此指孔识别为开半孔,并输出数据;当无手指按压在指孔上的任一指孔传导片(16)时,主控处理芯片(11)将此指孔识别为开孔,并输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